欢迎来到必胜文档网!

技术增强学习环境中高校师生的角色转变与互动探赜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9-25 09:10:06

○李文英 王 震

随着以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线开放课程、移动学习、数字化学习以及智慧课堂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学习变得便捷,对时空的依赖逐渐弱化,技术增强学习环境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这种学习环境通过融合多种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移动设备等,为学习者提供更加灵活、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体验,极大地促进了学习效果的提升。通过教学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是教育亘古不变的价值追求,而学习发生的神经机制千百年来一直没有变化——学习是“学习者借助外部刺激来建构神经回路的过程,外部刺激决定学习者所构建的神经回路性质和方向”[1]。因此,无论教育形态如何改变,教学在本质上始终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控制与补充学习者脑神经回路建构所必需的外部刺激的过程[2]。而在技术增强学习环境中,互动学习和心理转变则成为教师和学习者必须面对的两个核心问题。

(一)技术增强学习环境中互动学习和心理转变

技术增强学习环境中的互动学习和心理转变现象是当前教育领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有关,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运用,使得学习环境更加丰富多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国际诸多学者对技术增强型学习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是否促进学生有效学学习进行研究和反思。认知心理学家克拉克(Clark)、认知负荷理论的提出者约翰·斯威勒(John Sweller)等人更是尖锐地批评了滥用技术特性开展所谓“创新的教学”而损害学生学习绩效、增加学生认知发展风险的做法[3]。匪夷所思的是,教育技术的研究者们“却很少正视我们失败的地方”[4],虽然研发了大量学习管理平台和学习工具,展望并提出了技术增强型学习环境的高端形态——智慧学习环境[5],并大力地推动新兴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互动学习是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之间、学习者和教师之间、学习者和学习环境之间进行的双向或多向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是促进学习者思维活动和知识转化的有效方式,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投入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Dillon & Morris,1996;
Hiltz & Goldman,2005)。教师可以通过创造多元化的互动形式,如在线讨论、协作学习、虚拟实验、游戏化学习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Johnson &Johnson,1989)。但是,由于互动学习的过程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而学生可能会对新型学习环境不太熟悉,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影响学习效果。心理转变是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到技术增强学习环境的影响,学习者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心理方面发生变化。例如,学习者可能会更加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和奖励,而忽视了学习本身的重要性,产生功利心态,学习者可能会出现依赖技术和资源的情况,失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现象的意义在于,它提醒我们需要在技术增强学习环境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需要关注学生心理的健康和成长,从而创造更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师生在技术增强学习环境中面临的挑战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教师和学习者的角色和挑战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教师的新角色和挑战。在技术增强学习环境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更多地扮演着学习者的指导者、激励者和合作伙伴的角色。教师需要熟悉并掌握技术工具,了解新型学习资源和教学模式,并且能够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个性化指导和辅导。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能力,以及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同时,教师还需要借助技术来收集、分析和利用学习者的数据,以更好地指导学习者的学习和评价学习成果。在技术增强学习环境中,教师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教师需要具备更广泛的技能和知识,以便更好地应对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和学习者的需求。其次,教师需要关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以便更好地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指导。教师还需要借助技术来建立更好的沟通和协作机制,以便更好地与学习者互动和合作,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成长。教师对于虚拟现实技术教育应用可能损害学生健康和认知发展的风险也不得不警醒。第一,大量案例表明,长期佩戴虚拟现实头盔的学生更易受晕动症、疲劳和恶心等健康问题困扰[6],在此情况下推广虚拟现实教育应用有悖伦理道德;
第二,受虚拟世界丰富模拟场景的干扰,学生觉得有时难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活动上,甚至缺乏具身性与体感性,无法分辨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边界[7];
第三,由于虚拟与真实双重身份的交互作用,学生的学习行为呈现新规律,这导致当前虚拟现实教育应用的案例中,大多数教师原有的教学经验失灵,他们难以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开展,难以辨别学生的学习状态[8],无法为学生认知发展提供有效干预。

2.学习者的新角色与挑战。学习者在技术增强学习环境中扮演着更加主动和自主的角色,学习者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更多地扮演着主动学习、探究和合作的角色。学习者需要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学习工具和资源,需要具备更多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和学习环境。同时,学习者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合作和沟通能力,借助技术来更好地表达和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能够与他人进行互动和合作学习。学习者的新角色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学习者的主动性增强。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获取各种学习资料,探索学习的各个方面,从而自主地构建知识结构。学习者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与其他学习者协作,创造更具有价值的学习成果。二是学习者的合作性增强。学习者可以在虚拟的学习社区中与其他学习者协作,分享学习资源,相互帮助,共同构建知识。学习者还可以通过在线协作平台进行远程合作,跨越地域和文化差异,促进学习者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与此同时,也给学习者带来挑战:他们需要克服对新技术的陌生感和不适应感,需要在大量的网络学习资源中寻找和筛选信息,探索和尝试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方法,需要制定更加有效的学习策略,以便更好地掌握学习进度和方向,需要具备更强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监控和调节的能力,以便更好地管理学习时间和精力,应对信息过载和学习资源、环境的多样性,避免沉迷于网络游戏或社交媒体,影响学习效果。

那么,学生的学习表现到底如何呢?奥尔斯(Aulls)对12 名教师在课堂上开展建构主义教学的案例进行了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教师发现学生自主探究难以取得学业进步,对此,高效能的教师只能提供大量的关于知识、原理等方面的指导性教学,而低效能的教师却不知所措。”[9]如果认为质性研究结果有主观偏见的话,那么设计精良的控制性实验研究或许可以提供更加有力的证据:哈迪曼等人(Hardiman,Pollatsek &Weil)以及布朗等(Brown&Campione)都在研究中指出,如果要求学生采用纯发现法在探究性情境中学习科学,学生总会感到茫然而灰心丧气[10];
克拉克(Clark)对覆盖小学到大学以及各种工作情境,涉及各式各样的问题和任务的70 多项实验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能力不足的学生,开展发现学习、体验式学习,相比前测,学生后测成绩明显退步。更令人沮丧的是,当允许学生自由选择教学方式的时候,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反而选择了探究性学习和发现学习等弱干预性、教学结构松散的课程,“他们尽管学后所得甚少,但仍然享受此番体验”[11]。

(三)技术增强学习环境的利弊

技术增强学习环境在提高学习效率和促进学习创新方面具有很多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一是可能会对人类思维和认知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对于习惯于使用电子设备学习的人来说,他们可能会变得过于依赖这些设备,从而导致他们的思维和记忆能力下降。二是可能会加剧数字鸿沟和教育不平等问题。虽然技术增强学习环境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和工具,但在资源和设备不足的地区或学生中,仍然可能存在学习障碍和不公平现象。有学者认为,“数字土著”从出生就浸润在富技术环境中,对新技术的习得具有优势,他们偏好多信息源快速查找信息,习惯于多任务并行处理,善于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12],由此认为只要为学生提供技术工具、使用工具的机会以及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就会主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习[13]。而实际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第一,并非所有的数字土著都对信息技术有天生的操作能力,他们使用技术的方式、策略和熟练程度也不尽相同;
第二,对数字工具的熟练操作能力并不等同于数字化学习能力,实际上儿童在利用信息技术应对创造、问题解决等复杂任务时所表现出的数字素养水平并不理想,尤其不善于使用高级认知监控策略,普遍缺乏学习自主性[14];
第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其自身数字素养的感知水平显著高于实际水平[15],即学生也过高地估计其自身的信息化学习能力。班杜拉(Bandura)认为,尽管信息技术能够为学习的开展提供丰富的工具和资源——这并不是坏事——但是我们需要考虑到,对于数字素养和自我监控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讲,他们湮没在纷繁的信息工具和资源中,非关键性地和不加批判地使用各种新兴技术和数字化解决方案,不仅会导致数字素养和认知能力的低水平重复,还将从长远上危害下一代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创新和创造[16]。因此,技术增强型学习的有效性不仅有赖于信息技术环境为学习者提供的外在支撑,更重要的是学习过程中学习活动的开展与学习者的实际能力和需求相匹配。这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能力的基础上,预测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中可能遇到的认知和元认知挑战,找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关键点”,设计有效的教学干预,指导学生提升数字素养和数字化学习能力,真正实现有效的、投入的学习。

另外,技术增强学习环境的特点是学习者可以通过各种数字化的工具和资源获取知识、交流和合作,具有强大的互动性、个性化定制、实时反馈、灵活性和自由度,信息和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需要学习者不断跟进和更新自己的知识。

互动是人与人之间或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借助技术增强学习环境,教师担任指导者和激励者的角色,可以更加方便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并为学习者提供积极的反馈和鼓励。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学习者在互动中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问题,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思考,从而与教师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和互动。互动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心理转变,学生通过参与互动,可以建立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此外,互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从而提高社交技能和情感智力,学生参与互动后,可以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失败,并具有更强的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感。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心理转变,教师应该积极地促进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比如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支持,以及使用技术工具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一)技术增强学习环境中教师与学习者的互动模式

在技术增强学习环境中,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具体的互动模式如下。

1.同步与异步互动。在技术增强学习环境中,同步互动和异步互动都是教师和学习者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的方式。同步互动是在实时的情况下进行交流和互动,而异步互动则是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进行交流和互动。同步互动是一种实时的交流方式,包括面对面的讨论、实时在线视频会议等,它可以增强学习者之间和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使学习变得更加活跃、多样化、灵活。同步互动有利于学习者及时获得反馈和指导,更快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有助于增强学习者的情感参与感和认知参与感,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满意度。然而,同步互动也存在一些挑战,如时间限制、技术要求等。同时,由于同步互动需要即时的反馈和指导,因此需要教师具备快速而准确的回应能力。对于学习者来说,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思考和表达,这对于一些学习者来说可能会感到有压力。

异步互动是在不同时间段内进行交流和互动,如论坛讨论、邮件交流等。相对于同步互动,异步互动更加灵活和自由,可以让学习者在自己的节奏下完成学习任务。异步互动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整理时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同时,异步互动还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创造性和思维深度,有利于形成更加全面的知识结构。然而,异步互动也存在一些挑战,比如信息的延迟、交流的冷漠等。在异步互动中,学习者往往需要自己进行思考和分析,缺乏及时的反馈和指导。教师需要进行及时的跟踪和回应,以避免学习者产生焦虑和不满意的情绪。教师和学习者应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和目标选择合适的互动模式。

2.实时与延迟互动。实时互动是教师和学习者通过视频会议、在线课堂等工具进行实时交流。实时互动可以提供即时的反馈和指导,激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心理转变。心理学研究表明,实时互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认知参与感和情感参与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成效。同时,实时互动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和社交技能,增强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精神。教师在实时互动中的应对策略包括:给予学生即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问题和理解知识;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借助多媒体资源和互动工具,丰富课堂内容和形式;
注意课堂管理和时间控制,确保课堂效率和学生参与度。延迟互动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随时利用在线平台、社交媒体等工具与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与互动。延迟互动可以提供更灵活的学习方式和更多的学习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延迟互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果。同时,延迟互动还可以帮助学生扩展人际网络和社交圈层,增强学生的情感智力和社交技能。

3.个性化与群体互动:技术增强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在线课程等自主学习。在自主互动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并自主管理学习进度和成果。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并帮助学生建立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学习者可以利用协作软件、在线平台等工具与其他学生一起完成任务和项目。在群体合作互动中,学习者可以相互学习和支持,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知识,并共同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模式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并帮助学生建立团队精神和领导能力。上述互动模式都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心理转变。例如,实时互动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及时的反馈和指导,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合作互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交技能和情感智力,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领导能力;
自主互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我发展潜力。因此,在技术增强的学习环境中,教师应该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目标,灵活运用以上互动模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心理转变。

(二)教师与学习者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在技术增强学习环境中,教师与学习者的互动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还能够促进心理转变。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习者互动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1.过分控制和引导。教师与学习者互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教师过分控制学习过程,从而降低学习者的积极性和自主性。研究表明,当学习者感觉到自己的控制权受到限制时,他们会失去动力,从而降低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该在互动中尊重学习者的选择和主动性,鼓励学习者自主学习和思考。除此之外,还可能存在的问题是教师过度引导学习,使得学习者缺乏创造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当学习者受到过多的干预和指导时,他们会失去创造性思维能力,难以产生新的想法。因此,教师应该在互动中适当放手,给学习者留出思考和创造的空间。

2.忽视情感需求和心理状态。情感体验和情感需求对学习过程和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学习者的情感体验会影响他们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参与度,情感需求的满足程度也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学习者的情感体验和情感需求。然而,在技术增强学习环境中,教师可能会忽视学习者的情感需求和心理状态。例如,教师可能会过分强调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而忽视学习者的情感体验和心理状态;
或者教师可能会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忽视不同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需要。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学习者的厌学和焦虑情绪,降低其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技术增强学习环境中,应该重视学习者的情感需求和心理状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例如,教师可以采用个性化的学习设计,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需求,鼓励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习者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效果。同时,教师也应该关注学习者的情感需求和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学习者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自信和自我效能感。

心理转变是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根本性改变,这种转变通常发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激发情感体验、个性化教学、互动学习、反思教学和激励学习等策略来促进学习者的心理转变。这些策略可以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的心理成长和发展,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同时也有助于创造一个积极、合作、共享的学习环境。

(一)师生在技术增强学习环境中心理转变的影响因素

1.教师心理转变的影响因素和表现。教师在技术增强学习环境中的心理转变是指教师在面对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技术工具和学生的不同反应时,对自身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变化。影响教师心理转变的因素包括教师的教育背景、教学经验、技术接受能力、教学信念和态度、个人学习风格、社会文化背景等。这些因素会影响教师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教学方式的选择和实施、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评价等。在技术增强学习环境中,教师的心理转变主要表现为:一是自我认知的转变。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教育观念和教育目标进行重新审视和调整,尝试采用更多元化、灵活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二是技术能力的转变。教师需要掌握和应用新的技术工具和平台,同时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技术的个性化应用。三是学生关系的转变。教师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状态,与学生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和信任,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学习。四是教师教育价值观的转变。教师需要重新审视和思考自己的教育价值观和目标,适应和引导学生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和未来社会的需求。因此,在技术增强学习环境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因素进行自我调整和转变,从而更好地适应和引导学生的学习。例如,可以通过参加相关的教育培训、与同事进行交流和分享经验、积极探索和应用新技术等方式来促进教师的心理转变。同时,也应该注意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和工作负担,避免过度依赖技术工具和忽视学生的情感需求。

2.学习者心理转变的影响因素和表现。在技术增强学习环境中,学习者的心理转变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态度。以下是可能影响学习者心理转变的因素:一是自我效能感。学习者对自己能否完成学习任务的信心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成果。二是学习动机。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兴趣和动机是影响学习者心理转变的重要因素。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兴趣越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就越好。三是情感体验。学习者的情感体验会影响他们对学习任务的态度。如果学习者感觉无聊或沮丧,他们可能会失去对学习任务的兴趣和动力。在技术增强学习环境中,学习者的心理转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习动力。当学习者有了足够的动力和兴趣去完成学习任务时,他们会更加专注于学习,学习效果也会更好。二是学习策略。学习者会根据他们的学习目标和动机选择不同的学习策略。他们可能会采用更深入的学习策略,以提高学习效果。三是自我反思。学习者会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以及改善学习策略。这种自我反思可以帮助学习者提高学习效果。

3.提高互动沟通效果的策略。一是倾听和回应。教师应该在课堂上重视学习者的声音,并倾听他们的观点和问题。通过回答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增强学习者的信心和参与感,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二是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并增加学习动力。教师可以使用群组讨论、合作项目等活动来鼓励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三是激发学习者的好奇心。学习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可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心理转变。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习者提出问题、探究解决方案、进行实验等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四是创造积极的情绪氛围。积极的情绪氛围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吸收知识和参与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氛围、语言表达、情感表达等方式来创造积极的情绪氛围。

(二)师生心理转变的应对策略

第一,强调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逻辑上的统一性,即逻辑自洽(Self-consistent)。教学法受制于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逻辑自洽性需要在教与学的“目标——内容——方法”一致性的关系链条中加以考察。

第二,注重学生心智系统激发与发展(Menta Motivated)。激发学习动机、发展元认知、增强元意志是激发心智的关键。学习者需要具有接受学习任务并参与其中的动机,正确判断自己已有知识水平、认知策略,理解学习任务并对学习结果进行归因(学习认知),清晰认识社会情境中人际交互环境的组成、运作和交互规则(社会认知),认知不同的情感、动机和价值取向对学习结果的影响(心理认知)[17]。因此,新型教学法强调在学习内容的设计与开发、学习工具的选择和使用、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安排上重视学习者动机、元认知和元意志等心智系统关键要素的激发[18]。

第三,面向真实学习(Authentic Oriented)。新型教学法应该充分考虑到知识所固有的“文化性”“境域性”“价值性”的属性,重视培养学生在不同的文化、境遇和价值取向中运用知识的智慧,面向真实学习情境,强调教学内容(知识)与教学手段(方法)同真实世界的事件、问题和应用相联系。通过智慧教学法建立主体与主体、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对话与合作,同时,赋予知识以“文化性”“境域性”“价值性”,使得学习者以根植于现实的方式体验和应用知识,提升学习者的智慧。

第四,教师可以采取的策略:一是提高学习者自我效能感。教师可以通过给予学习者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动力。二是创造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学习任务和活动,创造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三是提供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师可以通过向学习者提供有效的学习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并提高学习效果。四是鼓励自我反思。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习者自我反思,帮助他们提高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认识,并根据反思结果进行改善。

第五,学习者的有效应对策略,以便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一是增强自我效能感。学习者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可能会感到挑战和不安,教师可以使用积极的反馈和奖励,以及提供学习者成功的案例和经验,来增强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二是推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者需要对学习保持积极的态度,以便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变化。教师可以鼓励学习者参与学习活动,提供支持和反馈,以及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三是提供学习策略和技能。在技术增强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需要掌握新的学习策略和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变化。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资源,帮助学习者掌握必要的技能和知识。四是培养合作学习。在技术增强学习环境中,合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者需要学会与他人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教师可以鼓励学习者在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和资源。五是促进自主学习。在技术增强学习环境中,学习者需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变化。教师可以鼓励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和资源。针对学习者在技术增强学习环境中的心理转变,教师可以通过积极的反馈、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资源、鼓励学习者参与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等多种策略,帮助学习者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果和体验。

(三)评估和反馈策略

在技术增强学习环境中,评估和反馈是教师与学习者进行有效互动的重要环节。针对学习者心理转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评估和反馈策略:一是设计多元化评估方式。传统的评估方式可能难以适应技术增强学习环境的需求。教师可以尝试使用多种评估方式,如表现评估、项目评估、自我评估等,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情况。二是及时给予反馈。技术增强学习环境提供了更快捷的反馈渠道,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及时给予学习者反馈。在反馈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具体地描述学习者的表现,并提供可行性的改进建议。三是建立正向反馈机制。学习者在技术增强学习环境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教师可以采取积极的正向反馈机制,鼓励学习者坚持努力。例如,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设置里程碑,当学习者达到一定成果时,给予相应的奖励或公开表彰,以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四是建立互动式反馈机制。在技术增强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和教师之间的互动非常重要,因此建立互动式反馈机制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应该鼓励学习者参与反馈过程,让学习者发表意见和建议,并及时给予回应,这有助于建立师生之间更紧密的关系。技术增强学习环境中有效的评估和反馈策略可以促进学习者的积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成效。

在技术增强学习环境中,互动学习和心理转变虽然带来了许多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限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在:首先,技术增强学习环境中的互动学习可能会引起学习者的社交焦虑。由于互动学习需要学习者主动参与和表现,一些学习者可能会感到不安和紧张,尤其是在面对陌生人和不熟悉的环境时。此时,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心理干预措施,如帮助学习者放松身心,增强自信心,提高社交技能等。其次,互动学习也可能会导致学习者的自尊心受到影响。当学习者表现不佳或被批评时,可能会感到自尊心受挫,从而影响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设性的指导来减轻学习者的压力,同时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我价值感。此外,在技术增强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可能会感到信息过载。随着各种学习资源的不断涌现,学习者可能会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此时,教师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帮助学习者筛选和整合信息,提高学习效果。最后,技术增强学习环境中的互动学习也可能会导致学习者的时间管理问题。由于互动学习需要学习者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一些学习者可能会忽视其他重要的学习任务或生活事务,教师可以提供时间管理的指导,帮助学习者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确保学习任务的优先和时间安排。

猜你喜欢学习效果学习者情感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22年4期)2022-05-13“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民族文汇(2022年14期)2022-05-10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10期)2021-04-13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中国生殖健康(2020年5期)2021-01-18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意林·少年版(2020年2期)2020-02-18情感小太阳画报(2019年10期)2019-11-04莲心宝宝有话说作文大王·笑话大王(2019年8期)2019-09-09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中国生殖健康(2018年5期)2018-11-06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海外华文教育(2016年4期)2017-01-20

推荐访问:互动 师生 角色

本文来源:http://www.triumph-cn.com/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2023/0925/108887.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