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必胜文档网!

隐转喻研究的全面回溯与总结性展望——《隐喻与转喻研究》述评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8-01 13:00:09

朱 玉

“有关隐喻、转喻的论题一直备受符号学、语言学、逻辑学、心理学等领域研究者的关注,并形成了不同的隐喻观、转喻观或相关理论。”(张炜炜,2020)其中,认知语言学将隐喻和转喻视为我们赖以生存的概念系统,并认为隐喻、转喻具有普遍性,是思维的本质方式(Lakoff et al.,1980;
Paprotte et al.,1985)。这一观点在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认知语言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相关理论的不断发展,国内外许多学者(如G. Fauconnie、C. Fillmore、D. Geeraerts、束定芳、谢之君、王文斌、张炜炜等)对概念隐喻与转喻研究进行分析、深化与拓展,新的研究思路和成果不断涌现。为进一步推动隐喻与转喻研究,学界有必要对目前的研究成果与动态进行梳理。

比利时鲁汶大学张炜炜教授深耕概念隐喻与转喻研究十六载,在隐喻和转喻研究领域积累了深厚的知识。她的专著《隐喻与转喻研究》为“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语言学核心话题系列丛书·认知语言学子系列”中的一部,于2020年12月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该书融合宏观和微观视角、结合概念隐喻与转喻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隐喻与转喻特点、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做了较为全面、深入和细致的分析,并探讨了概念隐喻和转喻研究面临的局限与挑战,为未来相关研究指明了方向。

该书由11个章节构成,按主题可分为3个部分:概念隐喻与转喻的概念性介绍(第一章和第二章)、概念隐喻与转喻的研究现状(第三章至第十章)和概念隐喻与转喻研究的展望(第十一章),各部分的内容提要如下:

2.1 概念隐喻与转喻的概念性介绍

第一部分是对概念隐喻与转喻的概念性介绍,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

第一章简述了概念隐喻和转喻研究在理论科学内容(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和研究视角的扩展及方法论的完善)和社会层面(主要体现在学会的成立、会刊的创立及研究成果的多样性)2个方面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评述了概念隐喻和转喻理论对学界的影响,其在应用方面取得的进展,以及当下所面临的挑战。

第二章阐述了概念隐喻的本质(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和特征(隐喻具有普遍性、概念性、系统性和体验性等),在此基础上,对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三大类常见的隐喻类型进行了介绍。此外,本章较为具体地探讨了颇有争议的转喻界定问题(具体包括转喻的定义、转喻和其他认知机制的区别与联系,以及转喻和其他常见认知机制,如切面现象、活跃区现象、提喻之间的边界问题),并举例说明了常见的转喻类型。

2.2 概念隐喻与转喻的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是概念隐喻与转喻的研究现状,涵盖第三章至第十章的内容。首先,第三章至第六章从“词汇—语法连续统”视角对隐喻和转喻现象进行讨论。其中,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从“一形多义”(从形式到语义)和“一义多形”(从语义到形式)2个视角探讨语义问题,反映了隐喻、转喻在“词汇—语法连续统”上“词汇”部分的作用;
第五章和第六章反映了隐喻、转喻在“词汇—语法连续统”上“语法”部分的作用。

其次,第七章阐述了在语篇中抽取、识别和标注隐喻和转喻的2种主要方法。一是借助传统语料库技术进行标注,另一种方法是根据MIP和MIPVU依赖人工进行标注。此外,该章对学界关注较少的专有名词隐喻识别的相关研究及Biernacka(2013)的转喻识别步骤进行了介绍。

然后,第八章分别从跨语言/文化、历时、体裁和语言变体4个维度介绍了隐喻和转喻变异研究,指出隐喻和转喻的变异性是多因素互动的结果,需要对其变异进行多维度的统一考察。

最后,第九章和第十章聚焦非语言层面的隐喻和转喻现象特征及研究。第九章借助大量实例,详细地探讨了广告、漫画等体裁中的非语言隐喻与转喻,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非语言隐喻(转喻)的表征方式和特征。第十章对Forceville的视图标注框架,Perez-Sobrino的多模态隐喻、转喻标注框架,以及VISMIP视觉隐喻识别步骤进行详细介绍,并在变异视角下,考察非语言隐喻、转喻的跨语言/文化、历时、跨体裁差异。

2.3 概念隐喻与转喻研究的展望

第三部分是对概念隐喻与转喻研究的展望,即该书第十一章。该章为全书的结束语,归纳了目前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研究中的前沿课题、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方法论的发展趋势,并对隐喻与转喻研究提出总结性展望,为未来研究指明方向。作者指出,在未来,隐喻与转喻研究需要进一步突破学科桎梏,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合作,以创造更多新成果。

《隐喻与转喻研究》是一本研究视角开阔、内容全面、与时俱进的著作,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第一,视角多元,彰显隐喻与转喻研究跨学科研究倾向。作者在研究概念隐喻和转喻的过程中,结合具体案例探析了概念隐喻和转喻与其他学科的互动过程,没有仅局限于认知语言领域内部,还涉及语料库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电影学、艺术学、传媒学、广告学、市场营销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统计学、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等10多个学科,体现了十分鲜明的跨学科特点。例如,借助认知神经科学技术研究关于隐喻与转喻加工顺序和脑区(王小潞,2009;
Yang,2014;
Joue et al.,2017);
利用广告学和市场营销学的理论支撑对隐喻与转喻广告效果进行研究(Perez-Sobrino,2017);
语言学、计算机科学和认知科学等多学科团队合作建立隐喻资源库及知识系统MetaNet(Dodge et al.,2015;
David,2017)。该书从广泛的学科视角出发,对概念隐喻与转喻研究进行跨学科分析,这是以往概念隐喻与转喻专著或论文集中涉及较少的内容,对隐喻与转喻跨学科研究的进一步扩展与深化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内容全面,展现隐喻与转喻研究全景。该书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对概念隐喻与转喻理论及其适用性进行了全面介绍,不仅涵盖词汇、构词法、语法、语篇等语言层面的概念隐喻与转喻研究,还包括非语言层面的多模态隐喻与转喻研究;
不仅在概念层面对概念隐喻与转喻的特征、类型进行分析,还对语言使用中的概念隐喻与转喻表达进行探讨;
不仅对概念隐喻与转喻进行理论上的探索,还对相关研究方法论进行反思,阐述了隐喻与转喻研究的不同发展阶段,内容丰富全面。例如,第二章从概念角度出发介绍隐喻和转喻的本质、特征和类型;
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则列举语言使用中的具体实例进行分析,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第九章对认知语言学领域内图像隐喻(转喻)及多模态隐喻(转喻)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
随后第十章从应用层面对非语言隐喻、转喻的识别、标注进行探索,体现了理论和方法论的紧密结合。

第三,与时俱进,突出隐喻与转喻研究技术方向。在现代技术的推动之下,学者们逐渐开始使用语料库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学科中的技术手段对概念隐喻和转喻进行实证研究,为其研究工作带来很大便利。通过《隐喻与转喻研究》一书,我们可以清楚地感知现代技术在概念隐喻和转喻研究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例如,第十一章对目前概念隐喻与转喻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指出利用语料库技术可以展现隐喻与转喻在跨语言、跨文化、历时、体裁和语言变体等维度的分布差异,还可以凸显词汇的隐喻、转喻用法和其本义用法在语言形式上的差异(Deignan,2006;
Hilpert,2006);
利用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技术有利于探究隐喻和转喻的在线加工机制,进而从根本上解释人类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利用神经成像技术有利于探索转喻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Rapp et al.,2011;
Joue et al.,2017)。总之,该书从技术应用角度对概念隐喻与转喻的研究进行了探讨与展望,突出了概念隐喻与转喻研究与技术相结合的趋势。

目前,国内外隐喻和转喻研究日新月异,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不断出现。面对浩瀚的文献,对隐喻和转喻研究发展脉络及其最新成果与动态进行梳理十分重要。在这一背景下,《隐喻与转喻研究》一书应运而生,该书视角多元、内容全面、与时俱进,全景式展现了概念隐喻与转喻的研究进程,融贯了国内外研究的最新动态,可以说是张炜炜教授在概念隐喻与转喻研究领域十多年来科研和实践基础上凝结成的一部佳作。

4.1 梳理隐喻与转喻研究脉络,展现未来研究方向

该书通过对国内外隐喻与转喻领域及相关领域学者研究成果进行搜集、整理、分类、对比与分析,基本理清了目前概念隐喻与转喻理论和方法论从无到有,从青涩到逐渐成熟的发展历程,以及国内外概念隐喻与转喻研究的现状,并对前沿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作者结合文献分析法、多角度综合归纳法、系统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不同研究内容、不同层面、不同学科及不同视角总结了概念隐喻与转喻研究的成果,梳理了隐喻与转喻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并对其研究的不足、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行了全面客观的分析与评价,帮助读者理清了概念与转喻研究的脉络和发展趋势,对青年学者、研究生了解隐喻与转喻研究现状、确定各自研究方向等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例如,作者认为随着概念隐喻与转喻研究方法论的多元化发展,学界应该更加注重内省、语料库、心理、认知神经实验、计算模拟等方法所得证据之间的汇聚,进而增强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4.2 呼唤新研究主体的加入,深化跨学科协作

跨学科研究旨在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超越以往分门别类的研究方式,通过跨越不同领域实现对问题的整合性研究。虽然随着相关理论的发展,概念隐喻与转喻研究不再局限于认知语言学领域,表现出明显的跨学科趋势。但“跨学科研究不是在丢掉其学科特性基础上的联合,也不是为同一研究对象而对各研究方法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双向的交流过程,并把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按研究对象有机地‘翻译’到本学科”(刘立胜,2018)。而目前隐转喻研究还未完全实现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有机结合。

一方面,作者认为要实现隐转喻研究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有机融合,需要增强其他学科研究者与隐转喻研究者之间合作。例如,在以隐喻和转喻研究为主题的会议、论坛、年会或工作坊中,主办方可以邀请更多其他相关学科领域权威的研究者参与其中,挖掘更多潜在的合作机会,共同探讨概念隐转喻和其他学科有效融合的问题。

另一方面,隐转喻研究具有很大的兼容性和开放性,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摒弃狭隘的学科观念,不可将眼光局限在本学科领域的某一理论“自娱自乐”,而应以更加开放的科学精神和合作模式整合不同学科的理论与技术,以揭示隐喻(转喻)、语言、交际、思维、认识之间的关系(张炜炜,2020)。这意味着我们在增强与深化广告学、电影学、翻译学、文学、逻辑学、符号学、心理学、精神科学与隐转喻研究有机融合的同时,也应继续扩大隐转喻与更多学科之间的交流,实现从增强概念隐喻与转喻研究深度和广度两个角度同步推动概念隐喻与转喻研究。

4.3 拓展隐转喻研究史撰写思路,强化隐转喻认识

《隐喻与转喻研究》是继《隐喻学研究》(束定芳, 2000)、《隐喻与认知》(苏以文,2005)、《隐喻认知功能探索》(谢之君,2007)、《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王文斌, 2007)、《认知转喻》(张辉 等,2010)和《隐喻与转喻研究》(束定芳,2011)之后的又一部力作。其中,《隐喻学研究》《隐喻与认知》《隐喻认知功能探索》《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主要探讨隐喻本质、功能,以及隐喻的认知机制、构建与解读等基础的概念性内容。《认知转喻》和《隐喻与转喻研究》(束定芳,2011)的出现将隐喻与转喻研究结合起来,对隐喻与转喻关系,隐转喻与词汇、语法和语篇联系,以及隐转喻跨文化等进行研究。

虽然上述书籍都有各自的特点与价值,但与它们相比,《隐喻与转喻研究》从时间跨度、资料广度、分析视角、研究方法及编写方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突破与创新,有利于拓展概念隐喻与转喻研究史的撰写思路,增强读者对概念隐喻与转喻的全面认识。例如,该书引用了大量高质量的中英文文献。全书总共348页,作者所参考的文献就占据68页之多,可见作者所搜集资料的广度,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与意义。此外,该书的每一个章节都围绕同一话题展开,从引言、正文到小节,每个章节都严格遵循着学术论文的写作模式,都可以单独成为一篇优秀论文,对未来概念隐喻与转喻研究的编写思路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当然,本书难免也存在瑕疵。例如,部分参考文献中书名的首字母没有大写;
将王小潞错写成了王小路。但瑕不掩瑜,该书不仅帮助我们从整体上了解概念隐喻与转喻的历史和研究现状,还给隐喻与转喻研究者带来一些新的启发,对隐喻与转喻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隐喻与转喻研究》一书是作者数年来在隐喻和转喻领域实践与研究经验的结晶,该书将宏观与微观、理论与方法相结合,对概念隐喻和转喻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做了较为全面、细致和深入的研究,能够为隐喻与转喻研究方向的学生、教师及其他研究者提供有益参考,也能对隐喻与转喻研究的介绍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语言学隐喻概念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现代装饰(2022年1期)2022-04-19爱的隐喻VOGUE服饰与美容(2021年2期)2021-02-04语言学研究的多元化趋势分析青年生活(2019年23期)2019-09-10论隐喻理论构建的参照维度及连续统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3期)2018-08-11概念隐喻新类型中的认知机制探讨:共现性还是相似性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8年5期)2018-06-11基于隐喻相似性研究[血]的惯用句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年1期)2017-04-08A Pragmatic Study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Verbal Communication校园英语·中旬(2016年12期)2017-01-19古代的时间概念数学大王·低年级(2016年11期)2016-09-10书讯《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出版辞书研究(2016年5期)2016-05-14The Influence of Memetics for Language Spread校园英语·上旬(2016年5期)2016-05-14

推荐访问:研究 总结性 回溯

本文来源:http://www.triumph-cn.com/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2023/0801/93566.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