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必胜文档网!

不同培养模式下的小学科学教师职前课程设置概述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8-16 09:00:09

王寅枚,邱 棋,张释元,鸥 鹭

(1.上饶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0;
2.上饶市第十小学,江西 上饶 334000)

随着社会发展对科技和创新需求的剧增,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日益受到教育界关注和重视。2017年,教育部发布了最新版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进一步完善了小学阶段科学课程标准,将科学课设置从中高学段覆盖到低学段,并大力提倡跨学科教学方式,以帮助小学生形成一定的科学意识和素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直接依赖于科学教师。为提升小学科学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目前已有60多所高校设置了科学教育专业[1],着重在职前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然而,已有研究发现,当前小学科学职前课程的设置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类与学科类课程缺乏有效融合、对科学本质的探讨的课程较少、实践课程不足、对“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注不够等。作为小学科学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职前教育质量与人才培养效果与职前课程设置密切相关,对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形成、小学科学教育质量与效果均具有重要的影响。

基于不同人才培养模式设置的职前课程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当前,我国本科高校的小学科学教师职前教育的培养模式主要分为三种:教育学院小学教育模式、教育学院理科模式、理科院系科学教育专业模式。本文选取了上述三种典型模式,对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进行了总结(通识教育课程不在本研究范围之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小学科学教师职前课程设置仍然存在的困境,以期为小学科学教师职前教育提供参考。

该模式下的小学科学教师由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科学方向)所培养。以首都师范大学为例。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2001年开始招收小学教育(科学方向)的学生,办学经验丰富,2007年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2014年首批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专业课程包括三个模块:儿童教育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主教)、专业方向课程(兼教)。其中,儿童教育课程下设儿童研究(教育类课程有儿童生理与卫生学基础、儿童发展、儿童权利与保障、儿童需要与表达、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小学生心理辅导)、教育理解(教育类课程有初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小学班级管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学、小学跨学科教育)、专业发展(教育类课程有教师书法、教师语言、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职业道德、小学教育研究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儿童教育拓展(教育类课程有初等教育发展、课程设计与评价、学校组织与管理、生命教育、教育社会学、教育人类学、质的研究、量的研究、个别差异与教育、中国传统教育哲学、仪式教育、教育政策分析、社会教育概论、国际教师教育前沿、儿童哲学、儿童美感陶养;
素养类课程有社会心理学、语言与交流、朗诵艺术、数学基础、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制作、信息技术:应用与影响、美学概论、绘画基础、零基础学音乐、古筝、20世纪中国影视歌曲赏析、20世纪中国通俗歌曲发展脉络、音乐与文化),专业方向课程(主教)下设学科基础课程(科学类课程有高等数学1、大学物理1-2、大学化学1-2、生物学1-2、地球科学、科学技术史、科学方法论、科技设计与制作、野外综合实践)、学科课程与教学课程(科学类课程有科学实验研究1(物理、地理)、科学实验研究2(生物、化学);
教育类课程有小学科学学习心理学、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实施)、学科方向拓展课程(科学类课程有人文地理、电子制作、科技模型制作与训练、教育机器人活动设计、生活中的科学、旅游地理、天文学概论、北京地理、常见动植物的识别、科学前沿知识选讲、科学专题研究、环境专题研究、科技英语;
教育类课程有小学科学教学专题研究),专业方向课程(兼教)下设13个课程群。

首先,该模式下的儿童教育课程包括17门必修课、29门选修课,必修课主要涉及儿童发展与教育知识、教育基本理论、教师技能等方面,有利于学生了解儿童、学会教学;
选修课涉猎范围较广,除教育管理、教育研究、教育学交叉学科理论以外,还包含了人文、科技和艺术素养等课程,有利于学生研究儿童、提升艺术涵养。

其次,该模式下的专业方向课程(主教)包括17门必修课、13门选修课,必修课主要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科技与科学和小学科学教育方面,有利于精准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与能力;
选修课主要涉及科学技术知识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应用、人文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研究等,可供学生选择的空间较大,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科学素养较强的未来科学教师。

最后,该模式下的专业方向课程(兼教)包括13个课程群:小学语文教育、小学数学教育、小学英语教育、小学科学教育、小学信息教育、小学音乐教育、小学美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小学书法教育、小学生心理辅导、小学德育与少先队教育、国学经典教育、生命教育与班主任工作,要求学生在主教方向之外选修至少一个兼教方向的课程群。

综上,作为主教方向之一的小学教育(科学),其课程设置以儿童发展与教育、学科教育为中心,不仅兼顾了学生师范生技能和科学素养的培育,具有较强的师范性和专业性,而且考虑到了学生科学学科教学与研究能力的培养,具有明显的应用性和学术性。然而,鉴于小学科学课程跨学科的特点,该模式下的科学教师职前课程尚缺乏学科整合教学课程。

该模式下的小学科学教师由教育学院的理科方向培养。以南京晓庄学院为例。南京晓庄学院的教师教育学院是该校第一品牌二级学院,1985年率先探索“三·二分段”专科学历小学教师培养,1998年最早开展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培养试验。小学教育是国家级特色专业(2008)、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2)、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项目专业(2015)、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和江苏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19)。该模式下的专业课程包括平台课、专业课和方向课三类。具体专业课程设置见表1:

表1 南京晓庄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数学与科学方向)专业课程设置

该模式下的专业类平台课包括必修和选修两类,发挥着学科基础课程的功能。其中,必修课以教师教育课程为主,旨在指导学生了解儿童和教育政策,培养学生的基本师范技能;
选修课以教育类和综合类课程为主,意在协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心理现象、学习理论及地方文化,有利于学生成为爱学习、爱生活的人。

该模式下的专业课均为必修,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其中,理论课设置了7门科学类课程、12门教育类课程,主要涉及数学基础知识和小学教育、小学教学、儿童发展、教师发展等方面;
实践课设置了4门科学类课程、12门教育类课程,主要涉及科学基础知识和小学数学教学、小学科学教学、教师师范技能、教师艺术素养等方面。理论课和实践课体现了对学生的数学与科学知识、小学教育数学与科学教学能力的关注和培养,为学生从事小学数学与科学教学奠定了较扎实的基础。

该模式下的专业方向课为选修,包括了9个小模块:考研、教育管理、教育研究、艺术素养、计算机应用、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除考研模块以外,要求学生在每个模块选修相应的学分数。科学模块主要包括8门课程,6门科学类课程、3门教育类课程。方向课涵盖了教育理论、小学多学科教学、教育管理与科研,为学生未来专业发展提供了多重视角,也间接为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提供了思路。

综上,该模式兼顾了小学数学和科学两个学科的教学,课程设置既有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训练,也有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训练,课程数量较多。同时,该模式下的课程重视实践技能,专门设置了实践课程模块。然而,也由于兼顾了数学与科学学科,因而对科学知识的纵向教学有待进一步深入、对科学知识的横向交叉教学也涉及比较少。

该模式下的小学科学教师由理科院系的科学教育专业培养。以四川师范大学为例。四川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专业设置于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专业课程包括四个模块:学科基础课(科学类课程有大学数学(一)1-2、大学数学(一)3-线性代数、大学数学(一)3-概率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一)1-2、大学物理实验(一))、专业核心课(科学类课程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综合实验、大学化学1-2、大学化学实验1-2、大学生物1-2、大学生物实验1-2、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环境科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基础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学实验、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人体及动物生理学、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电脑机器人制作原理及实践、科技作品制作与实践)、特色创新课(科学类课程有现代科技动画与科技DV制作、生活中的化学、奇妙的动物世界、环境与生态、科学·技术·社会;
教育类课程有简易教具制作方法级实践)和专业方向课(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其中,必修教育类课程有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基础、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教师口语训练、书写技能训练、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学生心理辅导、教学能力综合训练(微格)1-2、中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训练;
选修教育类课程有教育哲学、学校教育发展、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教育研究方法、教师礼仪训练、简笔画训练、课程设计与评价、中学课程资源研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小学科学创新性实验研究、中小学教育科研实务、中外教育名家思想选讲)。

该模式下的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主要以科学类课程为主。具体地,学科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旨在奠定学生良好的学科知识基础;
专业核心课程涉及范围较广,包括化学、生物、环境科学、科学历史与哲学、电工电子技术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理工科特征,意在培养学生较为广博的知识,为科学教学提供理论与经验支持。

该模式下的专业方向课主要以教育类课程为主。具体地,必修课主要以教师教育课程为主,包括教育学理论知识和师范生教学技能等方面,体现了师范性的特点,有利于扎实教师的基本功底。选修课围绕多学科教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教育理论研究等角度开设,有助于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深入培养。

此外,该模式针对学生的兴趣,设置了科技动画、化学、动物学、环境等与现实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特色创新课程,并设置了教具制作课程,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拓宽了渠道。

综上,该模式下的课程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同时兼顾了教育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和训练,不仅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而且有助于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但是,该模式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关注比较缺乏。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等文件均对小学教师能力的培养作出了规定,对教育类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提出了要求[2],因此,无论哪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其课程设置都应以标准为参考[3]。小学科学教师的职前课程设置既要关注各学科知识教学,也要重视教育科学知识、教师技能的教授、训练。结合上述三种模式的课程设置情况,小学科学教师的职前课程设置还要关注专业化、教学实践、跨学科和课程评价等方面。

(一)提高对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化的认识

传统观点视小学科学课程为“不重要”、“不统一考试”、“一周只有一两节”的副科课程,容易导致重语文、数学、英语学科,轻科学、道德与法治、音体美等学科现象的产生,进而出现了小学科学教师由数学教师兼任的情况。随着公民科学素养的日益深入人心,小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育开始受到重视,但科学课程的地位仍然不如语文、数学和英语。提高公众对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化的认知,首当其冲的就是为小学科学教师设置同等类型的专职岗位,为科学教师正名。除此,结合我国现实教育情况,建议在小学教育专业普遍开设科学方向,培养专业的小学科学教师。

(二)重视科学课程教学实践

学者指出,多数小学科学教师在职前均比较缺乏在课堂上熟练、准确运用科学知识进行教学的实践经验[4]。目前,大部分本科高校的专业课程缺乏科学课程教学实践环节,学生的实践课程主要分布于教育见习和实习,导致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较为普遍。自师范专业认证以来,虽然多数高校在教育实践方面进行了改革,但对于没有设置专门的小学科学教育方向的高校而言,其实践的侧重点仍然放在了小学语文、数学和英语方向,较少关注科学方向。鉴于此,建议改变传统的专业课+教学法+教育实习的做法,逐步落实实践课程,将课程实践贯穿于理论教学之中,增设分散见习、课程见习、合作教学、探究式学习等形式。

(三)增设跨学科的科学类课程

已有研究建议,科学教师的职前专业课程设置应该包括学科科学、教育科学两大模块,其中,前者主要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计算机和综合类方面,后者主要涉及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教学技能和实践技能方面[5]。的确,由于科学课程的多学科特征,科学教师不仅要掌握传统科学学科知识,还要了解交叉领域、前沿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6],这就需要在职前课程设置中突出学科融合的特点。建议在专业课程中增加学科整合、跨学科的科学类课程,以协助未来小学科学教师形成较强的学科整合能力。

(四)丰富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评价内容和方式

调查发现,传统的师范生评价主要采取的是“一次性”终结性评价方式[7],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表现和质量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发展,这种评价方式容易导致学生不重视科学知识的日常累积,不关注科学探究态度和精神的培养,不注重自身问题解决能力和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建议在职前培养过程中,关注学习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科学素养[8],如,科学态度、探究精神、创新能力等方面;
同时,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时,多注意结合学习的过程。

猜你喜欢设置科学专业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少先队活动(2021年4期)2021-07-23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水上消防(2020年5期)2020-12-14点击科学中国科技教育(2019年12期)2019-09-23科学大爆炸小小艺术家(2019年6期)2019-06-24专业降噪很简单!摄影之友(影像视觉)(2019年3期)2019-03-30专业化解医疗纠纷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领导决策信息(2018年50期)2018-02-22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医学教育管理(2015年3期)2015-12-01科学拔牙小雪花·成长指南(2015年3期)2015-05-04

推荐访问:课程设置 概述 培养

本文来源:http://www.triumph-cn.com/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2023/0816/97627.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