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必胜文档网!

上海市黄浦区居民社区诊室血压控制状况分析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7-23 10:15:09

邹亚伟,陈 希,李 佩,俞 捷,赵俊峰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也是危害人民健康、亟待缓解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我国≥18岁成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有所下降,但仍高达23.2%[1]。诊室血压是由医护人员按统一规范进行测量得到的血压值,是明确诊断、指导治疗以及评估疗效的重要手段[2]。本研究旨在通过了解黄浦区社区就诊居民的诊室血压现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对社区居民开展规范血压测量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以及为开展社区诊室自动血压标准化测量提供建议。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由项目组于2021年3月1日—4月9日实施(30个工作日),覆盖上海市黄浦区全部10个街道,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年龄≥35岁的就诊居民进行调查。共随机发放问卷3 000份(每家社区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 975份,回收率99.16%。

1.2 调查方法

由全科医师或预防保健科人员在调查对象知情同意后开展调查。血压计统一使用自动上臂式血压计(欧姆龙HBP-9021)。调查对象自测血压后接受问卷调查。

1.3 指标定义

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血压达标:服药后,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高血压知晓率:诊室血压符合高血压标准的人中自报为高血压患者的比例。定期家庭血压监测:对象在家自测血压的频率每周至少1次。测压前休息:对象进行测压前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测压正确坐姿:袖带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坐靠背椅,双足平放地面。测量静息行为:测压时保持安静,不活动肢体,不说话。

1.4 统计学处理

问卷通过Excel 2013录入并整理,使用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包括描述性分析、χ2检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平均取α=0.05。

2.1 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2 975名年龄≥35岁的就诊居民,其中男性有1 413人(47.50%)、女性1 562人(52.50%);
平均年龄为(63.21±12.38)岁,以65~74岁占比最高(31.53%),其次是55~64岁(28.20%);
文化程度以高中/中专/职校为主(38.79%);
职业以退休人员为主(70.66%);
就诊居民中有62.49%自报为高血压患者,21.14%自报为糖尿病患者;
上、下午就诊测压者分别占68.47%与31.53%。

2.2 诊室血压达标的单因素分析

就诊居民中,血压达标者共2 328人,社区诊室血压达标率为78.25%,高血压知晓率为52.24%。经χ2检验显示,不同年龄组、不同文化程度、是否在职、是否自报高血压患者、是否自报糖尿病患者、是否测压前休息、是否测压静息行为居民的血压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75岁高于其他年龄组;
小学及以下组高于其他文化程度组;
退休人群高于在职人群;
自报高血压/糖尿病者高于不知晓人群;
测压前休息、测压时静息行为者高于不休息和活动肢体的人员。见表1。

表1 社区诊室血压达标情况的单因素分析

2.3 诊室血压达标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诊室血压控制是否达标作为因变量(达标=1,未达标=0),将部分人口社会学特征及诊室血压测量要素作为自变量,将各相关变量进行赋值,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最大偏似然估计的似然比检验)。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年龄组、高血压知晓、糖尿病知晓、测压前休息、测压静息行为是诊室血压达标的保护因素。见表2。如年龄以连续性变量进入方程,其OR值为1.014,P<0.001,表明年龄越大,诊室测压达标的可能也越大。

表2 社区诊室血压达标情况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4 不同年龄组居民测压行为的分布情况

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居民在定期家庭血压监测、测压前是否休息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监测:χ2=23.545,P<0.001;
休息:χ2=25.070,P<0.001)。开展定期家庭监测、选择测压前休息的人群比例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趋势有统计学意义(监测:χ2趋势=18.102,P<0.001;
休息:χ2趋势=23.839,P<0.001)。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组测压行为选择的分布

根据高血压管理规范,规范血压测量包括诊室血压、家庭血压监测与动态血压监测,三者各有特点。有研究显示,诊室血压与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的一致性较差[3],也有研究得到相反的结果,即诊室血压达标率与24 h动态血压达标率的一致性较好[4]。虽然诊室血压是我国基层最广泛使用的高血压测量方式[5],但由于在鉴别诊断白大衣高血压、隐蔽性高血压上的局限性以及易受诊疗环境影响等因素,诊室血压的地位有所下降,自动诊室血压测量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自动诊室血压测量的人为干预少,患者在没有医护人员在场的情况下,根据机器设备提示自行完成血压测量[6]。黄浦区在前期社区试点中发现,自动诊室标准化血压测量在数据质量和高血压筛查效率方面均优于常规诊室测压[7]。

血压控制情况是评估社区居民慢病立体化管理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以自动诊室标准化血压测量的数据为基础研究诊室血压是否达标的相关因素,结果发现年龄越大、知晓自身有高血压或者高血压常见并发症(糖尿病)者的血压达标比例较高。一方面,高血压属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年龄越大患病概率越高[8],可能会更加关注自身的血压水平,而中青年因各种事务缠身对血压水平的重视程度可能相对偏低;
另一方面,知晓自身患病的居民会更多地进行医患沟通,关注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规范的用药,血压控制情况自然也就较好[9-10]。有研究表明,高血压的患病趋势正在逐渐年轻化[11],因此,建议在平时的诊疗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中青年人群的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提高其健康素养以及健康观念。如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易被中青年接受的新媒体方式,结合传统媒体加强居民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普及。此外,应推广高血压筛查。同时,提高血压监测数据的质量,减少血压值尾数偏好现象,以提高高血压筛查异常的检出效率,并将筛查获得的属地高危人群纳入社区综合干预的范畴[12]。这不仅对就诊居民能及时知晓自身血压情况并接受管理尤为重要,而且自动化诊室标准化血压测量在提高血压测量数据质量及高血压筛查的优势也能得以体现。

本次研究还发现就诊居民中定期家庭血压监测的比例仅为23.42%。不同年龄在是否定期家庭血压监测上存在差异。开展定期家庭监测的人群比例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与周忠贤等[13]的研究结果一致。有证据表明血压监测的频率越低,血压控制的可能性也越低[14]。因此,在加强普及居民血压测量相关知识的同时,还要引导居民尤其是中青年养成准确、规范的血压测量行为和定期监测的习惯。

本研究主要局限在于样本是非随机样本,同时在数据收集时未考虑身高、体重、腰围、血糖等生理生化指标以及是否吸烟、饮酒、服药依从性等行为指标,这可能会导致多因素分析中高估或低估部分影响因素的作用,结果有一定局限性。将在后续的研究中纳入上述指标,并引入更多可能的影响因素。

猜你喜欢测压诊室年龄变小的年龄小猕猴智力画刊(2022年9期)2022-11-04气囊测压表在腹内压监测中的应用健康护理(2022年5期)2022-05-26午后的诊室滇池(2022年3期)2022-03-05血压计的测压原理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21年4期)2021-07-22新开的诊室特别文摘(2017年18期)2017-11-13新开的诊室喜剧世界(2017年10期)2017-06-01年龄歧视小学生作文选刊·低年级版(2017年2期)2017-03-06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的临床应用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2016年2期)2016-10-10水灌注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及24hpH-阻抗监测在GER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2016年2期)2016-10-10算年龄小学生导刊(低年级)(2016年8期)2016-09-24

推荐访问:黄浦区 诊室 上海市

本文来源:http://www.triumph-cn.com/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2023/0723/90955.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