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必胜文档网!

周代宁镇地区的农业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7-24 09:05:05

文 图/黄苑 吴文婉

宁 镇地区指南京至镇江一带,其范围东到茅山,西至九华山,南达天目山,北接长江并延伸到江北蜀岗丘陵一带,这一地区丘陵地貌绵延50 余公里。宁镇地区处在江淮和太湖之间,先秦时期多个考古学文化在此交融。根据现有考古资料,自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宁镇地区先后经历了丁沙地遗存、北阴阳营文化、薛城文化类型、点将台文化、湖熟文化、吴文化等。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宁镇地区早期农业研究的基础多是文献史料和考古发现的以石质、青铜农具为主的生产工具。早年宁镇地区考古工作缺少相关植物遗存采样和研究,没有直接的植物考古学证据。新近发掘的镇江丁家村遗址和孙家村遗址均开展了系统浮选,获取到这一地区两周时期的植物遗存,为我们了解周代宁镇地区先民的农业提供了重要信息。结合这一地区以往发表的动物考古和植物考古资料,这里尝试对周代宁镇地区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野生资源利用等做一些探讨。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两周时期农业的农作物结构、耕作技术等都较新石器时代有明显发展,但在战国普及铁农具和牛耕技术以及小农经济产生之前,西周、春秋时期的农业在本质上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所以这里所谈周代指战国之前,即西周至春秋时期。

宁镇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植被主要是落叶阔叶混交林类型。根据南京郭家山遗址植硅体研究可知,商代到春秋时期,南京地区气候总体温和偏湿,仅有小的波动,相对稳定。这种气候条件适宜各种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也是这一时期农业获得长足发展的基础。

孙家村遗址地处宁镇山脉东端,为山地向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西距丁家村遗址约30 公里,是一处面积约8000 平方米的台形遗址,台地周围分布有环壕。2015—2016年发掘,发现土台、墓葬、窑、灰沟、灰坑以及一批与铸铜有关的遗物,如陶范、石范、坩埚残片、粘有铜液的炉渣等。发掘者推测其为一处铸铜作坊,可能为吴国青铜器的生产地之一,文化遗存主体年代为西周中期至春秋晚期。

农作物结构

丹徒青龙山墓、王家山墓,句容浮山果园土墩墓等宁镇地区周代墓葬的随葬器物内发现过粮食遗存,考古报告中多称之为“谷物”,没有进行专门植物鉴定。21 世纪以来,南京牛头岗、丹阳凤凰山、镇江丁家村和孙家村等遗址中出土过属于周代的植物遗存。如牛头岗遗址新石器时代末期(距今3500 年)、商和西周时期的地层中分别提取到数量不等的水稻扇型植硅体,前两个时期的水稻植硅体含量非常低,至西周时期数量陡增。凤凰山遗址湖熟文化时期堆积中出土了较多动植物遗存,但均未经定性定量分析,植物种子中可以确定种属的有桃和菱角。丁家村遗址先后收获两批植物遗存,第一批拣选获得的农作物有稻、粟、黍、小麦和大豆,其中小麦占比为83.29%;
第二批浮选发现了稻、粟、黍和小麦,仍以小麦的数量居多,其次为粟。综合考虑植物考古数据、区域古环境和文化传统等方面因素,粟、小麦和水稻都是丁家村遗址最主要的农作物。孙家村遗址西周中期有稻、粟、黍、小麦和大豆,西周晚期只发现了水稻和粟,春秋早期有稻、粟、黍、小麦、大麦和大豆,春秋中晚期有稻、粟、黍和小麦。总之,周代宁镇地区的农作物结构是多元的,稻、粟、黍、小麦、大豆均是当时先民日常种植的农作物。这种水旱作物并举的种植制度一方面保证了农业生产总量,另一方面也有效降低了粮食种植的风险,是农业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

丁家村遗址

丁家村遗址地处宁镇山脉南侧高丽山与十里长山的山间谷地,东侧有船山河流过,沿河而上还有赵家窑团山、磨盘山、巫岗村、涧西等遗址,是一处典型的湖熟文化台形遗址。该遗址于2014 年被发掘,发现了柱洞群、灰坑和墓葬等遗迹,出土了大量陶瓷器及动植物标本,文化堆积年代涵盖西周早、中期和春秋早期。

丁家村遗址出土炭化植物

孙家村遗址出土炭化小麦

宁镇地区自史前以来都属于稻作农业区,如丁沙地、北阴阳营、薛城、牛头岗等遗址都发现了稻属植硅体,水稻是有些遗址唯一的农作物。学者通过生产工具等遗存的梳理认为商周时期是宁镇地区早期农业发展的繁盛期。植物考古研究证明这一时期最大的变化就是多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的确立,形成了稻、粟、黍、小麦和大豆一体的多元组合,春秋时期还新增了大麦。农作物种类的丰富改变了宁镇地区先民的农作物消费结构,由原先单一的水稻转变为五谷、甚至有更多种类(如大麦和其他豆类)的多元化结构。尽管水稻依旧是先民首要的选择,但由于其他农作物的加入,水稻在整个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水稻主导地位的下降在丁家村遗址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丁家村的浮选结果表明,水稻在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早期的聚落农作物组合中不占优势。相比之下,孙家村先民对水稻的依赖程度更高,自西周中期至春秋早期,水稻一直都是先民农作物消费结构中比重最高的一类,这个情况直到春秋中晚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水稻占比跌至30%),但仍居榜首。

粟和黍是中国北方本土起源的作物,已有近万年的历史,以粟为代表的旱地作物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已经传入南方并逐步扩散。宁镇地区以孙家村遗址为代表,粟在西周晚期出现了明显的增长,在春秋时期更表现出以粟为主的特征。

小麦在农作物中的比重或许需要分开考虑。丁家村遗址在一条灰沟(编号G2)里拣选出了大量炭化小麦,数量占比高达83.29%,浮选样本的统计结果同样显示小麦是丁家村遗址周代最重要的农作物,从量化结果来看,丁家村甚至表现出以小麦为主导的旱地作物居优势的农作物结构。而在孙家村遗址中,尽管小麦几乎出现在各个时期中,并且还出现了大麦,但麦类作物显然在整个农作物组合中属于从属的位置,并非主粮。从两批小麦遗存的出土背景来看,丁家村拣选的小麦属于集中出土。集中出土的遗存,数据往往会表现得比较突出,其中的原因或是储藏、或是祭祀、或是固定地点的丢弃物富集,当然也与采样的偶然性相关。丁家村的小麦集中出土于遗址外围的灰沟中,这样的出土地点应与倾倒堆积有关。综合目前两处遗址植物考古工作的收获而言,周代宁镇地区对传统农作物水稻形成冲击并取得一席之地的是小麦和粟,黍和大豆以及在春秋时期出现的大麦都仅占极小的比例。

这种多元的农作物结构可能与多种文化的输入交流有关。宁镇地区既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低山丘陵环境,自古以来又是南北东西文化交流的通道。至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特征表明宁镇地区在展现区域文化独立性的同时也与黄河流域华夏族文化有相当的交流。

丁家村遗址周代农作物遗存概况

孙家村遗址农作物遗存概况

农业生产技术

商周时期是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宁镇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在这一时期也获得了飞速发展,在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中均能找到证据。可以说,当时人们不仅已经掌握了土地翻耕、播种、除草、施肥、灌溉和收割技术,在农田管理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系统的实践经验。考古发现的这一时期生产工具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多样,尤其是各种青铜农具,既有砍伐垦田的斧、锛、锯;
也有掘地刨土、耕作锄草的、铲、锄、锸等;
亦有收割用的铚、镰等。春秋时还出现了少量铁质农具,昭示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新时代即将到来。

耕种技术

翻耕土地是在原始农业和农耕用具不断进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时期已经开始使用青铜翻耕农具,比如锸、、铲、犁、铧等,与骨、木、石质农具相比,青铜农具则更加方便,效率也更高。特别是犁、铧等农具的使用,更有利于提高翻土效率,扩大耕种面积,保证农时。

镇江博物馆藏春秋时期青铜犁头

丁家村遗址出土石锛(上图)和石刀(下图)

韩井遗址发现的水稻田遗迹(东南—西北)

马鞍山五担岗遗址东周水井

林华东先生对吴国的牛耕技术进行过考证,他认为长江下游地区是我国犁耕起源地之一,从早期的石犁,发展到铜犁,最后是铁犁。根据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春秋晚期已出现牛耕技术。毛颖、王结华等先生也认为吴国时牛耕已经出现和应用。不过,根据目前发表的考古资料,石犁、铜犁、犁铧等发现的数量并不多,在遗址中出现的频率也不是很高。同时,由于很多遗址并未进行动物遗存鉴定分析,确定发现牛骨的遗址数量也不多。因此,我们认为这一时期虽然出现了牛耕技术,但可能尚未广泛使用。

灌溉技术

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网密布,水资源丰富,稻作农业发达。先民很早就开始了对农田的管理,比如江苏泗洪韩井遗址发现了距今8500—8000 年的由水沟和洼地组成的水田遗迹;
吴县草鞋山遗址发现了马家浜文化时期用于农田灌溉的水井、水塘及与其互通的沟渠;
昆山绰墩遗址发现了马家浜文化时期的水田、灌溉水沟,崧泽文化时期的水井以及良渚文化时期的河道、水井;
苏州澄湖遗址发现崧泽文化时期水田、灌溉水沟、水井等。这些水利设施形成了一个以水井、水塘为灌溉水源,以沟渠、水口为灌溉通道的原始排灌系统。对于先民而言,这是灌溉和防洪的保障,在聚落的生存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伴随着稻作农业的成熟,灌溉技术也随之不断进步。草鞋山遗址上层发现的东周时期水田已经相对规整,呈近方形或长方形,面积也较马家浜文化时期的大,水田之间由水口或水道串联。丹阳凤凰山遗址发现的春秋时期水井,井口圆形,直径1.06 米,深4.3 米,井壁平直光洁,井底平整。属于宁镇丘陵地区的马鞍山五担岗遗址也发现了一座目前所知规模最大、深度最深、构造最复杂的东周水井。虽然这些水井周围尚未发现水田等遗迹,但如此规模的水井显然不仅仅满足了先民生活用水的需求。

小麦的种植也是这一时期灌溉技术进步的证据。根据北京大学韩茂莉教授的考证,中国在西汉晚期以前种植的只有冬小麦,冬小麦是秋播夏熟,春季是其拔节和灌浆的生长期,最需要水,因此小麦在东亚地区的大规模种植需要解决灌溉问题。宁镇地区丁家村、孙家村两处遗址中小麦遗存的高频、大量出土表明这一时期小麦在该地区已经具备一定的种植强度和规模。多品种的农作物种植制度,尤其是冬小麦的出现是当时灌溉技术发展的见证。

《左传·鲁哀公九年》载:“秋,吴城邗,沟通江淮。”《史记·河渠书》亦载:“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相传吴国始祖泰伯还开凿了泰伯渎。从上述文献中可以看出,当时从国家管理层面上就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积极兴修各种水利工程,减轻旱涝灾害。

镇江博物馆藏春秋时期青铜锯镰

镇江博物馆藏春秋时期青铜铚

作物收获工具

作物的播种、收获、储存都讲究农时,商周时期青铜收割农具的出现及广泛使用,极大提高了收割效率。这一时期用于收割的青铜工具主要是铜铚和铜镰。根据白云翔、林华东、毛颖等学者的考证,铚主要用于收获农作物的穗头,是从石刀、蚌刀发展而来,器身多呈半月形或半圆形,背部有1—4 个穿孔,推测使用时以绳索或皮条系于孔中成套环,再以手指或手掌套于环中,另一手握住禾穗割取。镰既可以割取穗头,也可以割取作物秸秆,可分为钩镰和锯镰两型,由石镰、骨镰、蚌镰演变而来。西周时主要是钩镰,春秋以后逐渐被齿刃锯镰代替。钩镰一般呈戈形,镰身较薄,拱背长弧刃,基部有穿孔。锯镰一般厚背薄刃,基部有阑,正面为斜向平行的齿纹,延至刃部成锯齿,使用时,基部安装木柄,一手执木柄,另一手抓握秸秆。

句容鹅毛岗土墩墓硬陶瓿内出土动物骨骼

子午墩硬陶瓿内发现的数十枚蛋壳

丹阳凤凰山遗址发现了湖熟文化时期的猪、牛的骨头和牙齿。北阴阳营遗址商周时期地层中出土了相当多的动物骨骼遗存,经鉴定包括牛、猪、鹿、狗、龟、鳖、鼋、螺、蚌、鱼等。其中猪骨数量最多,猪、牛、狗均为驯化动物。丹徒赵家窑团山遗址商周时期地层和灰坑中也发现了猪、狗、梅花鹿、鲤鱼等动物骨骼遗存。句容浮山果园西周中期一号墩出土陶罐、原始瓷罐中发现了未知种属的鸟类、鲤科的鱼骨、偶蹄类动物的趾骨;
还在两只原始瓷罐(M13:15、M15:16)内发现了保存较完整的数十枚蛋壳,一种为鸭蛋,另一种较小者可能为鸡蛋。春秋时期的墓葬中也发现较多动物或者禽蛋遗存,如丹徒青龙山墓出土的几何印纹陶罐中装有牛、猪、羊、鸡、鱼等动物骨骼,墓室和墓道中发现殉狗和殉马。北山顶墓出土的3件青铜鼎中也有羊、家猪、鲤鱼等动物骨骼。丹徒王家山墓硬陶瓮中发现鱼骨、蚌壳、牛骨等遗存。溧阳上兴子午墩D1M11 随葬的一件硬陶瓿(M11:48)中也发现了禽蛋。

综合上述资料可知,宁镇地区周代先民的肉食来源较为丰富,既有鸡、鸭等家禽,也有猪、狗、牛、马、羊等家畜,还有河湖中的淡水鱼类作为补充;
禽蛋也是当时先民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认为,家畜饲养业是建立在种植业发展基础上的,宁镇地区丰富的农作物种类和富足的自然资源足以支持多种家畜的驯化饲养。

宁镇地区属于低山丘陵地带,且河流较多,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虽然周代时先民对动植物的驯化已经相对成熟,但对野生资源的利用仍然是先民生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丁家村和孙家村遗址的植物遗存中,均发现了种类丰富的非农作物遗存,既有陆生的草本、藤本、小乔木和木本植物种子或果实,也有水生的芡实和菱角等。藜属植物在以往研究中多被视为杂草类遗存,但实际上这类植物的很多部位都可被利用,如其嫩叶可被食用,植株也可作为动物饲料。苋属的部分种属同样具有经济价值,也可作为野菜或家畜饲料。此外,还发现了少量栎属、葡萄属、蛇葡萄属、蔷薇科果实类遗存。壳斗科的栎属与青冈属、柯属、栲属等在内的坚果植物果实通常被统称为橡子,是我国先民最早开发利用的木本植物资源,长江下游地区在河姆渡文化时期就有先民挖坑储存橡子作为储备粮食。葡萄属植物在南北方大部分地区都有发现,是自史前以来我国先民利用最广的浆果之一,除直接食用果肉外,还可以用来酿酒。孙家村遗址发现了芡实和菱角等可食用的水生植食资源,二者皆为浮水

植物,多生于池沼湖塘浅水中。芡实、菱角,其果肉可食,嫩茎可作菜蔬,二者皆富含淀粉、营养丰富。上述浆果、核果、坚果类植物的果期从夏季延续至秋季,给先民提供了美味的食物,是饮食中糖分、水分、淀粉的重要补充来源。同时,从发现的野生植物来看,虽然大多为草本植物,但也不乏大戟科、藜科等灌木、半灌木和稀乔木的种类。

丁家村遗址出土的部分炭化植物遗存

孙家村遗址发现的炭化菱角

丁家村遗址出土陶网坠

东岗头遗址出土西周时期石镞

野生动物资源也是食物补给的重要来源。前述多个遗址、墓葬中就有兽类、鸟类、鱼类等动物骨骼遗存的发现。南京西善桥太岗寺遗址的商周地层中发现了大量螺蛳壳堆积,经鉴定其为中华田园螺,而且这些螺壳中还夹杂有许多草木灰、竹木炭灰及少量蚌壳,推测是煮食后的剩余堆积。该遗址灰坑中也发现了不少兽骨、龟板、蚌壳、螺蛳壳等,发掘者推测是储藏食物或堆放垃圾的处所。北阴阳营、团山、甘草山、五担岗等遗址也都在商周地层或遗迹中出土过野生动物骨骼遗存,种类包括鹿、龟、鳖、鼋、螺、蚌、鱼等。这些野生动物骨骼遗存并不占多数,家养驯化动物才是肉食的主要来源。此外,遗址中大量出土的斧、锛、镞、网坠、鱼钩等遗物,也是当时采集、渔猎活动仍占生产活动一定比例的反映。

据《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记载,吴王曾问策于伍子胥,伍子胥对曰:“凡欲安君治民,兴霸成王,从近制远者,必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可见当时农业生产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在“实仓廪”指导思想下,国家兴修水利工程,缓解旱涝灾害,促进农业生产;
推行多品种农作物种植,稻、粟、黍、小麦、大豆等水旱作物并举,保证粮食生产;
使用铜、铁质等金属农具,逐步推广牛耕技术,注重农作物田间管理,扩大耕种面积,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充足的粮食生产也保证了家畜饲养业的发展,鸡、鸭、猪、狗、牛、马、羊等禽畜均已被驯化饲养,为人们提供稳定的肉食来源。多样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也是人们丰富饮食的重要来源。春秋中后期,吴国与楚、越、齐等国均发生过战争,也时常兴建大规模水利工程,这些都说明了当时农业生产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可以为国家提供物资保障。

猜你喜欢遗存家村先民从佛教文化遗存看天水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4期)2022-11-18城郊经济“围城”——申家村“弃工务农”现象解析当代陕西(2021年18期)2021-11-27幸福像花一样开放——蒲城县闫家村的金银花海当代陕西(2020年14期)2021-01-08赛加城址先民的生产经营方式辽金历史与考古(2019年0期)2020-01-06奇妙的博物馆数学大王·低年级(2019年8期)2019-08-27将先民们的宝贵财富留给后代子孙——记浙东千年古镇崇仁镇消防安全工作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辽代契丹贵族墓地守冢人居住遗存和祭祀遗存初探辽金历史与考古(2018年0期)2018-03-21袁家村的致富密码新农业(2017年24期)2018-01-30袁家村,休闲农业的2.0时代甘肃农业(2017年10期)2017-06-21贵州有的唐代遗存乡村地理(2016年2期)2016-06-15

推荐访问:周代 地区 农业

本文来源:http://www.triumph-cn.com/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2023/0724/91213.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