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必胜文档网!

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9-07 19:55:04

☉李华青

“苹果为什么只往地上落?而不是往天上飞呢?”正是有了这个问题,才让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问题意识是一种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它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在从0到1的教育与研究过程中,“0”的作用显然要远远大于“1”的作用。纵观当代的小学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都不具备主动提问的能力和勇气。究其原因,在于学生缺乏问题意识,这就导致他们在学习时容易被动或力不从心。对此,本文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了探讨。

俗话说得好,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会提问题的学生算不上爱思考的学生。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对其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都有着积极作用。然而,意识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阶段不少小学生在课堂上习惯性地回答问题,却不爱提出问题,习惯了跟着教师的思路走,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在课堂上设计有效的问题,通过设置问题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其思维,帮助学生在思考中养成问题意识。[1]

例如,在教学《初步认识分数》的时候,教师可以将该教学内容,与学生比较喜欢吃的蛋糕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探索思考。假设今天小红、小明和小李三个人去春游。在春游的时候,他们带了一个蛋糕,在分蛋糕的时候,小红将蛋糕分成了3份,这个时候,小明说自己最喜欢吃蛋糕,想要吃2块,听到这句话的小李不爽了,开始发问,三个人出钱买的蛋糕,凭什么小明就要吃2块,你吃掉两块,那我们不是只能吃一块了吗?正在两个人激烈争执的时候,小红想到了一个办法,将蛋糕进行了完美的划分。最后的结果就是,小明吃到了两块蛋糕,小红和小李也都吃到了两块蛋糕。讲完故事后,教师让学生们思考,为什么最后三个人都吃到了两块蛋糕?这个时候学生就会产生疑问,小红是采用了什么方法,将蛋糕进行再分的?为什么小明吃到了两块蛋糕的同时,小李和小红也吃到了两块蛋糕?等等。等到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再为学生们讲解和演示小红是如何用分数分法,将蛋糕进行完美划分的,让学生体会到分数的妙用和趣味性,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主导下探索知识,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渐渐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如今的小学生在课堂主动提问方面,有的属于没问题可问,有的属于有问题但怕问错让同学嘲笑或担心老师批评而不敢问。数学作为一门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学习科目,非常考验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程度。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前一单元的知识内容存有疑惑,但却没有及时得到解决,会导致学生带着疑惑直接进入到下一个阶段的学习中,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越学越困难的情况。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大胆及时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及时解答疑惑,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时候,教师要努力在教学活动中,营造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放心大胆地提问。此外,针对课堂上那些比较沉默寡言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向这类学生进行主动提问的方式,来鼓励他们积极发言,让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完《小数的乘法》的时候,教师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并让学生们积极发问,说出自己存在不理解和困惑的地方。在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走到沉默寡言的学生身边,对其进行提问,先让学生进行思考回答,然后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小数乘法知识点存有的问题和疑惑。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水平,教师都要对其进行鼓励,并通过带头鼓掌的方式来调动班级氛围,让还没有提问的学生也能更有勇气地提出自己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提问的时候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想法,不能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无厘头,就对其进行直接否定和斥责,而应采取亲和的方式,顺着学生提出的问题,对其进行思路引导。允许学生进行自由联想,大胆提出自己的提问,也可以指导学生共同思考某某同学提出的问题,并采用自主发言的方式,来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教师也要适当扩宽提问空间,制定合理的奖励制度来鼓励学生勇于提问。例如采用积分制,即将学生分成小组,每周一统计各小组上周提出了多少问题,提出问题最多的小组,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

(一)在认知中提问

所谓认知,指的就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巩固的过程。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基本认知的最好阶段。而认知又与意识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意识形态决定认知,也可以认为,认知促进意识形态的形成。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问题意识并不是在短时间就能够获得的,而是一个长时间的认知和迁移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保证学生是带着问题意识去提升认知的;
另一方面要将问题意识渗透到学生的认知当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带着问题意识去思考学习的内容,能够在课堂上,善于提出问题。[2]就像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的那样:“提出问题永远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提问机会,助力学生思考,让学生有疑可问。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理解到轴对称之美,并掌握轴对称的概念,教师先用电子屏幕为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如窗花、乒乓球、建筑物等等,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轴对称图形。然后,再让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什么物品称得上轴对称图形。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们巩固轴对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提问、自己回答的方式,鼓励学生们自由提问。如有的学生提出:“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教师回答道:“不一定,有的三角形是,有的三角形只是看上去像。”教师回答完后,学生们就开始讨论了,有的学生提问:“直角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教师回答道:“只有特殊的直角三角形才是。”学生听完之后,禁不住提问:“什么叫特殊的直角三角形?”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探究哪些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帮助学生巩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通过先提高学生认知并让学生掌握知识点,然后引导学生在认知上提问的教学策略,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带着知识点进行思考,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在情境中提问

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曾经说过:“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要问个为什么。”数学作为一门和实际生活存在密切联系的学科,其实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小事都会涉及数学问题。但能够发现这些数学问题,不仅需要我们的认真观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问题意识。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教学方案和实际生活进行结合,以此来制定教学策略。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可以采用过渡的方式,先立足于课堂,然后将知识延伸到课外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提问。[3]

例如,在学习《周长》的时候。教师先开展教学活动,等到学生都了解和掌握了周长的计算方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结合生活中需要运用周长计算的地方,来提出问题,并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重点为学生强调周长的概念。有位学生提出:“怎样知道学校围墙有多长?”其他学生听到这个问题后开始讨论:“可以用测量工具直接测量”“学校围墙太长了,我们需要好几个人同时测量才能测完”“这就是算围墙的周长啊”;
“对,围墙的周长就是围墙的长度!”……学生们在讨论完毕后,又有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我每次买帽子的时候,不是太大就是太小,我要怎样才能知道我的头有多大呢?”学生们回答道:“用米尺测量一下”“你要算你头的周长吧!”……

此外,在讲解《元角分》的时候,教师也可以结合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例子来引导学生提问。可以先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例如,在春节的时候,各大商超纷纷打折促销,红提原价16元1斤,现在40元3斤,70元6斤,你们能不能针对红提促销活动提出所能想到的问题?有位学生提出:“按照打折后的价格买6斤的话,能比原价省多少钱?”学生在提问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们思考计算能省多少钱。有的学生提出可以先计算打折后的单价,另一位同学在该同学发言完毕后,立刻提出40/3是除不尽的,需要保留两位小数;
有的学生提出保留两位小数不利于简便计算,认为可以只保留一位小数。经过学生的讨论后,大家确定只保留一位小数并通过计算,很快得出了打折购买比原价购买能省26元钱的答案。得出答案后,有位学生又提出:“打折价的单价和原价相差多少?”根据学生的积极讨论,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再进行指导。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再让学生进行提问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学会留心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数学知识,有哪些地方涉及了数学问题,学会将问题意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

(三)在合作中提问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水平还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认知的局限使得学生在提问的时候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此让学生在和他人沟通的过程中,通过观念碰撞和想法交换,在原有的疑问认知上,提出新的问题。[4]

例如,在一次自习课上,教师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学校要修一个圆形的游泳池,如果老师想知道游泳池的大小,你们知道怎样才能计算出游泳池的大小吗?提问完毕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有学生立马回答出了“算圆的面积”;
有的学生提到“也可以算圆的周长”。这个时候,提出算面积的同学和提出算周长的同学就有争议了。在双方的争执和谈论中,学生们一致得出了可以先测量游泳池的周长,然后计算面积的方法。当学生讨论出测量圆形游泳池的面积方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假设数值,然后计算游泳池的面积。有学生立马提出,假如游泳池的周长是100米,那这个游泳池的面积是多少?学生们立刻反应道:“我们要先算出半径的值!”“半径的值怎么计算来的?”“如果我们知道了游泳池的面积,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算出游泳池的周长?”“圆的周长和面积有什么关联吗?”……在学生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然后指导学生们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在解决游泳池面积问题的时候,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集思广益,很快计算出了圆的半径,然后运用圆面积公式计算出了游泳池的面积。在解决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有何关联这一问题时,学生们通过讨论和思考,得出如下结论:只要知道圆的周长就能计算出圆的半径,通过半径就能求出圆的面积,在明确了圆的面积之后也能通过先计算出半径,再来计算圆的周长。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既能引发学生们集思广益,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又能让学生在矛盾和交谈中提出新的问题,并在解决新的问题之后,继续提出更多的问题。

总而言之,学贵有疑,不疑则不进,“学”与“问”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可提升其质疑能力,使其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永远带着问题去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其数学学习效率。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运用行之有效的策略为学生创造质疑、发问、解问的机会,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激活和发展,并尊重学生的思考结果,给予其鼓励和肯定,使学生更愿意、更主动、更乐于提问,最终将一个个“提问”变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磨刀石”。

猜你喜欢游泳池轴对称周长森林游泳池数学小灵通·3-4年级(2021年6期)2021-07-16周长与面积小学生学习指导(中年级)(2021年4期)2021-04-27巧求周长数学小灵通·3-4年级(2020年12期)2021-01-14巧求周长小学生学习指导(中年级)(2020年12期)2021-01-08“轴对称”单元测试题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人教版(2020年10期)2020-11-26《轴对称》巩固练习语数外学习·初中版(2020年10期)2020-09-10游泳池小太阳画报(2020年3期)2020-04-24认识轴对称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人教版(2019年10期)2019-11-25智扩游泳池儿童故事画报·智力大王(2018年7期)2018-11-02巧算周长数学小灵通·3-4年级(2017年12期)2018-01-23

推荐访问:小学生 意识 培养

本文来源:http://www.triumph-cn.com/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2023/0907/104079.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