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必胜文档网!

史传与文学的统一:《晏阳初》的文体创新及其实现途径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7-26 08:30:05

邹茜 邹建军

摘要:苗勇长篇传记文学《晏阳初》在史传文体与文学文体的统一上下足了功夫,努力追求史传体和章回体的统一、真实叙述和合理想象的统一、地理叙事与人物塑造的统一、现实品格与浪漫气息的统一,从而在传记文学的文体上走出了一条新路,而这也正是文体创新之所以能够实现的主要途径与重要方式。

关键词:《晏阳初》;史传性与文学性;思想与美学;文体创新

晏阳初是中国现代平民教育家和“乡村改造之父”,钱理群教授有这样的评价:“我们所从事的中国志愿者运动和乡村改造、建设运动应该是国际志愿者运动和国际乡村改造、建设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这样的国际运动,恰恰也是晏阳初所参与创建的,而且是以他当年在中国的实验为基础的。这样的传统在中国本土失传近半个世纪以后,才在今天的中国青年中得以重新承续,对我们而言,不仅意义重大,更是责任重大。”①在乡村振兴已然成为当代中国最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的当下,长篇传记文学《晏阳初》(东方出版社2021年版)的写作与出版,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于传记的性质与特征,前人给出了不同的认识并形成了相关的理论。中国的传记传统是史传,而西方的传记传统则与此不同。朱东润先生将西方传记写作概括为“有来历”“有证据”“不忌繁琐”“不事颂扬”四条②,被认为是西方传记文学写作的金科玉律。陈思和教授认为:“这十四个字,也可以说是中国现代传记写作的基础,它将学者治学的谨严态度与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熔铸于一炉,将史学的科学态度与文学的文采艺术融汇起来,构筑起现代传记文学的总体要求。”③那么,当代中国的传记文学作品究竟应该忠实中国的史传传统还是借鉴西方传记写作的金科玉律呢?《晏阳初》自出版以来,诸多评论已经有了较为客观和理性的判断,然而它在文体上的特色、创新与贡献,却少有人提及与分析。由于它叙述的是晏阳初先生的一生,称其为传记或长篇传记,在文体上是合理的;然而,它和一般的史传类作品又有所不同,或者说拉开了相当的距离,形成了文学性、趣味性、艺术性等鲜明特点,说明它首先是作家自我审美创造的产物。《晏阳初》是一部规模宏大、结构完整、艺术精湛、形式独特,同时也符合历史真实的文学作品,如果直接称其为小说或者长篇小说,也并无不当之处。

普通的传记和传记文学还是有区别的,不论是史传、正传还是别传、大传等,都属于人物传记,然而并不是本文所说的传记文学,前者可能只属于历史,而后者则属于文学。文学绝不只是历史,而历史本身当然可以因种种历史文化现象,而成为文学材料或文学内容。传记文学与人物传记具有什么不同的特征呢?程金城教授指出:“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传记写作传统的国度,传记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而且成为特殊的文学现象。传记文学以其特有的纪实性、形象性、个体性、史料性乃至新闻性等特质,散发出强烈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是一种古老而常新的文体。”④以此而论,传记是中国自古以来所特有的一种纪实性的文体,但它不是文学;而传记文学则是另一种文体,一般具有“纪实性”“形象性”“个体性”“史料性”和“新闻性”五大特征。《晏阳初》显然不是一般的传记,而是一部真正的传记文学作品,它不只是历史人物晏阳初一生的记录,而是以此为基础,以文学的方式与文学的技巧加以叙述,形成了历史性、文学性、艺术性和美学性的特点,虽然在总体上是真实可靠的,然而书中所存在的情感性、想象性、趣味性、故事性的形态,远非一般的传记可以概括。简而言之,正是史传性与文学性的统一,让这部作品开创了一条当代传记文学写作在文体选择上的创新之路。

一  史传体与章回体的高度统一

《晏阳初》首先是一部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的长篇史传,而不是一部以想象虚构为路径的文学作品。这首先體现在它所拥有的整体艺术结构上。除了两篇“序言”、三篇“附录”和一篇“后记”之外,正文共有九章:《第一章:少年求学,寒门男儿初长成》、《第二章:服务华工,立志终身为平民》《第三章:总会成立,茫茫海宇结同人》《第四章:广传薪火,丹心一片赤子情》《第五章:扎根乡村,开发脑矿得真经》《第六章:定县模式,我以我血荐轩辕》《第七章:走出国门,誓除天下文盲》《第八章:举世瞩目,功业千秋成伟人》《第九章:必系故园,此心绵绵无穷期》。一篇“后记”是作者本人所写的《后记:仰望晏阳初》。从正文的结构层次可以看出,这部作品在整体结构上是史传性质的,因为章节的设立是根据传主的生平经历而成,并未出现历史顺序颠倒或者年代间隔的情况。作者从传主晏阳初先生的幼年、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到老年,基本上是按照生长和生存的自然时间而叙述;从故事的空间顺序上来说,也是根据传主一生的行迹之所至,采取的是一种按顺时针方向而形成的空间结构。这样的时间结构与空间结构,与历史上已经有的两部晏阳初传基本上是一致的。

可以将三部作品做一个简要的对比。一部是晏鸿国编著的《晏阳初传略》(四川出版集团2005年版),其主体结构为:《第一章:巴山蜀水,人杰地灵》《第二章:香港大学,初露锋芒》《第三章:耶鲁大学,探索真知》《第四章:法国战场,平教发端》《第五章:报效祖国,推行平教》《第六章:成立总会,结合同仁》《第七:博士下乡,定县实验》《第八章:抗日救国,身负重任》《第九章:两度赴美,筹款兴教》《第十章:战后重建,振兴乡村》《第十一章:除天下文盲,作世界新民》《第十二章:怀念祖国,叶落归根》《第十三章:伟业千秋,自有传人》。就正文而言,苗著的九章和晏著的十三章没有很大的区别,只是苗著更加简洁与精练。可以看出,晏鸿国的《晏阳初传略》是一部标准的史传结构,后面附录的五篇文献,更是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这本书在内容上是按历史的本来样貌进行叙述,时间上不颠倒,空间上不打乱,何人何地何事何因都记述清楚,然而基本上不采用文学笔法,而是采用历史笔法。后面的五个附录,则进一步加强了记述的真实性与叙述的全面性。

另一部就是吴相湘所著《晏阳初传——为全球乡村改造奋斗六十年》(岳麓书社2001年版)。本书一共有十五章:《第一章:书香世家讲求实学》《第二章:海外八年的启示与心得》《第三章:平民教育大运动展开》《第四章:海外友人的赞助与支持》《第五章:深入乡间学习空前伟大壮举》《第六章:定县实验的实际工作》《第七章:定县实验在国内外的反应与影响》《第八章:向华东华西推广发展》《第九章:积极推动战后建设的基本工作》《第十章: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第十一章:协助菲律宾推行乡村改造》《第十二章:国际乡村改造学院》《第十三章:亚洲、拉丁美洲、非洲的乡村改造》《第十四章:得道多助有志竟成》《第十五章:国际乡村改造学院任重致远》。可以看出,作者基本上也是按照传主一生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是一种较为标准的史传叙述。和晏鸿国的“传略”比起来,本书在每一章下面还分立了节标题,有的达十五节之多。此外,本书的副标题“为全球乡村改造奋斗六十年”,突出了“乡村改造”,不完全是一部标准的传记,倒是与学术专著的体例较为接近。而苗勇所著长篇传记文学作品,虽然在章下面也有分节,但只以序号标示,没有具体的题目。之所以没有继续设立小节标题,并且在书后不再收录关于晏阳初的历史与学术材料作为“附录”,也许正是出于加强可读性、文学性和艺术性的考虑。因为严格说来,苗著《晏阳初》主要不是一部传记,而是一部近似长篇小说的文学作品,故而标题上没有出现“传”或“记”之类的字眼。

和前人的两部晏阳初传记比起来,《晏阳初》显然具有较为明显的如中国古典小说章回体一般的艺术结构。首先是它每一章的标题都是四、七言的结合体(只有第八章“走出国门,誓除天下文盲”少一字),相对来说比较整齐,是一种对偶性的句式,标题与标题之间是一种相对性的叙述。而分节中所谓的“回”在“章”之下,一般都在十个部分左右,仅以数字表示。而有不少中国古代章回体小说也是没有回目的。可见苗著在整体上是一种章回体小说的结构,也是一种章回体小说的形式。正是这种章回体成就了长篇传记作品的文学性和艺术性,让它更像一部长篇小说而非历史性的人物传记。写这样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是采取小说的形式还采取史传的形式,作者显然是有所考虑和有所选择的。或许是因为已经有了两部详略不同的史传,再写一部同样性质的著作已经没有很大的必要。而以小说为主体的体式,正是《晏阳初》在叙述艺术上的特点,也是它的成功之处。史传性和章回体结构的合一,既有历史时空上的可靠性,同时也有文学上的想象性、虚构性和艺术性,并且以一种特别的语言和形式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从内容而言是一部史传,从形式而言是一部小说,历史人物的真实面相与艺术结构的审美创造,在此得到了有机的统一。因此,我们既可以说它是一部传记作品,也可以说它是一部文学作品,因为它的确不是一部学术性的传记,也不是一部历史性的传记,而是一部文学性的传记,在文体形式上走出了当代传记文学创作的一条新路。

二  真实叙述与合理想象的高度统一

在创造性的文体选择的基础之上,作者在叙述方式上也进行了探索,实现了真实叙述与合理想象的统一。《晏阳初》并不是一部一般的章回体小说,而是以特定的历史人物为对象,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所限定的长篇传记文学,这就对作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要尊重历史的事实,还原传主个人及其所处时代、社会、文化之特点,既不能改动特定的历史框架,也不能变动人物故事所发生的背景,又不可改造人物自身的经历,更不可改变人物的总体面相,所有的叙述都应具有历史的真实性和人物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之上,作者可以根据确定的事实,加以适当的想象和虚构,以尽可能的丰富与生动增添更多的故事性、趣味性和形象性,从而做到以文学的方式还原历史的真实、时代的真实、社会的真实、文化的真實和世界的真实。

在这样的文学叙述中,作者大量采用了历史的笔法,但也在相对限定的时空中,充分地调动了自己的想象力,既对历史人物的叙述赋予生动的细节、形象的情节、曲折的故事、丰满的血肉、有滋有味的语言,同时也保存了基本的历史框架。所谓历史事实的真实性,是指这部作品中有关晏阳初的生平事迹都是真实可靠的,没有虚构成分:晏阳初1890年10月26日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县,幼入由他父亲所开办的私塾学习四书五经,1907年赴阆中天道学堂学习西学,毕业后进修于成都华美高等学校,1913年考入香港圣保罗书院(香港大学前身之一),1916年赴美国耶鲁大学留学,毕业后赴法国普兰为中国劳工服务。1920年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回国后担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干事长。1990年病逝于美国纽约,享年一百岁。书中所述晏阳初的生平和往来,都是符合历史事实的。然而,作者又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纯粹的文学笔法,以想象的方式还原人物所处的历史场景,以形象的、具体的、细致的情节与故事,来展开传主一生的经历,而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或者单纯的客观记录。正是由于作者的想象与虚构,作品中才出现了不少精彩的情节与经典的场景。

全书开篇有这样的描写:“早在数万年前,这片毗邻巍巍秦岭,位于华夏中央的莽莽山野,便有了人类活动的踪影,他们在这里开天辟地,繁衍生息。直到今天,这里连绵不断的山水间仍流传着有关女娲造人的许多动人传说,散布着和这些传说有关的古迹。”⑤这是晏阳初出生与成长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这里的描写虽然是真实可靠的,但同时也是作家笔下的场景,具有了作家的个性、气质、情感与色彩。如果说这还不算真正的文学笔法,再看作品中晏阳初与张学良在一起的情景:

等晏阳初在火车上坐好,少帅紧紧握住他的手:“晏先生,相处的时日虽短,学良却深深佩服先生的坦诚和无私,工作的热忱和敬业。今后,晏先生有需要学良之时,尽管开口,学良当尽力为之。我相信,我们还有机会在一起共事的。”

晏阳初也有几分难舍:“谢谢少帅的信任和支持,阳初这次方能有机会在军队中展开平民教育实验。我们后会有期。”

两人相视一笑。⑥

此处情节的描写显然出于作家的设计与想象。人物之间的对话也许并没有历史记载可考证,但作为卓越青年人才的晏阳初,的确曾在张学良的军队中开展过士兵识字活动。像这样的精彩对话与经典场景,在全书中比比皆是,甚至可以说构成了全书的叙述基础与主要内容。两篇“序言”无疑是学术笔法,而“后记”则主要是历史笔法和文学笔法的合一。在正文中,作者所采用的主要是典型的或者说是有限度的文学叙述,在历史叙述和文学叙述之间形成了一种张力,这正是本书思想与艺术力量的主要来源。

作者所采用的文学笔法仍是有限度的,所有的叙述都要符合历史的场景和人物的精神,不可过于夸张与虚构,所以,作者也适当采用了“新闻体”。比如最后一章以浓墨重彩写到万里、周谷城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晏阳初的会见情景:

1985年9月4日,周谷城在人民大会堂设宴为晏阳初一行接风,并以他历史学家的眼光高度评价了晏阳初为中国与世界平民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晏阳初,亲切地对他说:“这几年我们重点是先把农村的经济搞上去,随之,农民的教育和文化也要跟上去。您在农村做了那么多年教育和改造工作,既有国内经验,又有国外经验,我们对您抱有希望,希望您多做贡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主席许德衡也会见了晏阳初。⑦

作者在这里所采用的主要不是文学笔法而是新闻笔法,并没有引用原始的历史文献或报刊的新闻报道,还是以自己的口吻进行客观的叙述,但当时的人物与情景、对话,都得到了较好保存。这部长篇传记文学中的叙述者,是全知的第三人称,作者虽没有出场,却是一种全知全能的存在。叙述者不是故事中的一员,也不是作为后来的记者所进行的访谈,却具有超越性的、全景式的展现,成就了一种长篇小说式的客观叙述。这种对于人物历史的叙述,在主体上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在一些艺术细节上却主要是由文学性的内容所构成的,包括想象和情感、虚构与夸张、情节的构造与场景的设置等。处于历史和文学之间的,就是新闻体式,以典型的镜头注重对现场的描写,并且入情入景,让人产生感同身受的效果。

作为历史人物的晏阳初,他所到过的地方、曾经合作与交往过的重要人物、所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所提出的重要教育思想等,作品中都进行了一一交待,尽可能地保证了内容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然而,历史的场景与人物的形状则基本上是出于作家的把握与描写,虽然不一定完全符合历史的真实,但符合小说艺术的真实,并且做到了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由此让这部作品既不同于历史性的传记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小说,所以我们称之为长篇传记文学。这种真实叙述和合理想象的统一没有出现断裂与间隙,让这部作品在艺术上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与深度。作品中有许多晏阳初当年的讲话,也有对诗词作品的引用,而人物之间的对话大多源于想象并且入情入理,不仅没有向壁虚构之感,反而有利于对人物心理的描写和性格的刻画。作者所采用的叙述方式尤其有助于对历史人物与历史场景在精神上与性质上的还原。

三  地理叙事与形象塑造的高度统一

《晏阳初》的叙事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虽然所写的是一位历史人物,但相比于历史叙事,地理叙事的成分占据了主导地位,当然,这一切都是以人物形象的塑造为目标。晏阳初一生的行迹、事迹乃至生命轨迹,一切都显得那样的丰满与厚实,特别是他的精神世界与思想历史,基本上得到了立体、清晰、全方位的展现。以人物形象的塑造为中心,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进行叙述,这就涉及时间和空间的处理问题。因为全书是故事性的,每一章下面的每一回就成为了一个故事、一个情景或一个片断,而这些总是发生在特定的空间之中,从而转化为一种特定的地理叙事。如果说《晏阳初》是一部电影,那么每一章每一回就是一个时空,这个时空之展开就是以地理叙事的方法进行,一个又一个的电影镜头以蒙太奇的方式组合起来,每一个镜头就成为了整体艺术结构的语言形式。

大量的地理环境描写与地理景观呈现,对应着传主所生活的环境以及人物活动的特定空间背景,对于不同地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精心描写,组成了小说文本的重要内容。对于晏阳初出生地四川巴中山水的描写,对于他外出求学第一站保宁府(现阆中)自然山水的描写,对于平民教育实验地河北正定县自然环境的描写,对于一战期间法国普兰自然环境的描写,往往是一节节特别精彩的地理叙事,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作者十分清楚这样的环境描写必须服务于以晏阳初为中心的历史人物形象塑造,所以尤为注重对人物的心理分析和性格塑造。传主并不是具有传奇性与神秘性的英雄人物,而是一位社会活动组织者,一位平民教育实验家、一位乡村改造实干家;他留给后人的并不是富甲一方的财产或至高无上的权力,而是一种卓越的思想、非凡的精神、高贵的品质。

这部作品以地理叙事为主要手段,把晏阳初一生的英雄事迹与工作业绩、人生目标与理想追求、内心世界与精神品格乃至个性气质,一一地展示在了人们的面前。人是这部作品的中心,形象的完整性与立体性之创作目标最终得到实现,而地理叙事只是作者展开故事的途径与方式。如果只是叙述一个传奇故事或者民间传说,不采用地理敘事的方式也可以达到类似效果。然而,作者明白这部作品是建立在历史人物的基础之上,所以必定要在时间和空间中才能展开,而在组合时间和空间上,地理叙事是最有力的途径和方式。地理景象、地理意象、地理形象、地理环境、地理空间等的组合与延伸,都成为了地理叙事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人物形象塑造的根基与方法。正是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成为了这部作品艺术展开与艺术形态的主要内容与具体形态。

四  现实品格与浪漫气息的高度统一

《晏阳初》作为一部长篇传记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集中体现在现实品格和浪漫气息的高度统一。所谓“现实品格”,是指它所讲述的主体内容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以及他一生中诸多同伴们的生活与形象,本身也是对那个时代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表现那时的社会众生相与时代的全息相;所谓“浪漫气息”,是指作品中的一种理想主义精神,弥漫着一种美妙无比的青春气息。晏阳初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他在一生中似乎从来没有走向过老年或者暮年,始终具有青年人的朝气、热情与理想。作家所着重表现的也是这位历史人物身上的青春气息与自然情怀。作家以文学的笔法还原了晏阳初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小时候接受中国传统教育,十三岁开始到数百公里之外的保宁府接受西式教育。他之所以到成都和香港求学,再到留学美国耶鲁,与那个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与教育环境相关。晏阳初一生复杂的经历在书中得到了全方位的展现,组合起一部生命的交响乐,成为了一部“史诗级”大片。这里的一个一个镜头,从性质上来说都是现实主义的,没有什么是超越了那个时代的内容,不论是中国还是美国,不论是菲律宾还是危地马拉,包括他老年时代的几次回国,现实主义的精神贯穿始终,成为这部传记文学作品最主要的思想品质与艺术品质。

在对这一历史过程的叙述中,作家所着重表现的还是一种青春精神和坚强意志。小说中的浪漫主义情怀,一方面是传主身上所存在的少年中国气象,他一生都在思考、探索、实践、贡献。为了自己的社会理想与人生目标,他的眼光与思想都始终像一个年轻人;同时,这样的理想精神也体现在作家对人物的理解与具体的叙述中。虽然作家是以全知视角进行叙述的,然而他总是以情达情、以心传心,处处表现了对晏阳初的仰望与敬重。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说:“两年多时间,七百多个夜晚,我常常在嗟叹和忧生患世里沉浮,几十年前的那些可敬的身影总是在我眼前浮现,他们的慷慨长笑,低首嗟叹,交叠在我眼前。我常常无法入眠,故事的牵萦让我无所适从,他们崇高的精神让我敬仰。我不知道,自己这一次与晏阳初博士的心灵对话,可否让他颔首微笑。”⑧可见作家是把自己的情感放入其中,将激动、忧伤、感叹、敬仰融入字里行间。正是因此,传主的精神才被完整呈现出来,他的坚强决心、强大意志、广博知识、长远眼光和平民精神,都得到了生动、具体、整体的表现。

新时期以来,中国传记文学蓬勃发展,成就了引人入胜的种种人间传奇。李健将其划分成“走下神坛的领袖人物和将帅传记”“文化名人才子传和他们的自传”“功勋卓著的科学家传记”“历史人物的新传记”“优秀的企业家和商界成功人士传记”“海外风云人物传”“平民传记”七大类⑨。然而本书的作者却选择了一个今天并不那么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虽然传主也得到过不少的荣誉,但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或豪杰,出版之后有多少读者也未可知。但是作者所追求的是一种人文精神,要将中国现代的历史人物故事向世界传播,以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重建人文精神由此成为新时期传记文学的内在追求,即主张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维护人的权利、实现人的目的、体现人类主体对人生理想和价值意义的追求,这是传记文学所表现的传主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是传主形象更加立体完整并闪耀着人性之美的根本所在。”⑩《晏阳初》也可以被视为对新时期传记文学人文精神的一种延续,对 “有来历”“有证据”“不忌繁琐”“不事颂扬”的传记文学精神的发扬。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灿若繁星,选择什么样的人物作为传主是有讲究的,苗勇选择出生于中国本土而具有国际影响的晏阳初,体现了他的眼光与胸怀;以什么样的文体来写作传记也是需要讲究的,苗勇选择偏向于文学的文体进行全面、客观地叙述,也体现了他的文学素养和美学追求。其最大的成功还是在文体的选择与创新上,以新的艺术创造为当代中国传记文学探索新的可能。它是一部历史人物传记,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历史人物传记;它是一部具有文学性的传记作品,但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小说。当然,这部作品还会因为诗性的存在、语言的细腻、结构的创意、形式的意味而产生多样的阐释空间。如何在新的时代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晏阳初》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注释:

①钱理群:《导读》,《志愿者文化丛书·晏阳初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版,第69页。

②参见朱东润:《朱东润传记作品全集(第一卷)》,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第1页。

③陈思和:《序》,李健《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研究》,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④程金城:《序二》,李健《中国新时期传记文学研究》,新华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⑤⑥⑦苗勇:《晏阳初》,东方出版社2021年版,第2页,第233页,第490页。

⑧苗勇:《后记:仰望晏阳初》,《晏阳初》,东方出版社2021年版,第513页。

⑨⑩李健:《中国新时期传记文学研究》,新华出版社2008年版,第3-10页,第126-127页。

(作者单位:邹茜,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邹建军,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赵雷

推荐访问:文体 途径 创新

本文来源:http://www.triumph-cn.com/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2023/0726/91766.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