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必胜文档网!

共建共享理念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实践理路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7-26 17:10:04

韩职阳,祝木伟

(1.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徐州 221140;
2.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党委,江苏 徐州 221140;
3.中国矿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共享发展理念,其中,共建共享是发展理念的重要方面,其内涵要义为:
“全体人民在‘共建’中各尽其能,在‘共享’中各得其所。”[1]共建共享理念下大学生劳动教育是指遵循劳动教育及大学生成长发展规律,以共建共享理念为指引,充分激发家庭、学校、社会组织等参与主体劳动教育积极性及主动性,凝聚育人功能,形成育人合力,构筑起 “家校社” 协同共建育人良好机制,旨在培养大学生自觉 “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技能、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2]的劳动理念及方式,而在协同共建的同时,各主体教学理念相互影响,从而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上形成多方共享。

自2018年开始,中共中央多次强调要将 “劳” 纳入教育方针,明确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是新时代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突破。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 “要联合社会力量,共建共享稳定的劳动实践基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各类型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多渠道拓展劳动实践场所”[3]。因此,劳动教育作为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念、帮助其掌握参与我国社会生产事务所需劳动实践技能的重要教育形式,以共建共享理念推进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的应然目标是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时代新人。

(一)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4]帮助学生牢固树立远大理想是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必须实现的首要目标。立足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育人需求,以共建共享理念引领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核心要义就在于以劳动教育多方共建为契机,凝心聚力,全方位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组织的育人功能,持续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念渗透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之中,激励学生自觉树立起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勤劳奋斗、为自我社会综合发展价值充分实现而不懈努力的远大理想。

(二)有助于大学生掌握劳动实践综合能力

大学生劳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念塑造及实践技能培养的重要教育方式。在育人目标方面,不仅要解决当前部分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念发展偏差问题,同时也要帮助其掌握参与社会发展事务的综合劳动实践能力。不同于传统劳动教育只是片面追求学生体力劳动实践技能的养成,共建共享理念下的大学生劳动教育在该方面则更加多元化。即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除了要培养学生掌握传统体力劳动实践技能之外,还必须使其深入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如何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分析和解决社会发展实践问题;
自觉抵御西方不良劳动价值思潮侵袭;
结合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社会发展状况,增强其投身于智能制造、科技创新、文化产品创作等智力(脑力)劳动本领,积极实现大学生劳动教育所具有的锻骨、强筋、释义、解惑、明智、增能等育才功能。

(三)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责任担当意识

借助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促使学生形成强烈的社会主义劳动责任担当意识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一环。共建共享理念下的大学生劳动教育在劳动责任担当意识厚植内容方面具有多维性,涵盖家庭、国家、社会各个层面。青年学生应认真履行其为实现家庭幸福而辛勤付出的责任担当,具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艰苦奋斗的使命担当,具有推动我国社会和谐、富裕发展而拼搏的主人翁意识。因此,以共建共享理念推进大学生劳动教育,可以促使大学生具备作为家庭幸福顶梁柱、国家复兴脊梁骨、社会共同富裕发展生力军的责任担当。

(一)参与主体劳动教育观念薄弱,共建格局尚未有序形成

现阶段,共建共享理念下大学生劳动教育参与主体的教育观念存在意识薄弱以及共建认识差异现象,导致劳动教育共建格局较难达到整齐划一的理想状态。一方面,家庭、学校、社会组织作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主要参与主体,依然存在劳动教育观念相对薄弱的现象,阻碍 “家-校-社” 协同并进的大学生劳动教育基本格局形成。由于长期以来迫于应试教育的竞争压力,家庭教育往往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轻视劳动素质培养,以至于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普遍缺乏家务劳动观念和劳动实践能力。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开设存在不均衡、不充分、不完整的问题,劳动课程教材编写、正常教学师资配备、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均不完善。由于社会财富急剧增长,滋生了 “不爱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 “社会地位分配中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 的错误思想,社会组织能够提供大学生参与劳动锻炼、劳动体验、劳动实践的良好环境减少。综上,家庭、学校、社会组织作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主要参与主体,其教育观念的缺少使得大学生通过劳动教育习得劳动本领、创造劳动价值、享受劳动成果的机会减少。另一方面,在大学生劳动教育有无必要多方共建以及共建内容要素界定等方面的认识上存在不一致性。由于我国社会长期受到 “学校教育一元主体” 观念影响,社会及家庭普遍认为主动承担大学生劳动教育职责是高校应尽义务。受此影响,家庭与社会组织往往较少主动参与大学生劳动教育事务,缺乏育人参与责任意识。然而,在劳动教育过程中,高校却往往会出于对国家劳动教育文件的遵从以及相关课程教学目标达成需要,渴求与校外家庭、社会组织进行一定范围内的劳动教育共建责任,从而造成了大学生、家庭、社会组织在学生劳动教育有无必要多方共建的认识上具有不一致性。

(二)共建主体相对分散,难以形成殷实劳动教育合力

目前共建共享理念下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存在着共建主体相对分散,难以形成殷实性劳动教育合力的现实窘境,即共建主体除了因受到 “学校教育一元主体” 传统教育观念深刻影响所带来的大学生劳动教育主体分散问题之外,还表现为下述两个方面:一是不同教育形式差异所造成的共建主体相对分散。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三种不同性质的教育活动,具有截然不同的教育样态。在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贯彻共建共享理念的初衷就是要在大学生、社会、家庭之间形成育人优势互补、扬长避短,打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所存连接壁障问题,构建出多种育人形式共进的大学生劳动教育良好局面。但是,由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本质上是三种不同类型的教育活动,其在教育目标设定及需求划分层面所存在的 “异构性” 导致了各共建主体在教育方式选用上往往较难建立起畅通往复的连接通道,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各共建主体经常出现 “各自为政” “各取所需” 等不良情况,无法真正实现多元主体共建协同育人。二是交流渠道构建行政化所造成的共建主体零散化问题。要保证共建共享理念下大学生劳动教育应有育人目标落到实处,就必然要在各共建主体之间建立起相对平等的交流对话机制,畅所欲言。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多元主体沟通渠道构建行政化色彩较为明显,信息不平等交互现象依然存在。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出于学生实践教育的需要会主动与企业、农场等为代表的社会生产性组织以及部分学生家庭进行一定频率和范围内的交流沟通,将其所属劳动教育部门、党政办、专业教研室等机构作为与外部人员沟通的重要平台。这虽然一定程度缓解了大学生与外部组织在劳动教育方面所存分歧,提升了工作效率,但这类依靠大学生行政部门所构建的沟通平台往往带有较强行政命令色彩,信息交流经常会因教育身份不平等性而具有单向特征,难以真正搜集和利用外部共建人员在大学生劳动教育方面的有效、合理信息,不利于实际育人事务高水平实施。

(三)制度保障略显不足,共建育人缺乏有效指引

当前共建共享理念下大学生劳动教育还存在着制度性障碍,协同育人缺乏有效牵引的问题。第一,劳动教育协同联动育人机制构建仍不完善。共建共享理念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核心要义是实现多主体协同育人,构建协同联动育人机制是以保证学校劳动教育关键功能实现的基础上,加强对家庭、社会组织等教育主体劳动育人事务的统筹管理,建立起全过程、全空间、全人员、凸显整体特征的大学生劳动教育共建育人体系。然而,现今部分大学生在劳动教育共建共享实施过程中仍然是以其自身为绝对主体,以劳动教育规定课程为共建育人设定主要考察因素,并没有将家庭、社会组织在劳动育人方面所具有的基础性、支撑性功能充分考虑在内,弱化了劳动教育共建协同效应。第二,大学生劳动教育激励及保障制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为大学生劳动教育共建协同持续实施,制定激励及保障制度,充分调动各共建主体参与积极性,使其更加充分地发挥聪明才智,更好地为劳动育人服务。回归现实,当前部分大学生由于受到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安排设定影响,在激励制度及日常保障制度设置与运用对象方面依然集中于内部劳动教育部门及其所属教职人员,而家庭及社会组织的主要负责主体往往被忽略,容易产生不愿意参与大学生劳动教育事务不良情绪,使得共建育人实效大打折扣。

(一)树立正确育人理念,营造良好环境氛围

现阶段,在共建共享理念下实施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广泛调动学校、家庭、社会生产性组织参与积极性,汇集多方智慧,努力培养出更多真正尊崇劳动、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勇于创新劳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对于大学生来说要实现上述劳动教育宏伟目标就必须要在其劳动育人过程之中自觉树立起共建共享正确育人理念,营造出良好的教育环境氛围。为此,必须做好下述两项工作:一是要全面把握共建共享理念的深层涵义。立足于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社会历史发展阶段,要在共建共享理念下做好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满足党和国家综合化育人需要,其首要前提就是要正确把握共建共享理念所属内涵、所具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学生劳动教育基本现状、基本目标、未来发展趋势,有效厘清何为共建共享理念下的大学生劳动教育、为什么要进行共建共享、如何达成共建共享等议题,并将其正确理念传达给家庭、社会组织各主体并真正落实到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全过程。二是要营造共建共享劳动教育的良好环境。在进行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大学生、家庭、社会组织要能够始终贯彻实施共建共享理念,统筹规划,共同对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教学任务、评价方式等内容要素全面研究,以便在推进协同共建实践活动中能够持续发挥各自应有之劳动育人功能。比如,依托社会组织及大学生建立校内校外劳动实践基地,搭建劳动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劳动体验及劳动技能培训场所。家庭与大学生协同推进家校劳动教育联盟,共同编写家校劳动共育教材或指导手册,发挥家庭补充性作用。

(二)畅通共建对话渠道,凝聚共建劳动教育合力

对于共建共享理念下大学生劳动教育而言,畅通共建对话渠道能够有效减少以往信息传递过程中所遇梗阻问题,有助于各共建主体更加便捷、有序地进行学生劳动教育方面的相关建议交流,减少意见分歧,凝聚共建劳动教育合力。当前,要真正畅通共建对话渠道就必须要处理好下述三方面事宜。首先,要合理搭建大学生劳动教育共建对话平台。要在全面考察与充分把握大学生、家庭、社会组织在学生劳动教育目标、作用机制等方面所存差异的基础上结合各方建议,以微博社区构建、微信公众号设立、学校门户网站专题网页创设等网络化、信息化方式,构建出平等互惠的学生劳动教育多元主体共建对话平台,满足各共建主体日常交流需要,为汇聚各方劳动育人智慧提供便捷途径。其次,要科学设定共建平台对话矛盾解决机制。即在长期的意见交流互动过程中,大学生要能够善于发现自身与域外共建主体在学生劳动教育方面所存的意见分歧,就某些频繁出现的争议话题进行合理分析,得出其生成缘由,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出大学生劳动教育多方共建对话矛盾预防及解决方案,合理化解相关矛盾,有效解决沟通交流过程中因意见不一所造成的共建主体凝聚力涣散问题。最后,要注重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共建对话平台的信息安全管理。大学生必须要充分做好劳动教育共建对话平台的日常信息安全管控工作,以全局性、发展性、动态性的眼光设置平台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减少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由于不良信息侵入、干扰所导致的滞涨与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问题,确保传递通道始终通畅,全面实现交流对话在共建共享理念下大学生劳动教育高位实施方面的应有作用。

(三)做好顶层设计,以制度保障系统推进劳动教育

当前,要保证共建共享理念下大学生劳动教育各参与主体全面发挥其应有育人功效,就必须从政府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加强相关制度保障从而实现既定育人目标。为此要着力于以下两方面。其一,要做好共建共享理念下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的顶层设计工作。劳动教育管理部门要从宏观层面做好统筹规划,在政策制定、人员配备、资金扶持、实践基地和监督评价等方面给予支持,构建家庭-高校-社会教育横向协同,大中小各学段教育纵向衔接的全员参与、全渠道实施、全方位支持的系统化劳动教育共建模式,营造出 “劳动教育关注人人,人人关注劳动教育” 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体系。其二,是做好共建共享理念下大学生劳动教育制度优化事宜。就教育制度的发展过程来看,其往往需要依据内外部主客观因素的变化而动态修正以保持自身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对于共建共享理念下大学生劳动教育制度体系而言,要长期保证其在劳动育人方面具有较强指导性就必然要做好及时更新优化工作。劳动教育管理部门必须随时考察与合理把握各共建主体在育人诉求、育人能力、育人责任意识等方面所产生的相关变化,并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及时优化劳动教育制度,保证在引导与保障共建共享模式的劳动育人方面与时俱进。

猜你喜欢劳动育人主体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2年5期)2022-05-25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科普童话·学霸日记(2021年5期)2021-09-05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南大法学(2021年3期)2021-08-13热爱劳动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7年5期)2018-02-10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当代工人·精品C(2016年6期)2017-01-12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16年2期)2016-05-17论多元主体的生成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6期)2015-01-22

推荐访问:理路 劳动教育 意蕴

本文来源:http://www.triumph-cn.com/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2023/0726/91968.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