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必胜文档网!

基于“大思政课”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析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8-17 09:55:03

仲昭慧

(淮阴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国家非常重视思政课的建设。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1]。为加快该理论命题的落地生根,2022年教育部又提出“大力推进一大系统、两大支撑、五大实验区”的建设路径。可以说,该重大理论命题的提出和建设路径的及时跟进,从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的角度,对新时代思政课在立德树人系统中的新方位新样态提出了建设要求、进行了排兵布阵,强化了思政课建设工作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协调性,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整体效能提升提供了实践导向。

当前学术界对善用“大思政课”应用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内涵解读、特点把握、建设路径分析等层面上。研究在综合学者夏永林(2021)、沈壮海(2021)、韩学亮(2021)、樊明方(2022)等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试图进一步明确“大思政课”的内涵,即高校在建设思政课的过程中,推动教师系统地挖掘、整合和运用课堂、学校和社会中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属性的资源和素材,将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网络云课堂有机结合,提升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进而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厘清概念的基础上,研究聚焦高校领域,尝试从现实语境、耦合逻辑、实践路向等三个方面,探寻善用“大思政课”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切实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一)宏大时代要求思政课讲清使命担当

宏大时代不仅体现在时间上,也体现在空间上。“时间和空间是课程存在与教学展开的外在形态,而使这种外在形态获得内在规定性的,则是课程内在的组织方式与结构状态。”[2]从空间存在形态上来讲,“大思政课” 有别于传统思政小课堂,它是集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网络云课堂于一体的课程结构形态。值得注意的是,该教学空间一方面不是对传统思政课物理空间边界的无限突破,而是侧重对思政课内在的育人空间、意义空间、教育空间的有机延展。另一方面,它还将教学时间延伸至社会实践、网络在线教学等,具有多端性、时间跨度大等特点,赋予了历史、现实、未来的时间向度。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赋予了宏大时代命题。从国际环境来看,世纪疫情、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俄乌之战等问题的呈现,深刻影响着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的变动。面对这样的国际局势,中国大国责任大国担当意识的培育离不开“大思政课”的善用。立足于国际发展新阶段,将大变局熔铸于“大思政课”之中,其育人导向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拨开迷雾深刻认清国际形势的变化及其实质,讲清楚我们党带领人民超越西方治理模式,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增强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的自信担当;
讲清楚我国在成功抗击疫情的同时向全球提供援助,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新型经济全球化的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从国内发展来看,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上,“大思政课”要紧紧围绕我国发展新历史方位新发展要求而发力,用好用活伟大复兴的思政案例资源和素材,其育人导向主要在于引导学生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立志在复兴道路上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二)党的百年奋斗鲜活实践要求思政课讲好人民伟力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百年奋斗历程中,解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其中一个不能变、也变不了的常量是“人民至上”。百年党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起家,在建设时期靠人民当家,在改革时期靠人民兴家。党的百年伟大成就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它立足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的百年奋斗史,具有强大的理论说服力和实践导向性。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都深知人民的重要性。毛泽东曾指出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邓小平曾强调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
习近平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等等。这些都深刻表明,党在历史上的每一次创造和成就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同时,我们党也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站位。

新时期,我国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实现了全面小康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同时,我国也取得了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的阶段性胜利,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这些都充分彰显了人民的伟力。为此,“大思政课”上,思政课教师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百年奋斗的各个历史时期,引导学生明晰历史规律所蕴含的特定政治和实践的大逻辑,在对历史规律牢牢把握的基础上,深刻认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力量源自人民,要紧紧依靠人民。新时期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和发挥以人民为中心的显著优势,始终坚持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情怀的执政本色、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旨归,紧紧依靠人民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主体依托和动力支持。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动实践要求思政课讲透科学理论

政治性是思政课的本质属性,而学理性是思政课的基础属性。思政课承担着对青年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课程。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3]。这就启示我们,高校在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过程中,要寓马克思主义的“学理性”于“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网络云课堂”之中,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动实践,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和中国文化阐释清楚。

掌握科学理论是“学术”的基础和功底。善于用“学术”讲好党的“政治”是新时期思政课教师讲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理论的政治使命和职业本分。讲好党的“政治”,就必须重视科学理论研究,对党的先进理论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进行学理性阐释,把现实问题转换成学术问题,搭建起学术分析框架,多维度深层次地讲透讲好理论本质精髓以及蕴含于其中的内在逻辑关系,对师生关切的现实问题和困惑进行富有学术依据的针对性回答,用高质量的学术研究讲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实践。尤为重要的是,在党的“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高校教师要善用“大思政课”讲好党百年奋斗的四个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讲深讲透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思想伟力,做到“两个相结合”,用中国话语体系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实践,从学理层面回击西方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消解和认识误区,通过科学的理论辨识和思想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课程要素协同发力不足

“大思政课”建设旨在实现思政课内在要素及其结构样态的灵活多样和相得益彰。在质性访谈和问卷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要素,从教学内容、课程主导、教学技术等面临的问题入手,研究发现当前思政课的课程要素呈现协同发力不足的样态。其主要表现在,一是课程主导动力因素不足。习近平多次强调,“办好思政课关键在老师……讲好思政课不容易,因为这个课要求高”[4]。在“大思政课”建设视域下,高校师资队伍结构面临其时空的延展性必须要做出及时的优化调整,注重实现教学主体间在教学组织、教学互动和教学反馈等层面的协同合作,从而提升教学整体效果。二是教学内容融合力度不足。相较于传统思政小课堂,“大思政课”的内容包括“理论知识、社会生活经验和学生经验等,在其设计与供给层面不仅要考虑到内容的相关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还要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经验结合起来”[5]。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教学内容的供给侧结构上下功夫,拓展理论教学的视野与纵深研究,丰富实践教学的形式,让思政课教学内容富有价值性和承载性。三是教学技术创新不够。“大思政课”要求与之相匹配且多样化的教学技术。以AI、大数据著称的智慧技术教学在实际教学组织过程中运用不够,带来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不足、教学呈现方式呆板等系列问题,不能很好地为教学插上技术的翅膀,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整体发展。

(二)思政课体系协同优化力度不够

立足新发展阶段,推动“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必须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不断提升思政课体系协同优化能力。“大思政课”是高校思政课体系优化的一种理想状态。在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中,思政课独立于其他课程之外,单打独斗,呈现“孤岛”状态,不能很好地挖掘其他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而“大思政课”则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拓展与延伸其教学时空,丰富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同时,“大思政课”是思政课课程体系,是不同门类、不同学段、不同修读方式课程,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的课程体系。这就表明,“大思政课”不局限于思政小课堂,还包括社会大课堂和网上云课堂。我们在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过程中,要不断丰富和完善思政课课程体系,不断优化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和网上云课堂的协同育人效能。此外,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高校必须把思政课纳入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体系中,明确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都是“大思政课”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融为一体的整体教育教学活动。唯有此,才能不断地优化和完善思政课教育教学体系,发挥“大思政课”大视野大历史大体系之功能。

(三)课程协同育人合力不强

与传统的思政小课堂不同的是,“大思政课”旨在力求达到集育人主体、育人资源、育人机制于一体的协同育人格局。关照现实,我们在调研中发现,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实效上尚未完全形成这一格局,主要表现在:一是“大思政课”校内外协同育人主体作用尚未充分调动起来。教育部在2020年6月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要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三全育人格局”。但高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主要注重育才,而对育德不够重视。与此同时,校外如政府、社会、团体等多元协同育人主体也尚未充分调动起来并形成强大合力。二是“大思政课”协同育人资源尚未实现有效挖掘与整合。当前,校内外各类育人资源尚处在各自为战、彼此分离的状态,诸如历史资源、红色资源、现实资源等在内的育人资源,因缺乏较为系统全面深刻的梳理、提炼与整合而导致育人功能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三是“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有待优化完善。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机制需要统筹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力量,着力加强“三全育人”工作的系统谋划与整体落实推进,形成强大育人合力。当前,高校思政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育育人机制不健全,学生没能从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中启迪心智。同时,家校社会育人机制 “尚未建立健全完善的政策引导机制、常态化的交流合作机制、有效的制度保障机制”[6],进而制约着育人合力效应的有效释放。

(一)全面提升“大思政课”师资队伍综合素养

善用“大思政课”推进教学改革,师资队伍是关键。如前所述,教师是上好思政课的关键,其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直接关系到“大思政课”的高度、深度与广度。总体来讲,要按照“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10]的标准统筹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养。具体而言,思政课教师的“政治强”,要求教师在建设“大思政课”的过程中要有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政治意识、更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洞察力,才能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情怀深”要求教师有信仰和家国情怀,心中装着党、国家和人民,做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大先生”,引导学生把思政课的理论知识内化为个人的能力和精神内存,自觉担负起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思维新”要求教师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开阔的学科视野,培育学生的逻辑判断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善于以创新性思维、辩证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发展性思维、历史思维等观察、分析和改造世界。“视野广”要求教师要形成“大思政课”的视野与格局,厚植思想理论根基,建构“大思政课”的知识结构,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理直气壮”地上好思政课。“自律严”要求教师在教学与生活中时时做到严格约束自己,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更好地教育引导学生。“人格正”要求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不断提高和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积极向上的人格力量引导学生自觉成长。

(二)整体构建教学内容体系

善用“大思政课”推进教学改革,内容建设是核心。马克思主义认为,内容与形式是从构成要素和表现形式上反映事物的一对范畴。其中,内容是基础,对形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表明,善用“大思政课”推进教学改革应该牢牢把握内容建设这一核心。正如习近平所说:“思政课教师的历史视野中,要有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要有五百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要有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斗争史,要有中国共产党近一百年的奋斗史,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年的发展史,要有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实践史,要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7]在加强“大思政课”内容建设的过程中,高校一方面要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需求期待为前提,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和发展期待,发挥课程对教学对象的价值引领作用。另一方面,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把抽象的理论转换成学生看得见体会得到的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的鲜活现实案例,使抽象理论回归生活实际,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此外,高校在整体构建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要依托教学语境,形成富有青年特色的教学话语体系。正如习近平所指出,“如果不能及时研究、提出、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理论就会苍白无力,哲学社会科学就会‘肌无力’”[8]。高校在善用“大思政课”推进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准确定位青年学生话语体系中的思政课教学基点,善用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思政话语素材,及时转换话语表达方式,真正把思政课程转化为学生终身受用的优秀课程,内化为自己的认知体系。

(三)健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善用“大思政课”推进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基地是重点。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就近与高校对接,挂牌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9]。相对于传统授课方式而言,实践教学基地重在“实践”,是一种动态的教学模式,其直观性和生动性可以很好地弥补课堂授课的局限性。就实践教学基地的类型而言,可以分为校内教学实践、社会文化类实践、校外实践教学、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等基地。引导学生从有限课堂到社会课堂的延展,一方面,高校要立足自身办学治校特色,打造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发力同向同行的实践教学基地。另一方面,做大做强做优社会文化类实践基地,高校充分利用区域红色文化等资源,建立一批社会文化基地,让学生从书本学习转变为立体化的“理论+实践”学习模式,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近历史,大大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最后,高校要打造一批资源共享、虚实结合的思政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充分利用VR、AI智能技术,设置党的百年历史重要时间节点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融入历史事件,切身体会当时的情景,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实现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协作式学习,从而提升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四)协同打造“大思政课”多元育人新格局

善用“大思政课”推进教学改革,“大思政课”育人格局是核心。高校除了要发挥好课堂主渠道作用外,还需要广泛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到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中来,有效挖掘整合校内外协同育人资源,从而形成课堂、学校、社会多元育人新格局。一方面,要加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高校思政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整体部署,使思政工作真正硬起来。学校党委要统筹办学治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育人资源和力量,协同推进落实“三全育人”重点任务工作,使思政工作贯通学科、教学、教材、管理等体系,使“大思政课”建设理念成为全校上下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学校也要善于发动企事业单位、社区、群团组织、网络传媒等人员积极参与到“大思政课”建设中来,让他们配合学校立德树人育人目标,为青年学生现身说法,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统一起来。另一方面,高校要善于有效挖掘整合校内外育人资源。在内部,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和课程的特点和要求,挖掘其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资源;
密切校校之间的联系,构建跨区域跨学校的课程思政育人共同体。在外部,要加强学校与当地政府、群团组织等的联系合作,通过建立一批集教学实践、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等为一体的场所平台,确保“大思政课”讲得有生命力和活力。最后,家校要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价值导向,加强彼此之间的对话交流与合作,要求家庭履行好自身的责任,形成家校在育人方向上的一致、育人行动上的协同配合、育人效果上的运转有效。

猜你喜欢大思政课政课大思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2年6期)2022-11-16——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 打造党建工作品牌">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
——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 打造党建工作品牌吉林教育(综合版)(2022年9期)2022-10-18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中国德育(2021年9期)2021-07-29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研究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2期)2021-07-21正确把握善用“大思政课”的精神实质党员生活(2021年5期)2021-06-28“大思政课”的理论要义与实践导向群众(2021年7期)2021-06-01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艺术评鉴(2021年4期)2021-04-02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云南化工(2020年11期)2021-01-14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20年2期)2020-06-16“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推荐访问:思政 探析 课教学

本文来源:http://www.triumph-cn.com/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2023/0817/97921.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