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点评教师:
胡董森/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
本期“手把手”栏目是以伊秉绶隶书为主题,我们选择了五位同学的作品进行点评。他们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以伊秉绶的隶书为取法对象,结合不同的主题进行的书法创作,且形式各样。其中大部分的字法运用来自于伊秉绶的大字隶书对联,以及其大字中堂的墨迹作品。
整体来看,几位同学的作品,多朴厚清雅,静谧细腻,尤其是用笔沉稳且含蓄有力,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伊秉绶隶书的独特艺术风貌。
刘凯昕同学的这件作品具有一定的控笔基础和对字形的把控能力。此作根植于伊秉绶隶书,虽未达到“尺幅有寻丈之势”,但整体也具备清朗文雅之风。整体的温润清厚是其特点,用笔不激不厉,有超出同龄人的稳重含蓄。
这幅作品整体无明显问题,只是部分字形结构还可以细细推敲。此外,还应多关注字的大小关系,例如“时” “话”等字可略微放大。
李嘉一同学的这幅五言绝句隶书作品,体现了用笔爽利、率意天真的特点。这件作品也脱胎于伊秉绶隶书,虽未往沉静蕴藉上追寻,但强化了伊秉绶的用笔节奏,使得单字姿态更加开张,也彰显出一定的个人风格。从单字结构来看,隶书重心低,主要表现为横长竖短、扁平的势态,所以“松” “子”等字的竖画还应再短一些;
整幅作品的粗细关系还应突出伊秉绶隶书“横细竖粗”的特点。此外,每纵行字的左右间距还需要再拉开一点。
张千慧这件隶书对联作品用笔灵活、浑然天成,且对生宣涨墨的艺术效果运用得比较好。字与字之间大小错落,显得合理而又生动。她并未程式化地摆放各个汉字,而是根据它们的结字特点、笔画多少来考虑占格的比重。用笔浑厚有力,朴拙大气。有几点建议如下:
一、要注重字的大小错落关系,增强上下联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部分笔画有意写为粘连的形态,别有意趣,但更要注意字内疏密对比,例如“滯”的内部留白较少,可略微调整。
三、落款的位置过高,且与下联文字过近。可以写得靠下,靠外一些,最后盖上印章。
猜你喜欢 错落单字用笔 找不同格言·校园版(2022年34期)2023-01-16不规则的秩序ELLE世界时装之苑(2021年9期)2021-09-27不要用笔去玩电风扇红蜻蜓·低年级(2021年8期)2021-08-23褶皱艺术小资CHIC!ELEGANCE(2021年20期)2021-07-28河北大名话单元音韵母、单字调及双音节非轻声词连调的实验语音学初探邯郸学院学报(2020年2期)2020-08-11不可“烘染太过”——用笔过猛,反倒弄巧成拙当代陕西(2019年18期)2019-10-17《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字法学习要点老年教育(2019年2期)2019-03-14找出家里的安全隐患启蒙(3-7岁)(2018年5期)2018-05-31步步荷花宝藏(2018年6期)2018-01-29“对仗不宜分解到单字”毋庸置疑——答顾绅先生“四点质疑”中华诗词(2016年11期)2016-07-21本文来源:http://www.triumph-cn.com/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2024/1103/127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