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必胜文档网!

胡伟武:淬小我之心,造大国之“芯”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7-24 19:15:08

文/吴志菲

1958 年,我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诞生。时任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劲夫命名其为“八一型”计算机,并风趣地为它起了个小名“有了”,寓意中国计算机事业从无到有的伟大变化。

2002 年,当通用高性能CPU 芯片“龙芯1号”流片成功时,它的意义不亚于“有了”的产生。从这一刻起,我国的计算机有了“中国芯”,我国的计算机事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而翻开这一页的,正是当时年轻的计算机系统结构专家、如今的二十大代表胡伟武。

有“龙芯之父”美誉的胡伟武,现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从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到二十大,作为科技领域的创新人才,胡伟武已经连续三届当选党代表。他说:“这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责任,希望能继续做好人民的CPU,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胡伟武出生于浙江永康。1986 年,他以永康县高考状元的身份进入“中国科学家的摇篮”中国科技大学。本科毕业后,他免试进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计算机之母”夏培肃院士。博士毕业后,他拒绝了国外企业的高薪诱惑,选择留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拿着一个月800 元的工资,如夏培肃老师所说“为国家作贡献”。

当时,胡伟武堪称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最用功的研究员。“一般情况下,每天早上8 点到办公室,晚上11 点离开。周六也在,周日休息半天。” 那段岁月,中国科技大学校歌《永恒的东风》的旋律时时在他心中回荡。“迎接着永恒的东风,把红旗高举起来,插上科学的高峰!科学的高峰在不断创造,高峰要高到无穷,红旗要红过九重……”作为一名年轻的科研人员,胡伟武深感使命在肩。国家要发展,个人要发展,凭什么比他人强?智商比别人高?不是!基础比别人好?不是!他告诉自己,除了艰苦奋斗还是艰苦奋斗,没有其他方法。

19 世纪90 年代末,以夏培肃、金怡濂、李国杰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意识到了“造不如买”的隐患,认为通用CPU 是核心技术,不可受制于人,开始呼吁做中国自主的CPU。时年33 岁的胡伟武勇敢承担了研发CPU 的课题,并获得100 万元的资金支持。

研制中国自己的CPU,这在当时是件被广泛认为不可能的事。“CPU 技术含量那么高,你们有这个实力做吗?英特尔做了多少年才做出来的东西,凭你们这些年轻人就能做出来?”面对外界各种质疑,胡伟武不为所动。“自主创新首先要有信心和勇气,没有勇气,落后者永远落后,有了勇气去实践,落后者才有可能成为赶超者。”

作为课题组的组长,胡伟武非常注重整个小组的思想作风建设。他强调要有强烈的自信、自尊、自强精神,不被任何困难、任何敌人吓倒。他相信有志者事竟成,能力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来源于实践,在产品和工艺开发的实践中生成。他以使命感引领团队,强调研制中国自己的芯片就是在为我国建立自主可控的计算机和软件工业体系作贡献,为我国走节约型的信息化道路作贡献,也是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因为信息化的发展必将更好地造福社会,造福人民。

胡伟武十分欣慰,自己带领的是一支有灵魂的队伍、在科研工作中能啃硬骨头的队伍、在项目攻关中攻无不克的队伍。这支队伍为芯片研发倾注了太多心血。功夫不负有心人,2002 年8月10 日凌晨,“login”提示符出现在屏幕上,这意味着安装了“龙芯1 号”CPU 的计算机成功启动工作。虽然这款CPU 性能上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但我国只能依靠进口CPU 制造计算机的历史终结了。

当荣誉接踵而来,胡伟武说:“所得的荣誉超过了我应该得到的,以后要更努力地工作,使自己能够名副其实、心中无愧。”在他看来,个人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党的培养、人民的培养。个人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才能有无穷的动力,事业也才会更成功。

“高性能CPU(中央处理器)芯片,在计算机系统中相当于人的大脑,负责几乎所有的计算工作,它是信息产业的基础部件,也是信息领域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胡伟武说,为了保证国家信息安全,支撑信息产业发展,中国必须要有自己的高性能处理器。身为共产党员,他始终保持清醒的认知:“核心技术一定要自己掌握,不能依赖别人。”

“龙芯1 号”研发成功后,胡伟武又主持研制了“龙芯”系列芯片,实现了我国CPU 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经过多年的技术积淀,作为通用CPU,“龙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胡伟武随之有了另一个惊人之举,决定辞职去创办企业,深入研发的同时,让龙芯走向产业化。为此,他放弃事业编制,也放弃了评选院士的机会。他说:“中国不缺院士,缺英特尔这样的企业。你看英特尔,有人为它做套片,有人为它做板子,有人为它做软件,有人帮它卖,各种各样的应用,有广泛的产业环境。”胡伟武希望“龙芯”也能有自己的产业环境。他心中始终有个目标,就是在国外的Wintel(微软+英特尔)体系和AA(ARM+Android)体系之外,建立起第三套体系,用属于中国自身的技术底座来支撑自主的产能发展。“这是我们的初心,也是中国第三代计算机人的使命。”

2016 年2 月1 日,新一代北斗导航“关键卫星”成功发射,卫星采用了具有抗辐照能力的“龙芯”中央处理器(CPU)。这并非“龙芯”首次上天。2015 年3月31 日成功发射的第16 颗北斗卫星,就已经首次使用“中国芯”。20 年间,“龙芯”广泛应用于我国电子政务、工业控制等关键领域,曾入选“中国十大科技新闻”,并被写入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科学新课标”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胡伟武欣喜地说:“二十大报告里提到的10 项重大科技成果,有六七项用了龙芯!”

近年来,龙芯中科一直在不断迭代产品、提升性能,做强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胡伟武说:“这一句表述给足了科技企业继续创新向前的动力和勇气。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我国自主研发的CPU 实现从低端到高端、从研发向产业、从产品到体系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龙芯二十大芯片二十大颂工会博览(2022年33期)2023-01-23喜迎党的二十大金沙江文艺(2022年11期)2022-11-28基于国产化龙芯的动环数据采集系统中国交通信息化(2022年9期)2022-10-28喜迎二十大品牌研究(2022年29期)2022-10-15喜迎二十大区域治理(2022年35期)2022-09-30芯片会议环球时报(2022-09-29)2022-09-29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21年12期)2021-03-09“龙芯之父”胡伟武华人时刊(2016年13期)2016-04-05多通道采样芯片ADS8556在光伏并网中的应用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6年5期)2016-02-27龙芯发布新一代处理器产品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5年9期)2015-11-02

推荐访问:小我 之心 大国

本文来源:http://www.triumph-cn.com/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2023/0724/91453.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