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端午节散文600字作文八年级
端阳的八角枫
“五月端阳到,八角枫洗澡”,这种生长在灵魂深处的儿时习俗,任时光蹁跹,流年似水,依然不改当初的模样。
小时候,一到农历五月,便步入一年中最繁忙的季节。
黄灿灿的油菜被母亲和姐姐收割回家,小山似的堆集在院坝;菜角里包裹的乌黑的小珍珠散落在簸箕里,在太阳的照耀下油亮生辉;成片的麦田在风中翻滚起层层的涟漪,沉甸甸的麦穗脑袋相互碰撞,窸窸窣窣地轻响。明媚的阳光给麦穗染上一圈圈金色的光晕,折射出农人的希望。
尽管母亲带着我和姐姐已经接连多日顶着草帽,迎着炎炎烈日穿梭于田间地头,汗流浃背地挥舞着镰刀,奔忙于麦田,但我们在喝水或休息的间隙,一定不会落下祛湿除痒的珍宝——八角枫。
田垄边,山坡上,八角枫的叶子在灌木丛中长得最是生机勃勃,郁郁葱葱,远看俨然一颗颗翠绿的爱心。它们似乎知道端午到来,特意应和人们的说法“端午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张扬着一片片宽大的、青青的叶子,以近乎夸张的旺盛吸引着我们的眼球。母亲的脸上荡起灿烂的笑意,特意先让我闻一闻久违了一年的清幽药香,感
觉这气味也有抗菌除痒的神奇疗效。
我和姐姐抱着采割好的两捆八角枫回家后,就紧锣密鼓地准备完成一系列光荣的任务。我们先用一大盆井水将八角枫清洗干净,八角枫变得更加青翠、鲜亮;再放到大铁锅里,加上满满一大锅水就开始点火熬水。
烟雾缭绕之中,柴火和水汽熏得我和姐姐满身满脸都是大汗,头发丝上都挂起了汗珠,我们依然笑意盈盈,等待着清香四溢的八角枫水的洗礼。
刚熬好的八角枫水绿油油的,等到水温合适,我们就各自端一大盆到屋后的房檐下洗抹全身。
这八角枫水真的很神奇,用它洗澡时竟然没有了平时讨厌的蚊子嗡嗡作响,洗澡之后疲劳尽消、神清气爽,身上那些被抠得发痒的痱子小点也老实起来,再没有兴风作浪。
经过八角枫这种纯天然草本植物精华的滋养,我感到肌肤多么健康,身心多么舒畅!现在想想,那不就是成年后的我们梦寐以求的养生体验吗?
年年岁岁话端午,装点节日氛围的龙舟、粽子、艾蒲自有着不可忽视的主角地位,而与八角枫有关的丰收、亲情、忙碌、清香、舒爽等无数真实而生动的记忆也历久弥新。
篇二:端午节散文600字作文八年级
描写端午节的文章散文
有关描写端午节的文章散文
篇一:端午节
端午节,一个几乎人人皆知的节日,家里的老人们也都知道,可是,在我的记忆里,我没有过过这个节日,就是,这一天,和平常一样,或许,不一样的就是,在那一天,我忙的没有时间去做饭
不管是从小长大的娘家,还是生活了二十年的婆家,都没有把端午节这天当成节日去过,更别说包粽子,连买都没有时间去买,是的,也没有闲钱去买,所以,在家里,我没有吃过粽子。
吃上粽子,是这几年在北京,老板们都在这天以前包很多的粽子,每年都给我送了好多,儿子不太爱吃,老公又不吃我的饭,我几乎一天三顿来当饭吃,算是弥补了以前没吃过粽子的亏欠吧。
粽子有各种各样的配料,吃起来的味道也不太一样,但是,我承认,这确实是一种美食,吃着粽子,我心里却不是滋味,因为家里的老人们是吃不上的,不是没有钱买,而是如今正是麦收大忙季节,从拔蒜苔开始,接着挖蒜,刚把大蒜收拾好,金黄的麦穗就要倒头,人们顾不上歇口气,就又投入更紧张的麦收中。现在有条件利用机械,人们不用再轧场,打场,但也要去抢时间,不能让熟好的小麦遭受雨淋。而这同时,大蒜地里套栽的棉花苗浇过一遍水后,在没有了蒜棵的遮挡下,如拔苗助长一样,嗖嗖的往上蹿个头,待小麦收进家,玉米播进地里,棉花苗们已经长势喜人,伸展着一圈圈的胳膊,在等着主人来收拾,从现在开始,一直到入冬,人们的时间大都耗在这些棉花棵上了。
端午节,屈原在汨罗江上仰天长啸之时,可是看到了终日辛苦的农人每年都是“今年盼着明年好,明年还是那件破棉袄”的境况,而那些饱食终日的寄生虫们却是锦衣玉食,欺压百姓,故而才愤世嫉俗,跳入江中,不愿与糜烂的政界共处
可是,不知屈原的魂魄是否看到,他上下求索的修行之道至今如何
篇二:老家的端午节
抹去尘封的往事,老家过端午节的情景历历在目。那时候,我年纪还小,清寒的岁月因为端午节显得丰富热闹,而端午节则因我的童趣变得格外亲切,格外深刻动人。
在老家,房子一间连着一间,破旧的古屋历经了久远的时光,沧桑而厚重。老家的人蜗居在一起,虽然拥挤简陋,却分外和谐,彼此客客气气。十几户人家即使
有时有一些小吵小闹,但是,大部分时候却很是和蔼可亲。人与人见面时,脸上挂着亲近的笑容,熟悉的表情,话家长里短,问寒嘘暖。
小时候,端午节随清风吹送,风度翩翩地来了。林家的老屋顿时沸腾起来。每一户人家都会买一些肉,更重要的是,大人们一起包粽子。家里居然能煎、炸、炖、炒,一个个厨房里的香味传来,令人垂涎欲滴,神清气爽,沁人心脾。
传统的节日里,粽子却很朴素,料子就简单纯一色一样的糯米。心灵手巧的老家的`亲人们,一边有说有笑,一边手里忙个不停,艺术般的手,炉火纯青地包着粽子。宽大的竹叶,经过细心地清洗,折成特别的形状,包着平时难得一见的糯米。棕树的细长的叶子做牢固的“线”,捆绑着弄好的棱角分明的棕叶,恰当到极点。粽子,经过较长时间的水煮,一个个分外迷人。吃在嘴里,香在心头,妙在竹叶包装里的独特的形状。
我迫不及待地剪开粗线,剥开竹叶,张开大嘴,用锋利的牙齿,吃着有嚼劲的粽子,内心自然非常喜欢。那种特别的滋味在小时候猛烈地刺激着我的舌尖。于是,每一年的端午节,吃粽子成为一种渴望,一种等待,一种难得的记忆。
我思想里最深刻的是和妹妹一起,在母亲的带领下,先去摘采必备的艾草。端午节前,艾草在屋后,在田野岸边,在山坡上,长得生机勃勃,郁郁葱葱。青青的外貌,翠绿如抹。柔柔的叶子,气味浓浓,香味悠长。我们摘采完,兴致勃勃地捧回家里。
母亲笑意融融,把插艾草的事让我们去做。我们拿着一些有特殊气味的艾草,去完成我们的光荣任务。艾草摘下来时,一棵棵精神抖擞,面目清秀。我取到一小捆艾草,特意闻一下那久违了一年的气味。纯真的妹妹靠近用力闻一次,捏捏鼻子,摇摇头,不喜欢艾草的气味。我连说带笑,说艾草会给我们带来好运,能抗菌驱邪。这是亲爱的母亲告诉我的。妹妹睁着大大的眼睛,点点可爱的头,十分相信我的言语。
我拿下一株,态度极是认真,小心翼翼地插在门框的小孔里。每一个门都挂上了艾草,显得格外耀眼。艾草亲和力仿佛极强,在我们的努力下,连猪圈,鸭圈等都插上了艾草,那会保佑猪鸭等牲畜兴旺,健康成长。我乐滋滋地,享受插艾草带来的乐趣。
那个时候,我还会端着一盆略带红色的“云红”水。我先取一个干净的脸盆,放上洁净的水,打开一小包红色的粉末状的药粉。那就是我们闽南语说的“云红”。在脸盆里撒上一小包“云红”,水里形成了一些微小的颗粒“云红”,悬浮在水里的这里那里,上下左右,前前后后。
母亲有时还让我们喝几口,说是药水清清,对人有益。我毫不犹豫地喝了一大口。然后,热情高涨,用小手一次次泼出“云红”药水,洒在每一个房间里,还有天井里,床底下,土灶口,煤灶上等等,一一洒上。我们甚至走进猪圈,不顾臭味
熏天,洒脱地挥洒“云红”药水,把熟睡的猪吓得站立起来,哼哼地叫着,心虚地走着。
端午节,那种风味,那种节日的气氛,博得滔滔不绝的亲切感。那样子,足以写下吟咏不绝的诗句,写在我记忆的纸上,也能成为一段段思念绵长的故事。端午节,因为母亲笑吟吟的面貌,让我倍加想念。爱上端午节,更是思念爱意无边的母亲。
篇三:端午节散文600字作文八年级
端午节散文600字作文结尾
在这个充满和谐与团结的佳节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份源远流长的乡愁和文化情感。尽管大家的敬佩的屈子已经离我们很远,但他那种精神信念和不屈不挠的品质却始终教育着我们,让我们更加坚定自己的梦想和前行之路。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中,我们不能忘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端午节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情感,一种让我们内心充满温暖和力量的情感。在现代快时代,我们依然需要学会感恩和珍惜这份来自祖辈留下的传统文化与情感。
总之,端午节是一个值得我们细心守护和传承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让我们重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这份珍贵的情感彼此抱团,让我们共同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奋斗,让端午节的精神在我们的心中永不凋谢。
篇四:端午节散文600字作文八年级
端午节主题散文600字最新5篇
正所谓“粽包分两鬓,艾束著危冠”。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我们要插艾草、包粽子、带香囊、吃五黄。接下来给大家带来端午节主题散文600字,希望能给您大家带来帮助。
端午节主题散文600字1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相传是人们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一个节日。在端午节的众多风俗中,我最喜欢的习俗是包粽子。至今我还记得第一次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的场景。
那是去年的端午节,大清早爸爸妈妈就忙碌开了。爸爸拿起红丝线绑住了艾草和大蒜头挂在了家里的大门上,寓意着驱邪迎福;妈妈又变戏法似的从衣兜里拿出了三个香囊,有小鱼的、有福袋的、还有元宝状的。我挑了一个可爱的小鱼香囊挂在了胸前。妈妈告诉我香囊可以驱虫辟邪。
挂完香囊之后接下来就要包粽子了。妈妈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糯米、五花肉、蛋黄和粽叶。只见妈妈拿起两片粽叶重叠在一起,灵巧地一卷,一个“漏斗”的形状便展现在我的眼前。她舀了一小勺米放进“漏斗”里,接着放了一大块肉和一个蛋黄。当“漏斗”填满时,她迅速地拿起一片粽叶盖上,翻转着把粽子裹紧,最后,她用彩色的绳子把粽子给绑紧,一个漂亮的三角粽就这样诞生了。
我一看这么简单,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拿起两张粽叶卷成“漏斗”,舀了一小勺米放进去。正当我把一大块肉放进去的时候,突然发现“漏斗”里的米像沙漏一样在快速地往下漏,我一下傻眼了。正当我手足无措的时候,妈妈眼疾手快赶紧拿盆接住了漏下的米,我的脸“唰”地一下涨得通红。妈妈看着我的窘样,笑盈盈地说“没事!慢慢来!多做几遍就好了。注意‘漏斗’要卷紧,不要让它有缝隙。”听了妈妈的话,我又重新拿了两片粽叶小心翼翼地卷了一个小“漏斗”。这次,我学聪明了,拿起“漏斗”对着光线检查了一遍,发现没有光线透进来我才放心往里头下米。我一手舀着米粒,一手紧紧地抓着小“漏斗”丝毫不敢松懈,直到蛋黄、大肉和米粒全部灌满,上面的粽
叶盖上才松了一口气。妈妈帮我在粽子上系了五彩线,一个小巧可爱的粽子便包好了。
妈妈把粽子放在锅里煮了两个小时,粽子熟了。煮好的粽子发出阵阵香气,让我垂涎欲滴!我赶紧捞起粽子,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来,吃着我亲手包的粽子,心里满满的幸福。
这真是一个充实而又令人难忘的端午节啊!端午节主题散文600字2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我在网上查阅了很多,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说法最为广泛。
端午节有很多习俗,在这天,家家户户都热热闹闹的,人们都会把艾草插在门窗上,艾草具有象征意义,它预示着家人一年中身体健康,好运随身。而且艾草的叶子能散发一种独特的香气,可以有效地驱赶蚊子,使蚊子、苍蝇等毒虫不敢靠近。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赛龙舟是为了捞救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里,是为了让鱼虾吃饱,便不再去伤害屈原的遗体。
每到端午节这天,奶奶都会给我们包种类很多的粽子,有素的,也有肉的。当然,今年也不例外。今年,为了学包粽子,我和爸爸妈妈特地早早的来到了奶奶家。奶奶知道我要学包粽子可开心了,两眼都眯成了一条缝。奶奶从厨房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包粽子的材料;有糯米、粽叶,还有蜜枣、花生、蛋黄、腊肉和板栗等等。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先把粽叶卷成一个漏斗形,再加入一半糯米,然后放上一颗栗仁和腊肉,稍微的用力把它们压紧实,最后把剩余的空间用糯米塞得满满的。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了,心想:包粽子这么简单根本难不住我。可当我捆线的时候,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都跳了出来。我急得像热窝上的蚂蚁团团转。奶奶看到我焦急的样子连忙上前帮我把一些糯米弄出了一点。“包粽子不能装太满了,但要包严实才好吃。”奶奶边说边把线递给了我。我接过奶奶手中的线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样一个完整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一口气包了好几个,而且一个比一个好,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心里有说
不出的喜悦。奶奶看着我包的粽子,也直夸我心灵手巧。
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在大锅里足足煮了三四十分钟,粽子一出锅,一股粽香味就扑鼻而来,解开粽叶,那晶莹剔透的小东西就让人馋涎欲滴,忍不住想要咬上一口。到了晩上,我们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香喷喷的粽子,欣赏着电视里的精彩龙舟比赛,那滋味在我看来比得上山珍海味,用人间美味来形容也不足为过,因为它饱含了家人之间的亲情。
今年的端午节我不仅吃上了美味的粽子,而且还学会了包粽子,也看到了精彩的龙舟比赛,真是乐趣无穷啊!端午节主题散文600字3端午节,又叫龙舟节、正阳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组成了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当天都有许许多多的传统活动,如赛龙舟、挂艾草、吃粽子、洗草药水、栓五色丝线辟邪等。
每到端午节前,我们全家都会忙碌起来。姥姥会先买好糯米、肉、糖、粽叶、线等各种物品,我和妈妈则去买艾草来挂在门上。艾草刚买的时候绿油油的,仿佛刚长出来的嫩草。听妈妈说,艾叶除了驱虫作用,还有个特别功效,就是驱邪。所以,端午节也是人们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节日。
等到食材都就位后,就到了家人们各展身手的时候了。首先,提前洗好粽叶、泡好糯米、佐料分开放到备用碗中。接着,拿着两到三张粽叶先卷成圆锥形,往里面放糯米,不要放满,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再根据口味不同,分别将糖、肉或者红枣放在糯米中间压好,然后再添放一些糯米到上头,这时要注意不要超过粽叶最低的`地方,不然包不住,米粒就得遍地跑了。最后,再把粽子的“脑袋”盖上,用线捆好。我的技术还支持不到最后一步,每一次我都是让姥姥帮忙。
包好粽子后,我们将生粽子放上蒸锅,用水蒸气的力量蒸熟它们,蒸着蒸着,粽子的味道就飘出来了,等熟了打开锅盖,一个个飘香四溢,软软糯糯的粽子宝宝就热腾腾地出炉啦!雪白的粽子,各种口味的粽子宝宝即将闪亮登场!有肉粽子、白粽子、糖粽子和红枣粽子,光是
想想,口水都止不住了!话不多说,赶紧开吃。
端午节还有个习俗,你知道是什么吗?没错,是划龙舟。虽然我没有亲眼看到过赛龙舟,但是好歹也在电视里见过——前面一位鼓手,用力敲鼓以鼓舞士气,稳定节奏,后面有很多人,大家一起用力划桨,让龙舟尽量快的往前跑。龙舟上每个人穿的衣服都不一样,他们口中喊着各自队伍的口号,船手们虽然汗流浃背,但每个人的眼神里都充满了坚定,每支队伍都为了胜利竭尽全力。
这个节日不仅让我学习到了知识,还给我带来了吃粽子的幸福。更重要的是,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端午节主题散文600字4端午节来自于屈原的故事:屈原,一个爱国诗人,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来丰富国家和加强人民,但没有被国王采纳,他被逐出了皇宫。他非常生气,跳下了汨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船,把竹筒里的米顺着汨罗江撒向屈原。后来,为了纪念屈原,每个人都把装满竹筒的米饭变成粽子,把划艇变成了龙舟。每个人每年都庆祝端午节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我们全家都非常崇拜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庆祝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是吃粽子。因此,我们家有一个真正的粽子制造者,我的母亲。所以每年端午节,我们家都会吃很多粽子。我妈妈常说用芦苇叶包粽子是最美味的。因此,她用芦苇叶做粽子。她在做粽子前做了准备:将芦苇叶放入水中煮沸,将准备好的糯米和红枣分别洗净,准备就绪。
芦苇叶凉了之后,她开始包粽子。首先,她拿了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放在桌子上,一片放在另一边,夹在中间,把三片叶子卷成一只圆雉形状,然后把糯米放在里面,中间夹几个枣子,最后用线把叶子绑起来,包一个粽子。她又胖又大,看起来像一个正在睡觉的老佛爷。当她包好粽子后,在高压锅里蒸40分钟,然后放上3到4个小时,让粽子美味可口,可以随时食用!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原料非常简单,但是包的粽子很好吃。它是如此的芳香,你一闻到它就会激起你的食欲。只要你桌子前面有粽子,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下去。因此,每当我吃粽子的时候,我总是吃很多,可能是因为粽子太不合我的口味了!说到我的口味,我不知道我妈妈做粽子有什么秘诀。她每次做粽子,总是很美味,能激起人们的食欲,让他们变得贪婪,并准备吃很多。
除了吃粽子,赛龙舟对于端午节的庆祝当然是不可或缺的。
我最喜欢的是龙舟比赛。几十名水手手里拿着桨,用手在全身划动。击鼓的水姿势很高,而且他们有规律地敲打。快点,快点!体育场边上的啦啦队充满激情,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大喊大叫,欢呼雀跃,迫使水手们更加努力地划船。整个龙舟竞赛如此壮观和激烈,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是端午节传统的象征。
吃粽子和赛龙舟,这两个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闹的端午节。
端午节主题散文600字5小时候每到端午节,家里人总会买一根五彩绳系在我的手腕上,一来图个吉利,二来也省的我看见别人家孩子手上有五彩绳心里不平衡然后回家哭闹。这时候小孩心性的我一般会高兴一阵,等玩腻了玩脏了就顺手一扔,转而寻找下一个乐子去了。
然而有那么一条五彩绳我却一直留着,这些年来一直都没舍得扔掉。它的来历还要说到四年前的端午节,当时我还在上大三,一位熟识的学姐组织了几个人去春游,地点就在哈尔滨的植物园。我们到了植物园,发现门口有卖五彩绳的,当时组织活动的学姐童心大发,就给我们每个人都买了一根。
端午时节的哈尔滨植物园正是百花盛开,草长莺飞的好时候,平时只能在鲜花店中见到的鲜花在这里一片一片地铺开,游人在其中赏花,拍照,好不惬意。然而四年过去,我对那天的好景色已经没有什么太深刻的印象了,真正让我无法忘记的是我们后来坐在草地上休息时,学长学姐们讲的那些故事。
那天同行的学长学姐都是去过西部支教的,故事当然主要围绕他们当时的经历:学长学姐们讲了他们在去之前对那里的美好幻想;讲了一段时间之后幻想破灭的痛苦;讲了落后地区令人心酸的教育状况;讲了
当地或淳朴或愚昧的形形色色的人;讲了在当地遇到的种种或开心或气愤的经历;讲了支教过程中和学生结下的情谊。那日最动人的一刻莫过于在他们说到因为他们的努力,当地学校学生升学率有明显提升的时候,他们眼中放射的那种自豪与满足,真正地让我受到了前所未有感动与震撼,那种触动直至今日都让我无法忘怀。就是因为他们无私的付出,多少孩子的一生就这样被改变了啊!这几年每当我拿出那天学姐送的五彩绳,我就会想起那一年端午听到的那些故事,就会想起这些了不起的人,就是从这群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即便这个世界再功利,人们的心再浮躁,也永远会有那么一群单纯的人,在为了需要帮助的人而真心实意地努力,任何非议与委屈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念。我可能达不到学长学姐的高度,但是我想,即便生活的压力压得我没有办法再毫不犹豫地系上五彩绳,那我也要把它小心地珍藏起来,永不丢弃。
篇五:端午节散文600字作文八年级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5月初五,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的民间传说,据说古代楚国的屈原因直言不讳而遭贵族排挤,最终走上绝路。在五月初五这一天,屈原抱石投汨罗江自尽,楚国百姓闻讯赶来,纷纷下船打捞,为了防止鱼虾等食物咬食屈原的尸体,百姓便撒下各种食物,还有不少人划船在江中敲鼓、划浆,同时还有许多人撒下已经包扎好的食物,江水的翻滚、船只的穿插、各种声音的交杂相应成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习惯。
一、民间传统风俗
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人们会举行划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风俗习惯。而其中,赛龙舟和吃粽子是最具代表性的端午风俗。
1.龙舟竞渡
端午节,人们会举行龙舟竞渡的比赛,这是端午节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据传说,古代民众为了纪念屈原,划龙舟去打捞他的尸骸,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民间传统。龙舟竞渡活动的规模很大,不仅比赛的船只华丽装饰,而且划龙舟的队伍也都穿着统一的服装,场面壮观。
2.吃粽子
端午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粽子是用粽叶包裹糯米和各种馅料制作而成的,不同地区有着各自的特色。吃粽子也有着丰富的寓意,希望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生活美满。
3.挂艾草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还会挂艾草。据古书记载,艾草有驱除瘟疫、祛邪驱鬼的功效,因此挂艾草被认为可以驱邪消灾,保佑平安健康。
二、端午美食
端午节不仅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还有着丰富多样的美食。
1.粽子
提起端午节,粽子是少不了的。粽子的制作工艺复杂,口感香软糯,尝一口香甜可口的粽子,仿佛就能感受到传统节日的热闹氛围。
2.雄黄酒
端午节还有一种特殊的酒叫雄黄酒,据说雄黄酒是古代人们防止瘟疫
的良药,人们会在端午节这一天饮用雄黄酒以驱邪避疫。
3.香包
在一些地区,人们还会在端午节的时候制作香包,用芳香的香料填充香囊,并且在香包上绣上精美的花纹。人们戴上香包,既能辟邪趋吉,又能增添端午节的节日气氛。
三、现代端午节的传承
如今的端午节已经不再仅限于传统的龙舟竞渡、吃粽子等古老的风俗,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的元素。
1.网络龙舟赛
随着网络的发展,如今的龙舟竞渡已不仅仅局限于实地举行,还有一些地方可以通过网络直播来观看龙舟赛。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方便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也为龙舟竞渡增添了现代的元素。
2.粽子DIY
在端午节这一天,一些商家还会举办粽子DIY的活动,让人们亲手制作粽子,感受传统文化的乐趣,增加了节日的趣味性。
3.旅游文化节目
一些地方还会举办端午节的文化旅游节目,吸引游客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也为传统节日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端午节的意义
端午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而且端午节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也是非常丰富的。端午节不仅仅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寄托。
1.传统文化传承
端午节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比如龙舟竞渡的活动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吃粽子的习俗也是源于古代民俗传说。传承这些传统,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2.团结友爱
在端午节这一天,家人团聚,亲朋好友也会聚在一起共同庆祝这一传统节日,增进了亲情友情。
3.弘扬民族精神
端午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不仅仅是一种纪念,更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弘扬。通过举办一系列的端午节庆祝活动,可以加强人们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端午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无论是端午节的传统民俗,还是现代端午节的现代元素,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希望端午节这一传统的我国民俗文化能够得到更多人的传承和弘扬,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
篇六:端午节散文600字作文八年级
端午节散文600字作文
端午的清晨,空气中弥漫着艾草的清香,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了温暖的床榻上。我睁开惺忪的睡眼,耳边传来了母亲忙碌的脚步声,还有粽子在锅里咕嘟咕嘟的沸腾声。
走出房间,我看见桌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粽子,有的用竹叶包裹,有的用芦苇叶,它们形状各异,有三角的,有四角的,还有长条的。粽子的香味与艾草的清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端午节独有的气息。
母亲告诉我,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忧国忧民,却最终投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有了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我听着母亲的话,心中涌起一股敬意,对屈原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午后,我跟随家人来到河边,观看一年一度的龙舟赛。河面上,龙舟竞发,鼓声震天,水花四溅。选手们挥舞着桨,齐心协力,龙舟如离弦之箭,划破水面,激起层层波浪。观众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整个河岸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夕阳西下,我们回到家中,围坐在餐桌旁,享受着美味的粽子。我拿起一个粽子,轻轻剥开外层的叶子,露出里面晶莹剔透的糯米,夹杂着红豆、咸蛋黄或是甜枣,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与满足。
夜幕降临,我们点燃了艾草,家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烟熏味。据说,艾草可以驱邪避瘟,保护家人的平安健康。我看着那跳动的火焰,心中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感激。
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情感的寄托。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不仅品尝了美食,更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先贤的缅怀之情。这个节日,让我更加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光,也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同。
篇七:端午节散文600字作文八年级
有关端午节的散文600字三篇
有关端午节的散文600字三篇
导语:在四大传统节日中,端午节由于是解决自然和人的关系而具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体现在美学上是审美文化和审美价值类型方面。那关于端午节600字的散文有哪些呢?下面励志故事网的小编为你整理了关于端午节的散文600字篇,希望你们喜欢!
【第一篇】
吃粽子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妈妈。所以每年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许多粽子。我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
子最香。所以,她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我每当吃粽子时,总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说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妈妈包粽子有什么“秘决”,每次包的粽子总是香喷喷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馋诞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我爱吃粽子,爱过端午节,爱享受节日的气氛!【第二篇】
农历五月初五是传统端午节。现在也很重视过这节,大鱼,大肉,香菇,瓜菜,应有尽有;物质生活远比以前丰富多了,然而,那传统节日的味儿就是掉价了许多。
穿过时空隧道,我们来到六十年前。五月初四,母亲推磨,奶奶坐在一旁下麦子,白白的面粉与麦麸如密集的雨水,随着磨盘沙沙地洒落在簸箕篮里。上午磨粉,下午做粑。一面垫着洗清的被单的晒篮(晒谷用的)搁置在桌子上,母亲和奶奶都是面带微笑揉捏面粉团粑,捏好一个很认真地摆放在晒篮里,一行行,每只间隔也均匀。差不多有一晒篮粑摆放着,等待着发酵(也叫醒粑)。这天我再怎么调皮捣蛋,大人也是和声悦色笑呵呵的,决不会大声训斥。傍晚开始蒸粑。蒸出来的小麦粑,比现在的馒头还要松软香甜。我们都笑呵呵地先尝为快,晚饭也就免了。至于粽子,可能是这天吃的东西也蛮多,我们很少包粽子。到是现在的端午节,粽子还是重点美食。
初五,天刚蒙蒙亮,父亲放小挂鞭炮,开始插挂菖蒲艾。菖蒲有很重的芳香气味,菖蒲夹着一根艾,所有门框,连猪栏、牛栏、鸡舍,挂插对称的两根艾,有的像八字,有的像x交叉着。挂菖蒲艾据说是防害虫,那种气味蛇都怕闻。电影《白蛇传》里的白娘子修炼了千年,在端午节这天,她都受不了,特别是喝了点雄黄酒,还真现出了原形;那青蛇,修炼了八百年,更是受不了菖蒲艾的气味,只得躲进深山洞里。这都是神话传说,但菖蒲艾是有点驱赶蚊虫的作用吧。
端午节的重点在早餐,也是小孩的最爱——吃咸蛋。那时的鸡蛋确实是最好的东西,咸鸡蛋就更好吃了。奶奶一早就将许多大蒜头与鸡蛋一起煮,上面还放一块粑笮热小麦粑。鸡
蛋有四十只左右吧(这个印象最深,每年都有那么多),非要打水的柄桶盛。五口之家,互相推让着吃,自然是我吃得最多,我要吃五六个鸡蛋,下午还要吃。那时,每家都有一个盐水大坛,里面总有几十只鸡蛋浸在盐水里。农家人人都养大群土鸡,差不多每天都有四五只母鸡下蛋。老百姓再穷,鸡蛋还是有的,鸡蛋也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平时,买点糖呀盐什么的,就是靠鸡蛋换钱。五月节,吃鸡蛋最补身体,谁家这天能不奢侈一下?我当然是先吃鸡蛋后吃粽子,煮熟的大蒜头,也是要吃的。这是祖宗留下的规矩,说是初夏水汽重,吃大蒜可以预防水湿病,可以杀细菌。这煮熟透了的大蒜,味道也不错,绵绵的也有股香味,大家都喜欢吃。
看,三五岁的小弟弟小妹妹,脖子上还挂着装有红壳鸭蛋的线织网袋子。绣花用的花线编织的,里面装一个或两个鸭蛋,苋菜染红的,好看极了。这天小孩脖子上还要挂香囊,三角形的小香囊,里面的香药,是在中药店里买的,说是除湿辟邪,反正好香,小孩都喜欢挂。
中午,小孩统统要洗艾水澡,这个程序差不多所有的大人都很重视。你想呀,大半年的没洗过澡,小孩身上的污垢差不多有几毫米厚吧。热热的艾水一搓擦,污垢纷纷滚落下来。小孩的皮肤舒展了,病菌也没了,能不健康?穿上新衣裳,眉心点上雄黄,嗨,可爱的宝贝们,一个个鲜亮如花!全家也更是平添了不少喜庆!中午有些人还保留传统习俗,喝点雄黄
酒,说是喝过雄黄酒能百毒不侵;另外还要在屋内洒点雄黄酒,说是驱赶害虫,有的人嘴里还念念有词呢!之后,大人忙着收菖蒲艾,带上鞭炮,将菖蒲艾抛到村外的池塘里——这叫送瘟神,祈求风调雨顺,全家平安。
这天的活动也很多,三里外的徐港码头有赣剧看,戏台下有货郎担,有油条摊,有穿着红红绿绿花衣裳的漂亮姑娘们;也有看龙舟赛的。野外,到处是绿油油的禾苗,路上,有川流不息的人群。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大人小孩都非常开心。
【第三篇】
今天是端午节了,已经习惯了在早上看新闻的我,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视,今天新闻节目上的互动话题就是”端午节”,主持人也是微笑着回忆了自己小时候在家乡里过端午节时候的事情.说到端午节,其实自己并不怎么熟悉,而且我总觉得北方对这种节日好象并不象中秋节那样隆重,反而是南方比较重视一些,也会举办一些活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这么说来,这个节日反而是多了一些怀旧的色彩,这么多的传统节日中,好象端午节是唯一的一个纪念古人的节日?看来,中国人确实是对古人很是尊重,或许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吧.早上,下起了雨,好象今天全国很多地方都是有雨,雨水很舒服,尽管没有带任何的雨具,想想难得在这种天气里感受到这么
清凉的空气,不禁抬头深呼吸了几下,真是舒服,雨天的空气就是最纯净的,手机上早上收到了朋友发来的祝愿,也为自己的心情上添加了一抹美丽,今天一出门就是这种温馨,想想一天都是美好的心情吧.印象中,以前是写过很多关于雨天的文章,很喜欢雨天的感觉,雨水轻轻飘落下来,仅仅打湿了自己的头发,反而体会到了一种春风的感觉.今天在一个朋友的博客中看到了一幅漫画,雨天中的风景,看到这个时候,第一的印象就是一个安静的心情,因为在雨天中不是任何人都能够欣赏到风景的,雨天中的风景需要自己用心去感受,不仅要去接受这雨水中的朦胧还要接受这雨水中的泥泞,而这些一旦进退到自己的视线中成为了风景时,就会忘记所有的泥泞,就好象是端午节的粽子一样,想想,都已经好象闻到了扑面的香味了.端午节的雨水中,祝愿每一个人都温暖.
推荐访问:端午节散文600字作文八年级 作文 端午节 八年级
本文来源:http://www.triumph-cn.com/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2024/0921/123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