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必胜文档网!

多学科多媒体反馈式术前宣教在胃肠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8-20 19:55:04

芮红霞

胃肠道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稳居前五位[1]。根治性手术仍是其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由于手术复杂,创伤大,加上患者对手术室的陌生感和对手术的恐惧感以及患者初期的不易接受,易使患者产生强烈的心理和生理应激反应,影响手术安全及患者预后。完善的术前宣教能帮助患者对其即将经历的神秘而又担心的手术有所了解,从而缓解心理压力,积极主动配合手术和护理[2]。目前临床术前宣教资料为各专科制作,比较零散片面、整体性不强,为提高术前宣教的全面性、整体性和患者对宣教知识的掌握程度,特探讨由多学科制作的多媒体反馈式术前宣教模式在胃肠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7月-12月在我科行胃肠道肿瘤手术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①纳入标准:经临床确诊为胃肠道恶性肿瘤拟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
了解自身病情,不需要保护性医疗;
无严重并发症及合并症;
神志清楚,理解力正常,具有一定的交流与学习能力;
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②排除标准:转移性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
非首次手术患者;
急诊手术患者;
近期服用抗焦虑药物、镇静剂或者β受体阻滞剂者。观察组男性62例,女性38例,年龄29~85岁,平均年龄(60.12±10.59)岁;
对照组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26~86岁,平均年龄(60.30±11.79)岁。观察组初中及以下42例,初中以上58例;
胃癌60例,结肠癌26例,直肠癌14例。对照组初中及以下39例,初中以上61例;
胃癌55例,结肠癌33例,直肠癌12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患者采用传统的宣教模式,即根据患者胃肠道肿瘤类型,于手术前1天由病房责任护士、手术室护士、麻醉科护士分别口头进行宣教,包括饮食指导和术前准备、手术室环境、麻醉与手术方式及配合等介绍。

1.2.2 观察组 对患者采用多学科多媒体反馈式术前宣教。①成立多学科多媒体宣教团队:以3名护士长(胃肠外科、手术室、麻醉科)为主导,联合4名具备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骨干护士组成宣教团队,同时请医生参与指导。团队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宣教模块主题、准备用物、科室间的协调配合、视频拍摄和剪辑、指导患者观看视频及了解患者对宣教内容掌握的反馈等。②制定术前宣教内容及拍摄视频:视频以胃肠肿瘤术前宣教手册和手术室、麻醉复苏室规范化术前访视手册为理论依据进行拍摄,宣教主题包括:环境介绍(胃肠外科病房、手术室、麻醉复苏室)、患者术前准备项目(胃肠道准备、皮肤准备、手术用物准备等)、适应性训练(有效咳嗽排痰训练、床上功能锻炼等)、麻醉手术流程简况、手术体位、术中配合要点、病区-手术室-麻醉室转运流程、注意事项等。基于上述拍摄内容再进行加工剪辑,以通俗易懂但具有科学性的文字进行旁白解说,同时配有舒缓的音乐,保证视频易于被患者理解及接受。视频导出后生成二维码,患者登录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反复观看。③实施宣教:手术前3天,由宣教团队护士指导患者扫码观看视频,每天1~2次,直至手术前一晚。观看过程中患者有疑问时随时暂停,责任护士给予解答,并对某些配合要点进行现场演示,帮助患者加深印象。

1.3 观察指标 ①术前宣教知识掌握度:于术前1日晚采用自制的术前宣教知识测试题对患者进行评价,该测试题共包括8道单项选择题,每题10分,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相关知识掌握越好。②术前焦虑评分:分别于入院当天和入手术室前1~2 h采用状态焦虑量表(SAI)评估患者的心理焦虑[3]。SAI共包含20个条目,其中有10个条目为反向计分题,各条目采用Likert4级计分法,“1”表示完全没有,“4”表示非常明显,总分为20~8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状态越严重。同时通过测量两组患者入院时与入手术室时的心率和血压,间接评估患者的焦虑水平。③患者满意度:在患者出院当天,采用科室自行设计的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从宣教的形式、时机、内容、效果、护士态度以及总体感受等6个方面进行满意度评价,每项内容分为满意2分、一般1分和不满意0分,总分达12分为满意,6~11分为一般,<6分为不满意。所有项目中若有一项为不满意,则不论总分多少都记为不满意。

1.4 调查方法 调查前对本科室所有护士进行培训,包括SAI量表的使用及各项观察指标的评估时机,统一指导用语。由宣教团队护士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干预,由责任护士或当班护士对所有患者进行相关评估,并指定2名护士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在每次填写问卷前,护士需向患者解释填写的目的。如患者无法独自完成,护士可予以协助阅读题干,但不做过分解释,使答案尽可能表达患者真实想法。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双侧独立t检验,入院时与入室时的比较采用双侧配对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术前宣教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前宣教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宣教后知识掌握程度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宣教后知识掌握程度比较(±s,分)

组别 n 得分对照组 100 56.40±17.11观察组 100 73.60±6.92 t 10.85 P<0.00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I评分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SA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入手术室前1~2 h SAI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入院时和入手术室前SA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入手术室前SAI评分高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SAI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SAI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入院时 入手术室前 t P对照组 100 41.5±8.13 43.53±6.82 2.803 0.007观察组 100 41.9±8.69 41.26±4.18 0.528 0.60 t 0.246 2.18 P 0.807 0.037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率、血压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心率和血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入手术室时,对照组患者心率、血压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率、血压情况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率、血压情况比较(±s)

组别 n 心率(次/分)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入院时 入室时 入院时 入室时 入院时 入室时对照组 100 80.48±10.90 86.0±14.55 122.98±16.61 134.80±20.71 74.62±9.04 78.80±6.97观察组 100 79.78±12.42 80.6±11.93 123.72±14.34 126.58±16.52 75.74±9.94 75.93±5.56 t 0.300 2.029 -0.238 2.194 -0.590 2.791 P 0.765 0.045 1.000 0.031 1.000 0.006

2.4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例(%)

3.1 多学科多媒体反馈式术前宣教能有效提高患者知识掌握度 术前宣教是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由手术室和外科护士共同完成,其重点是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手术的目的、术前准备、术中注意事项等,以加强医护患沟通,让患者更好地配合医疗护理过程[4]。多媒体视频集动画、声音、文字于一体,充分突出了视觉与听觉效果,能将重要知识点、术前准备要点等形象生动地进行讲解,让患者身临其境,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对宣教内容的感性认识和学习积极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术前宣教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患者通过反复观看视频,有利于术前理解及强化巩固知识,可有效提高知识掌握度。

3.2 多学科多媒体反馈式术前宣教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焦虑 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不仅承受着身患癌症的思想负担,还面临外科手术的应激,在术前易出现焦虑情绪。系统的术前健康宣教能维持生理应激水平,显著降低患者围术期焦虑水平[5],并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以及术后安全康复提供了有力保障。但传统的宣教模式存在诸多缺陷,近年来涌现出的联合多学科护理宣教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6]。由胃肠外科-手术室-麻醉复苏室联合制作术前宣教视频,除了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外,也介绍了病房、手术室与麻醉恢复室的环境、各项术前准备与配合要点、麻醉与手术过程简况,以时间轴的形式展示了患者在病区-手术室-麻醉恢复室的治疗、护理及转运流程。本研究发现,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I得分低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患者焦虑水平较低。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在入手术室时较入院时均升高,但观察组升幅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心率可间接反映患者的焦虑水平,当患者焦虑水平较高时,可使机体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升高,导致血压升高,心输出量增加[7]。因此,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层面,均表明多学科多媒体反馈式术前宣教可缓解患者术前焦虑状态。

3.3 多学科多媒体反馈式术前宣教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通过让患者观看多学科团队联合制作的多媒体术前宣教视频,使其对自身疾病、手术护理流程有直观的认知,充分体现了知情权。与传统的术前宣教相比,此方式加强了各学科间的沟通,使宣教内容整合而具有逻辑及连续性,更为统一化,避免了因护士自身因素导致的内容差异及宣教不到位。传统的手术前宣教,由手术室、麻醉室护士分别在术前访视时进行长时间谈话及宣教,患者难以在短时间内理解,也不利于休息,由多学科讨论制作完整的宣教视频,通过二维码形式发给患者,由患者选择观看的时机和次数,极大程度弥补传统宣教的劣势,显著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多学科多媒体反馈式术前宣教在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相关知识掌握度,缓解患者术前焦虑情绪,并且提升了护理宣教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手术室入院护士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重庆医学(2022年24期)2023-01-04最美护士安徽医学(2022年10期)2022-11-12最美护士安徽医学(2022年9期)2022-09-23最美护士安徽医学(2022年8期)2022-08-25最美护士安徽医学(2022年7期)2022-07-28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年12期)2021-06-09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中华养生保健(2020年5期)2020-11-16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中华养生保健(2020年4期)2020-11-16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天津护理(2016年3期)2016-12-01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中国医院(2012年2期)2012-05-24

推荐访问:宣教 胃肠 肿瘤

本文来源:http://www.triumph-cn.com/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2023/0820/99002.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