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必胜文档网!

最新好家风好家训演讲稿(11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4-23 19:15:0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好家风好家训演讲稿(11篇),供大家参考。

最新好家风好家训演讲稿(11篇)

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那么演讲稿怎么写才恰当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演讲稿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好家风好家训演讲稿篇一

父亲一直是这样,历来把交党费看做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父亲是一名老党员,1946年在苏北淮安老家参加工作,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有60多年的党龄。他始终对党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把交党费当做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他时常对我说,在过去战争年代,入党是每一个革命者神圣的追求,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光荣。他那时参加工作每月津贴才二角钱的长江币,一发下来就全部交了党费。在朝鲜战场上,他每月的津贴一半交党费,一半留作购买牙膏、毛巾等日常用品。

按时交纳党费,是父亲几十年养成的一种习惯。1981年他从工作岗位退下来,但单位党组织规定几时交党费,他就几时去,从不拖延。他的腿在战争年代受过伤,行走不方便,但他每次都要坚持亲自去交。有几次党小组长不在,他就等在那里,有时反复去几趟才遇到。党小组长感动地说:“你老人家走路不方便,迟点交不要紧,不用这样来回跑!”父亲笑笑说:“没关系,离休了在家也没事,党费没交心里不踏实。”

他的党费证都是用手帕包好,放在衣兜里。每次去交党费都把钱点好,把整钱换成零钱,怕别人找钱麻烦。每次加工资他都把要增加的党费自己算好加上,他说党费规定了就要交足,该交多少就交多少。有一次他生病在家,打电话叫我去帮他交党费。

父亲把交纳党费当做一种神圣的义务,用一生的行动书写了对党的忠诚。我家5口人,4个党员,一直以来都以父亲为榜样,激励我们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把爱党敬党为党的家风延续下去。

好家风好家训演讲稿篇二

我的父母很平凡,父亲是个工人,母亲曾务农。他们没有渊博的学识、没有显赫的地位和殷实的财富,但是他们有一颗热情、真诚、善良如金子般的心。他们用自己的言行告诉我们:做人无愧于良心,要懂得感恩;做好事不一定是要做惊天动地的大事,从一点一滴的小善做起;孝顺父母天降福;不能贪财……给予子女一生享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母亲结婚两个月后,奶奶从老家来看儿媳。父亲外出工作不在,囊中羞涩的母亲偷偷从姥姥那儿借了几元钱,把奶奶领到饭馆,给奶奶要了一份饺子,她声称自己吃过了,让奶奶吃。姐姐和我的心里从小就烙下了孝爱双亲的印记,成家后对待公婆如同自己父母的父母,我的婆婆身患绝症入院后一直都是我和爱人侍奉左右。

儿时我和姐姐在大院门外的沙堆边捡到两盒香烟。结果还没到院里,就听到东厢房二顺妈站在院里大骂:“修房子买的好烟让孩子拿去玩丢了,也不是哪个挨千刀的拾了去不还,今儿不拿出来没完……”母亲拉过我们问明情况,赶快让我们把那两盒烟还给了二顺妈。母亲意味深长对我们说:“记住人一辈子都不能贪财,拾到东西要在原地等着失主来取回,否则你一生也背负着见利忘义的骂名,甚至招来祸患。”如今姐姐已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她通过耐心的教育使一些说谎、顶撞父母、厌学等不良习惯的孩子“改过”。家长带来财物感谢,都被姐姐婉拒,她说:“我只是做了老师应该做的事情。”姐姐和我无论何时何地都坚守本分做人,追求踏实快乐的生活。

大院里“吹管子”家来了逃荒的大姐,他老婆硬是不肯给大姐一口饭吃,她在院里不停地哭泣。母亲做好饭后,先盛好饭菜给她送去,好几天都如此。后来,她走后我和姐姐把那个碗放到院里,不愿碰它。母亲知道后狠狠批评了我们:“谁都有走窄的时候,可我们的心不能窄了!”让我们知道了行善不能选择挑剔,要做到尽心尽力、表里如一。

母亲有一个好友丈夫早逝,她要养活老母和幼小的孩子,生活十分艰苦。母亲经常帮助他们。父亲知道后对母亲说:“帮人是好事。以后逢年过节,咱家吃肉馅包饺子,你先给她们送过去一半肉馅。”善是可以传递的,4岁那年,我看到看井水的老婆婆总吃棒子面,就央求父亲把仅有的一点淘换来的唐山大米送给她,父亲欣然同意,逢人便表扬我:“我家二闺女,心善又懂事。”

一次,父亲上班途中偶遇邻村一个高中生突发“急性阑尾炎”,父亲赶快拦下拖拉机送他到厂医院立刻手术,保住了那孩子一条命。父母总是善以待人,教导告诉我们做好事不应求回报,默默地行善事才是真善。姐姐20多年来默默帮助了很多学生。非典那年,她班上一学生家长工作在抗击非典第一线。姐姐知道后,就把学生接到家中,照顾他上学吃饭20多天。姐姐说:“老师的工作是一份良心饭,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我就要对他们负责。”

爱的天空博大而宽广,慈祥而温馨,她福泽下代更恩施天下。家庭是最好的学校,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家风,成就好的民风。

好家风好家训演讲稿篇三

爹的节省,在这儿是出了名的。大家谈到爹,总会说:“你爹啊,准备活到两百岁。”这让我听了,感觉很不好意思。因此,回家后我就告诉爹:“别那么节省了,别人都笑话呢。”

爹不满地说:“笑话能笑话死人啊?”我劝他说,现在不是过去了,有吃有喝的,别再苦了自己。可是,爹听了一言不发,转身走了。过后,仍然像以前一样,一块钱都要算着花;一粒米落在地上,也要捡起来,送进自己的嘴里。一次,在饭桌上,小侄儿剩下了一点饭不吃了,让我吃我坚决不吃。我说:“倒了算了。”爹听了瞪我一眼,把剩饭倒进自己碗里,吃完问我:“我让毒死了没有?”我笑着答不上话来。

在大学,我谈了个女朋友。女朋友假期里要来我家玩,我答应了,猛地想起爹的节省,心里有点慌了。女朋友是大城市人,在家里是独生女,如果去了我家,看见爹那样节省,会笑话我的。我忙打电话告诉娘,一定要告诉爹,千万要注意这点,别让女朋友笑话。不一会儿,娘在电话里告诉我,自己劝了,谁知爹说:“节省怎么啦?节省犯法啊?”娘气坏了,在电话里说:“这家伙我可管不了了。”

后来,在我的劝说下,爹答应了我的要求。我听了,松了一口气。可是,上午吃饭就发生了一件事,让我们下不来台。女朋友吃饭,老爱剩饭。她吃了一半,朝我望望,说吃不完了。我吩咐:“倒进水池中。”爹一听忙伸过自己的碗,让把剩饭倒进他的碗中。女朋友不好意思地望望我,满眼求助。

我忙一笑说:“爹,那咋行?”

娘给爹眨眨眼,提醒地喊道:“他爹!”

爹想起自己的承诺,点点头不说话了。

娘也不说话,显然有些不满。

爹长叹一声,小学生一样检讨说:“我说改的,可一见粮食怎么就忘记了承诺?”过了一会儿,见我们不说话,他又自言自语道,“我啊,有一次险些去讨饭了,只差一步。”

这事我可没听过,顿时瞪大了眼。

女朋友也亮了眼,看来也很感兴趣。

娘也望着爹,看来,爹也没告诉过她。

爹兄妹六个,加上父母,当时是八口人。爹说,那时自己六七岁时,家里实在没粮了,爷爷出去借粮,我的奶奶就带着六个孩子在家等着。爷爷出门,一天一夜没回来。到了晚上,等不回来爷爷,奶奶就在柜中扫啊扫啊,扫了半碗米,带一些米糠。奶奶将这些米下了锅,倒一锅水煮着。兄妹几个馋得围着灶台转。小姑,当时只有两岁,用手蘸了锅边的米汤,放在嘴里吮咂着。奶奶劝:“等等,你爹回来了一块儿吃。”

那一晚,爷爷一直没有回来。爷爷说,他没弄到粮食,晚上回来后趴在后檐窗子上,看见爹的小妹用手指沾着米汤一下一下地咂,爷爷就哭了,他一颗米没沾牙,又向更远的地方走去。第二天上午,他弄了50斤玉米,冰天雪地里跑了回来。他回来时,奶奶带着一群儿女,准备向外走,准备去讨饭。

我听了,默默地不说话。

女朋友听了,也沉默着不说话。

娘红了眼圈说:“过去了,还说这些干嘛啊?”

爹长叹一声说:“一日无粮,心中发慌啊。”爹说,那次的事从此一直刻在他的心上,几十年了,可以贱看任何东西,可他从不敢贱看粮食。爹在粮食面前,小心翼翼了半辈子。

听了爹的话,我和女朋友心中沉甸甸的。爹用自己的故事,给我们上了一堂家风课。

好家风好家训演讲稿篇四

一篇《背影》,叫我从少年悟到白鬓。一个身影,叫我从儿时记到如今。

朱自清笔下的那种父子牵挂,父子眷念,并非每个人都能写得出来,却是每个人都具有的真切亲情。

父亲曾是村里的支书,是一个兜里装着钢笔和笔记本儿的人。这是他与其他村民的唯一区别。母亲说,挖村南边的四干河时,老支书被涵洞塌方给砸死了,村里穷得连打口像样的棺材都难,叫谁当谁都不当,父亲就在大家的推举下当了支书。那笔和本儿是乡里开会发的,他看得比啥都重。有一年冬天从冯傅小乡开完会回家,走到离家三里多地的大公河时,天黑透了,父亲在漆黑中掉进了河心的冰窟窿里,到被人发现、救起、抬到家里时,冻得浑身当当响,差点冻死。但他缓过来以后对那个被冰水泡烂了的本子和挣扎中弄折了的钢笔惋惜不已。

父亲自幼受苦,小时候跟爷爷到山西逃荒、要饭,长大了给地主家扛长工打短工,还到开封的一家油坊给人家打过油,土改时跟工作队搞土改当民兵,给八路军抬过担架送过粮,受尽千般苦难,对穷苦人的翻身解放由衷欢喜,对党和毛主席充满感恩,对集体利益竭尽身心。

村西有个地壤叫大墙沟,是我们村地标性的名字。一说大墙沟,没谁不知道的。但我从未见过大墙,只见过沟。有一年麦收,大墙沟上的麦子刚割倒,就突然刮起了黄风,铺天盖地的大风裹着黄沙,把麦子刮得顺沟蹿,很多小孩都趁着大人抢运麦子时,追着沟里的风捡麦子。地里的秩序混乱得像刮大风。一混乱,队长就派人把上了村口,截住捡麦的孩子,把麦子截到生产队的场里去。当时我也捡了一抱,进村时被放了过去。当我抱着麦子跑进家门时,却被撵在身后的父亲炸雷般的吼声给吓蒙了——

“谁叫你去捡的?!”

“送回去!”

听到父亲的吼声,我吓得钻到了屋后的夹道里,父亲追进夹道,夺过麦子,拽下扎巾朝我头摔过来。那时父亲有严重的肺结核,咳嗽得厉害,尤其是寒冷和恶劣天气,往往连咳嗽带喘,呼吸无法平静。因此他围了条扎巾,用来遮挡那直灌口鼻的凉风。

母亲说:“人家的小孩,不是都在捡吗?”

“谁捡咱也不能捡!不是分的,一个籽儿都不能拿!”

父亲雷霆般的呵斥,是在呵斥母亲,更是在呵斥我。呵斥中抱着麦子走出家门,消失在呼呼的狂风中。

看着他躬着腰,夹着麦子,消失在黄风里的身影,我又恨又委屈,泪水顺着脸颊淌。那是父亲唯一的一次打我,也是唯一一次那么大脾气呵斥我。

那时的人笃信大河有水小河满的大河论,直到大河无水小河干了,还未想到大河小河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村里、队里、集体、个人,都穷得不行。一个麦季每人才分几十斤粮食,吃一回蒸馍当过年,人人都把麦子看得金贵。后来想想,父亲如果连自己的孩子都管不住,怎能在众人面前说得起话,挺得起胸?

后来,我参军了。在远隔千里的军营,我时常想起消瘦的父亲,想起家里那快要倒塌的房屋。

我离家前的那年秋天,哗哗啦啦的连阴雨洇透了房顶,把我家东屋上不堪负重的二坡檩压得裂了口。父亲冒雨爬上房顶,揭掉屋瓦,铲掉湿泥,又找来木棍,叫我帮他横托、竖顶,支撑那根随时就会断掉的房檩。还有堂屋的西山墙,土坯已经被风雨蚀透了一个大窟窿,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

家中的危房烙印般烙在心里,每逢雨夜,我都会梦见房屋轰然坍塌的情景,会在房屋的坍塌声中轰然惊醒,一腔惊恐满脸泪,呆呆地想着父亲被压弯了腰,累驼了背的身影;一腔的焦急、无奈、无处诉说的心疼。

如今,父亲已故去多年,但我还是经常想起他消失在风中的那个身影。他那句“不是分的,一个籽儿都不能拿”的话,时刻告诫着我,警醒着我,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干干净净。

好家风好家训演讲稿篇五

我的母亲是一名老党员,她常说的话是“做大家都有益的事是最快乐的”。母亲在我们村子里算得上是个通情达理、吃苦能干的女人。只要别家有困难,第一个到场帮忙的肯定是母亲;谁家闹矛盾了,母亲也帮着调解。村民们选举母亲当了村官,母亲一干就是30余年。

母亲对集体的事比对自己家里的事还要认真。有一年冬天,我们村要修拦水坝,母亲作为一村之长,跑上跑下,忙里忙外,眼睛一睁,忙到熄灯,经常见不着人,为了“大家”顾不上“小家”,父亲几乎承担了全部家务。为此,父亲也会发些牢骚。母亲对父亲说:“我是一村之长,我不带头谁来带这个头,村看村,户看户,社员还得看干部嘛!你不知道做大家都有益的事是最快乐的?”母亲这么一说,父亲就没什么话了。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村里修建水库,解决全村200多村民的饮用水和用电问题。县水电局提供钢筋、水泥等材料,村民投工,负责搬运和修建。全村按户分配,每户出一个劳工,不分男女,直到运输任务完成和工程结束为止。

由于村子在山里,不通公路,搬运工程材料需要攀爬近10里的曲折山路。那段时间,我的母亲总是大清早就赶着骡子下山,一天两趟负责搬运,其他的村民基本上都是一天一趟。每次看着归来的母亲,低矮的身躯,背上全是泥水和汗水的混合物,她和家里的骡子一前一后,都喘着粗气,一路走过弯弯曲曲。

终于有一天,父亲忍耐不住了。“你这么不要命干吗?一天两趟,你受得了,大黄(家里骡子的名字)也受不了啊!”父亲大声质问。

“你懂个啥,马上农忙了,不提前搬运完,咱们的水库还修不修了?再说我做的是大家都受益的事呀。”母亲说到 “大家”的时候,一下子仿佛又变得精神了。

父亲生气地跺脚,钻进厨房,边走边说,“你就活活累死吧。以后要还是一天两趟,你自己去,别带大黄啊,它可不是党员。”母亲哈哈大笑,“大黄,做得比我这个党员多……”

第二天,天不亮父亲依然早早起来给母亲热昨晚吃剩的饭菜,然后给大黄喂草料,然后,一切照旧。

那一次,母亲提到“党员”时的神情在我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我第一次听说了“党员”这个词,也记住了母亲的话——“我是个党员”。母亲情感朴实,尤其对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感到无上光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哪有我们这个幸福的家。”“从小要听党的话,长大要做党的人。”“做大家都有益的事是最快乐的。”这是母亲常挂在口头的话。

一转眼,我参加了工作也入了党,每次临走时,母亲都会告诫我,“男儿就应该顶天立地,多帮助人,坚决不能走歪门邪道。”

“做大家都有益的事是最快乐的。”也成了我的座右铭。受母亲的影响,我手巧、腿勤、一手好活什,邻家有什么事总爱来麻烦我,我不管手边有什么事,都会先放下,随叫随到;只要我在家,总是把胡同扫得干干净净。左邻右舍无人不夸,都说“有其母必有其女,教出的后辈是好样的”。

好家风好家训演讲稿篇六

儿时,我就耳濡目染了母亲的吃亏哲学。在老家生活时,时有邻人来我家大院借光晒衣服,夏曝伏时母亲总要等邻人晒完了再晒。我嗔怪母亲为何要这样让人,母亲笑笑说:“要得人帮你,你得先帮人;邻居好赛金宝,关键你要先对别人好。”母亲认为“让人不蚀本,舌头打个滚;大事可化小,小事可化了。”

当时我对母亲的吃亏还不能理解,总认为母亲老实无用受人欺负罢了。直至一日我独自在家,晚上突发急性肠炎,翻滚呕吐无奈何之时,是邻居送我去医院,这才化险为夷。自此,我以吃亏为处世之道,特别是入党提干后更处处发扬这一家风。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我调任一家企业当领导,适逢旧厂重建。局党委让我主抓基建,一时间,众多关系纷纷找上门,有的以工程提成为诱饵,有的以装修老屋为献礼……目的都是为了分得工程一杯羹。在这些优厚条件下,我没有财迷心窍,心想上级是信任我才委以我负责工程的大权,我可不能辜负组织的期望。于是,我迅速成立党政工群组成的“工程委员会”,并另组成“审计核查组”,定期对工程款进行审查,向广大职工公布,让职工公开监督,由此保证了工程像“金鱼缸”一样透明。当时我居住的老屋屋面破旧,妻子让我从厂里拆迁工地上买些旧瓦回来整修一下,我都拒绝了。业务单位来个客人,都是领到自己家里添个菜吃便饭,不在厂里报销一分钱。一些朋友说我白掌了领导权,太迂太老实太吃亏了。初想似乎也有些懊悔,细想却释然。特别是看到一些领导以权谋私被群众唾骂、遭撤职查办甚至绳之于法时,我觉得我的这种“吃亏”确实是一种福气。

日常生活中,我常常因老实而吃亏,却也因老实而得福。

一次我骑车去买菜,在十字路口不慎被一个年轻人撞翻在地,我是正常行驶过绿灯,而对方是着急赶路上班闯红灯,责任肯定在对方。爬起来后我看了一下没有受伤,只是车子前盘歪了,找个车摊修修就行了,我也没太在意,便随口说了一句:“你没事吧!”年轻人愣住了,急忙赔礼道歉,要为我修车。吃点眼前亏,不要太计较,便免去了许多纠纷之争。旧城改造迁入新居时,我主动睦邻,将楼道的邻居一起吃饭;平时,公用楼梯我也是经常从六楼扫到一楼。

吃亏无非是做点谦让,但却可以换来理解和尊重,赢来心安和福气。

好家风好家训演讲稿篇七

我的爷爷是个老党员、老革命。1935年参加革命,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参加新四军,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二野战军卫生部第七医院医务主任,参加过淮海战役。建国后,任西南军区支援司令部卫生防疫科科长。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转业到地方。爷爷常常告诉我们晚辈,为人要正直,勤俭节约,独立自主,热爱学习,无私助人。爷爷的一生就是这样做的。

小的时候我最怕爷爷,因为爷爷要求严,吃饭时不准我们掉一颗米粒到桌子上。那时他在单位里级别最高、工资最高,可他却非常节约。在他的带动下,我们家所有成员都养成了不浪费粮食的习惯,考入大学的女儿参加了学校的绿色饮食协会,倡导节约粮食。

一直到我结婚前,家里都没有买电视机,爷爷订阅了大量报刊,要求我们全家阅读学习。有人认为爷爷小气,说他对自己的子女过于严格。可爷爷对别人却大方得很,特别是退休以后,常常有家庭困难的人来借钱。很多人是有借无还的,可他却照借不误。有一年一个农民来住院没有钱,爷爷就自己掏钱给他住院,旁边有人说:“老爷子,素不相识。别人哪里会还!”可爷爷说:一条命重要!

这样的事情不止一次,但爷爷每次都倾囊相助,而自己却过着最简朴的生活,穿着打着补丁的衣服,吃着最简单的饭食。记得单位里一位老职工的女儿摔坏了腿,于是过来借轮椅,轮椅是爷爷买来自己用的。可他一声不吭地借给人家,即使自己行走不便也不让我们去要,说别人年轻现在更需要。我有位女同学是农村的,爷爷得知她家庭困难,常常资助她、鼓励她。爷爷快去世的时候,他把自己最值钱的一台窗式空调捐给了医院,并且写下遗言把自己的遗体捐给医学院,所有的东西交给组织处理。在爷爷的追悼会上,有个年轻人前来吊唁,和同我们哭得一样伤心。他是个环卫工人,家境贫寒,曾经自暴自弃,但爷爷没有轻视他,经常鼓励他,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信任他。慢慢地,我明白了帮助他人的意义所在。尊重别人爱护别人,也才会得到了别人的尊重。

母亲曾经是我们这里的妇联主任,她和爷爷一样胸有大爱,正直无私。记得儿时我们家常常收留那些遭遇家暴的妇女,母亲常常奔走于乡村和法庭之间维护妇女儿童的权益。退休后,母亲支助孤儿,呼吁社会为肾衰妇女捐款。她常常说自己和爷爷一样都是党员,应该以爷爷为榜样传承家风。受到家里的影响,女儿和我们一起参加义工活动,和外婆一起支助失学儿童,积极努力上进。

传承家风,言传身教;道德修养,从小培养。只有养成好的习惯、好的道德素养,才能坚持自己的信仰,把良好的家风一代代传承下去。

好家风好家训演讲稿篇八

我常给儿子糖糖读《弟子规》《颜氏家训》之类的故事。意在培养他的孝顺、仁爱之心。后来发现,收效甚微。现实生活中,他是我们家的土皇帝,我和老公为他为奴为婢,被他呼来唤去。他一会儿让我帮他干这,一会儿命令爸爸为他做那,晚一秒,就耍性子。反过来,你让他帮着捡个东西,他都一百个不情愿。

平时吃东西,都把最好的留给他,渐渐地,他自己也习惯挑最好的,从不顾及爸妈。

我找来动画版的《孔融让梨》给他看。并解读孔融的孝心。隔日,我特意买来梨,洗好装盘,端到儿子面前。他挑个最大的,甚至没想到给爸妈拿一个。我问:“还记得孔融让梨吗?他总是先把好的大的分给家人,自己吃最小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大的他吃不了。我就能吃全吃完,你看。”说着咬下一大口。

不由想起我小时候,我们姐弟三个,一家五口,虽然那个时候生活条件没现在好,但一家人无论谁有了好东西都会想着别人,从不会只顾自己吃。“不吃独食”成了我们家一条不成文的一条家规。孩子得到好吃的,要先问问父母吃不吃。

后来,姥姥过来照顾糖糖。我买了烧鸡为她接风。撕下一个大鸡腿:“妈,您吃这个大的。”姥姥疼外孙,转手给了糖糖。他坦然接受。我又撕下另一个:“妈,这个是女儿孝敬您的,一定得吃。”老妈不再推托,她扭头对糖糖说:“看,你妈多孝顺我,你长大了也要孝顺你妈哟。”没想到糖糖立马把鸡腿举到我的嘴边:“妈妈,你吃这个好的,姥姥你看,我也孝顺我的妈妈。”说着得意地冲姥姥笑。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一件事:做给他看。讲再多抽象的道理都不如做一次。这些生动又真实的行为,容易看懂,又容易模仿学习。

于是我们母女约定在糖糖面前“秀”孝顺。比如分包子:“妈,您吃这个大的,肉馅多。”姥姥很配合:“还是我女儿孝顺,真是好孩子。”晚上,我为老妈端上洗脚水。我相信,身教的力量。

不知从何时开始,糖糖也成了小孔融,分好吃的,先给大人分一圈,最后自己再吃。自己喝水时,也会帮我们端一杯。一起去动物园玩,我嘀咕了句腿疼,他立马帮我揉腿。公交车上还要给没座的老人让座……不知不觉,儿子变成了一个孝顺的小暖男。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家庭教育,教给孩子的首要品质就是孝。一个有孝心,有仁爱之心的孩子,是永远不会偏离人生的正确轨道的。

好家风好家训演讲稿篇九

父亲已是年近90岁的老人了,退休30多年来,父亲每天读书、看报、散步,生活充实而平静。

多年来,我每次回家,父亲总是关切地询问我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情况。在父亲的心里,子女的成长是他最大的牵挂。

当我对生活和人生发出牢骚和不满时,父亲总是对我说,要“让、上、帮、躲”。具体来说,就是“见到荣誉就让,见到困难就上,见到别人有难就帮,见到好处就躲”。如果你做到了这“四个字”,那么,就少了些牢骚和怨言,人就会有一种朝气、一种阳光、一种力量。

起初,我对父亲说的这四个字不以为然,如果做到这“四个字”,那我不就是成傻子了吗?

父亲听后严肃地说道,我愿意有一个这样的傻儿子,而不愿要一个见到荣誉就抢,见到好处就拿,见到事就绕着走,见到问题就躲。处处只会“抢、拿、走、躲”所谓的聪明儿子,我们的家风就是“让、上、帮、躲”,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

按照父亲的教导,我在工作、生活上,处处“让、上、帮、躲”,虽然苦点、累点,但人际关系融洽了,心态变得平和、淡定了,生活中,看到了更多地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的景致。

父亲意味深长地说,这“四个字”,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安身立命的根本。我没有什么遗产留给你,就只有这“四个字”,子子孙孙都不能忘。

“让、上、帮、躲”这四个字,正是父亲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一个人能拥有这“让、上、帮、躲”的品格,就能抵御尘世间任何艰难和险阻,散发出迷人的人格魅力。

好家风好家训演讲稿篇十

给自己立规矩,给配偶子女立规矩,带头遵守并督促家人不逾规、不越矩,让好家风成为硬约束

唐代诗人罗隐在《夏州胡常侍》一诗中言道:“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意思是说,为官者当献身国事,不要去为子孙谋家财。

焦裕禄堪称当代为官者的典范。当他身居县委书记之职时,大女儿焦守凤中学毕业,想进一个好单位,希望父亲利用职权找找门路,焦裕禄断然拒绝并教育她说:“你跟群众比一比,看是不是大家都能随便到一个好单位?你不能因为是县委书记的女儿就高人一等,你应该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后来,焦守凤通过招工去了供销社副食品加工厂,在那里卖咸菜、酱油。焦裕禄对家庭子女的教育,展现出艰苦奋斗、不谋私利的家风,值得广大党员、干部学习。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在日常生活中积淀形成的风范。“明礼诚信”“互谦互爱”“自立自强”,等等,这些中华民族传承千百年的家训,都是良好家风的体现。

众所周知,一个家庭倘若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家庭成员往往很难形成遵守公序良俗的自觉,很可能在生活工作中行为越矩、招惹祸端。对党员、干部来说,家风连着作风,家风体现官风。好的家风,能培育出好的作风。因此,党员、干部不可简单地将家风视为私事、小事,而是事关个人前途、家庭幸福的大事。

在老百姓看来,领导干部手握公权力,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可能用公权力来为自己或家人谋取方便或利益。一旦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正,其配偶子女就可能在私欲膨胀之下利用领导干部手中的公权力行违纪违法之事,这将导致家风愈加败坏、腐败行为变本加厉。现实中,受不良家风的影响,“家庭群腐”的现象时有发生,查一个带出一片、端一个牵出一窝,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要从子女抓起,用良好的家风来教育下一代清白做人、干净做事。身为领导干部,既是人民的公仆,也是家庭的主心骨,工作和生活中都应处处当表率。要给自己立规矩,给配偶子女立规矩,带头遵守并督促家人不逾规、不越矩,让好家风成为硬约束。

以好家风培育好作风,领导干部还要自觉摆正党性与亲情、家风与党风的关系,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正好家风、管好家人、处好家事。当亲情与党纪国法发生矛盾时,领导干部要把成全公义放在第一位,不被私情、私利、私欲所左右。若做不到这一点,整个家庭都可能陷入贪腐的泥潭中不能自拔,最后毁掉家庭的幸福。

好家风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养成的,它需要每个家庭成员的认同和践行。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做到慎独慎初慎微,即要求家人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家里立下的规矩,任何时候都要遵守,绝不开口子、搞“下不为例”那一套;违背家规、败坏家风的事情,即使再小、再不起眼也不能干,防微杜渐,让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养成自觉遵守家规、维护家风的良好习惯。要把好家风当作传家宝,代代相传,这样才能激发“家和万事兴”的活力,增添“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动力。

好家风好家训演讲稿篇十一

“这事不算事”,是老爸常说的一句话,据他说是爷爷那辈就留下的家训。虽然朴实无华,却在关键时刻一步步激励我前行。

小时候,我特别胆小,和我一般大的小伙伴都学会骑自行车了,可我还是学不会。主要是我怕挨摔,不敢骑。哥哥在后边推着几次,我在前边骑着,口中嘟囔着不让他放手,摔是没摔着一次,但还是撑不住把,不会骑。我和哥哥都泄了气,愁眉苦脸沮丧回家。我说我真笨,人家都会骑车了,我还是不会,怕是一辈子也学不会了。老爸听了哈哈大笑:“这点事算啥事,我保你三天学会”。于是,在老爸的指导下,摔过几次后,我真的学会了骑车。

高考失利,我只能进入一家职业学校学习。前途黯淡未来渺茫,我唉声叹气,不知该何去何从,见到熟人羞愧难当。老爸为我做好吃的,开导我:孩子,这事其实不叫事,你爷爷那时候家里困难,都饿得快不行了,最后不还是过来了吗?我那年做生意赔光了,不也是照样过来了。考不上大学怕啥,学一项技术也不错呢!老爸的话使我在阴霾中看到一股光亮,有了生活下去的勇气。

毕业后被安置在一家工厂上班,和所学的专业相差甚远,轰鸣的机械,噪杂的环境,使我迷茫烦躁,不想一辈子就这样过下去。老爸安慰我,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你不是喜欢写文章吗?业余没事就写写,心里就舒服了,说不定还会写出点什么名堂来呢!老爸的话如一阵及时雨适时点醒了我。于是,所有烦恼尽书笔端,在工作和生活中,我找到了很多素材,试着写稿,试着投稿,慢慢地,我的文章满天飞,上了许多报纸副刊,厂长看到后,把我从忙碌的车间调到宽敞明亮的办公室,负责单位宣传。写作,改变了我的人生,也让我有了用武之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刻骨铭心的一段恋情受挫,我深陷其中,萎靡不振。老爸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只是呵呵一笑,我当什么大不了的事呢,就这点事呀。闺女,还记得你表姐吧,她谈了20xx年的男朋友又找了新女友,你表姐闹自杀闹了好几回,看着像多大的事,最后怎么样,还不是找了个更合适的。缘分这东西,强求不得。好的,属于你的,都在后面呢!听了老爸的一番劝慰,我慢慢走出失恋的阴影。后来,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幸福爱情。

“这事不算事”,所表达的是一种乐观、睿智、豁达、淡泊的生活态度,使我们从容度过生活中的种种逆境,蓬勃向上。人生中难免遇到风雨坎坷,不消极沉沦,自怨自艾,要相信自己,从容面对。

推荐访问:家风 家训 演讲稿 最新好家风好家训演讲稿(11篇) 最新好家风好家训演讲稿(11篇) 好家风好家训演讲稿三篇

本文来源:http://www.triumph-cn.com/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2023/0423/65338.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