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必胜文档网!

师范生短期支教对乡村儿童文化意识的影响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9-08 09:40:06

闫颖 周冰云

内容摘要:在校大学生支教活动在共青团中央和国家财政部、教育部的支持下迅速发展壮大,可以实现支教者和贫困地区的双赢而受到青睐。在传统文化空心化的社会大背景下,通过实地支教实践和调研,探索师范生在短期支教中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对乡村儿童文化意识的培养和影响,也在反馈和反思中寻找更加合适的有利于短期支教的措施,以弥补乡村教育资源的不足,提升乡村儿童的文化意识,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空心化 短期支教 乡村儿童文化意识

国内对大学生短期支教的研究自2010年开始延续至今,“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种类丰富、内容多样、形式多元,近年来吸引了全国各地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下沉到乡村进行支教,“三下乡”也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该方向的研究于2019年掀起一股小小的热潮,走势仍持续上升。在此期间学界的研究方向主要聚焦在大学生“短期支教”本身的现状、影响、对策等方面,在理论层面对短期支教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但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全国各地的支教活动要在普遍性理论的指导下需要针对各地区的特色进行教学设计,不断深化、细化。本次研究在此前的基础上将“短期支教”与“传统文化”的教学有机结合,把进行支教的群体精确定位为师范生,以湖北师范大学文化速递实践队赴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军垦中学的支教活动为例,通过中华传统文化和当地特色“阳新布贴”文化的教学,分析该活动对乡村儿童文化意识的影响。

一.社会现状

“空心”顾名思义是表面空有躯壳而其内部毫无内容。在城镇化的影响下,乡村空心化的问题也逐渐显现。随着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各个年龄段的乡村人口比例失衡,乡村的内部正在被落后、愚昧等因素腐蚀,逐渐变得空洞无物,各个方面的功能发生了历史性的衰退。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社会的发展,这种现象在与城市的对比之下显得格外突出。而乡村空心化又势必导致乡村传统文化的空心化。乡村传统文化的空心化影响更为隐性和深远。扶贫先扶智,振兴先振“心”。农耕文化是中华文明之根源,乡村更是中华文明之载体,所以传统文化空心化问题亟待解决。

中国自古便注重文化之功用,人的生存不仅需要物质资料,更需要充足的精神财富,“以文化人”便是以文化为工具塑造人的精神世界,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与主流文化对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为共产主义目标而奋斗。2021年8月,教育部根据现实情况强化了重大主题教育的整体设计,研究并制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要求在课程教材、教育教学等育人环节积极贯彻落实,由此可见我国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强调以效率优先、按劳分配的公平竞争,教育领域也被人为地进行了等级划分,区域、学校、班级之间相互颉颃,竞长争雄。看似公平竞争的背后却进一步深筑了城乡二元的壁垒,农村相对的弱势地位导致其教育质量每况愈下,农村学生始终无法从“孤岛”中突围。①师范生进行短期支教是一个很好的城乡文化交流机会,为乡村学生带去新思想、新观念,并教学传统文化,打破城乡壁垒,在此过程中既锻炼了师范生的教学技能,也让乡村学生学习了新知识。

根据《指南》的要求,乡村学校常规的“语、数、英”等课程只能在授课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过于碎片化、零碎化。师范生短期支教利用其教学的特殊性将课程设置地更专项化,将中国传统文化和乡村特色文化带入课堂,系统地开设成语课、诗歌课、论语课、汉字课等以及民俗文化课,介绍阳新布贴、采茶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弥补日常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乡村儿童的文化传承意识,这种教学模式经过实践确有成效。

二.实地支教案例分析

在文化速递实践队的支教过程中,课程设置主要是传统文化板块,独特之处在于把渗透在语文学科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如成语、诗歌、论语单独设为课程进行授课,还将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纳入单独的课程。从整个课程构成上看,既有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又有当地的特色文化,将普遍与特殊结合在了一起。

从上课实践中看,对于语文学科中渗透的传统文化知识,学生们在平时的语文课上有所耳闻,对于他们了解的传统文化知识,他们喜欢一起讨论,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所以上课时比较活跃,也更愿意接受和学习。他们喜欢扮演成语背后的故事人物、也喜欢读诗歌、对论语背后的哲理趣味十分感兴趣。在一首陆游的爱国诗《卜算子·咏梅》的课堂上,孩子们感受梅花虽生存在艰苦环境中仍散发着傲骨的芳香,感受陆游满腔报国之志和矢志不渝地投身戎馬战场,孩子们赞美梅花,也为陆游报效国家而奋斗所感动,他们纷纷举手表示愿意像陆游那样报效祖国,教室里响起浪潮般的掌声,爱国的种子也埋在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可见,诗词中蕴含古人强烈的情感及意志力载体,是学生们品味优秀传统文化、向他们传达爱国主义等民族精神的有力资源。

在民俗文化课上,以阳新县当地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布贴作为教学资源,支教队员拜访了当地的文化馆,请教专业人员,借阅有关布贴的书籍,拍摄布贴的照片。遗憾的是因为临时预约,当地专业老师由于时间原因无法来到课堂为学生们授课,队员只好将素材带回课堂。令人吃惊的是,在第一节课上学生们都摇头表示没有听说过阳新布贴,这颗就在身边的明珠居然在现少年中无人知晓,那些极具色彩张力、强夺天工的布贴只是在安静的角落吃灰,没有绽放光彩的机会。庆幸的是孩子们上课非常积极,表示愿意走进阳新布贴,也喜欢上了布贴。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农村地区对于语文课堂上渗透的传统文化比较了解,而却忽略了当地的特色文化。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在生活中我们最能切身感受的传统文化。这次支教虽然是短期,但可以作为一把打开学习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将民俗文化带入乡村儿童的视野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获得了许多积极的反馈。

三.师范生短期支教对乡村儿童文化意识的影响

虽然在师范生短期支教方面,存在着授课经验不足、管理能力不足、时间没有连贯性等多方面的问题,但不可否认,在支教中队员们辛勤付出中还是有收获的。针对支教过程中传统文化的课程设置,结合学生的表现和家长反馈,从视野、知识、兴趣、价值观方面谈谈对乡村儿童文化意识的影响,其中视野、知识、兴趣方面的影响较为显性,而价值观方面的影响则是隐性的。

1.开阔乡村儿童文化视野

虽然在学生平时上课中,各学科特别是在语文学科中有涉及传统文化的教学,但学校没有专门开设传统文化课程,也没有专门的教材,不仅仅是这所参与实践的学校,资料显示国内绝大部分学校都没有,又处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偏远农村,相关的实践活动也没有。像这样在支教中专门体系化地讲解传统文化是很少的,这无疑给乡村儿童带去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熏陶,特别是一些他们从未领略到的特色民俗文化,这极大地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对传统文化也了解地更加全面和深刻。另外,支教者个人的人格魅力和经历、新颖的上课方式,也能让儿童耳目一新,开阔视野。

2.丰富乡村儿童的文化知识

在学校、在课堂上学习地最多的就是知识,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大量人生哲理、精神品质和文化常识等都是值得学生学习的瑰宝,这些知识不应该仅仅用来应付考试,而更应该武装头脑,丰富人生。知识的力量对于乡村儿童来说最需要的,他们迫切需要利用知识来走出山村,他们的家长也希望用知识使孩子们成龙成凤,而获得知识的途径、平台在乡村又很少。所有身处在资源丰富的城市大学生,特别是师范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教育技巧,能在传递知识方面做一点贡献,对于乡村儿童来说,这些传统文化课堂成了丰富他们的知识的一部分源泉,提高他们的知识储备量。

3.提升乡村儿童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将中华传统文化分类设置成诗歌、论语、成语、汉字课程,有体系、有计划地学习传统文化,课程设置新颖;教学内容灵动活泼,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有涉及;课堂教学方式也丰富多彩,如角色扮演、小组比赛、交流讨论等多样化的活动,往往能吸引小学年龄段学生参与课堂,极大地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包括多媒体的音乐和视频导入,对于他们来说也十分新鲜,能够调动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再者,大学生由于较为年轻,且富有激情和爱心,与儿童之间的代沟较少,能自然地地把握他们的心理,更好地与他们交流。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要注重儿童的经验和兴趣,从做中学。学生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生动有趣的一面,并通过有趣的活动展示,以及接触到新的教学方式,自然乐意去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在寓教于乐中提升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4.影响乡村儿童的文化价值观

身处于农村的孩子,一般来说想通过学习出人头地,只专注于应试考试,或者因为单亲家庭或留守儿童的影响,缺乏管教。又由于农村基础教育资源有限,师资力量、学习重视程度等等因素,总之,普遍现象是乡村儿童对传统文化的接触与关注度都不多,从而无法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丰富资源,更无从提及文化自信和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继承了。正如洛克的“白板说”说的那样,孩子就像一个白板,所有的外界事物都会在他们的成长中留下痕迹,让他们的思想发生改变,量变一步步引发质变。②在支教中开展的传统文化课程以及民族文化课程,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从表面上看,他们表现的是学习的热情和积极参与,深层次从看,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传统美德在课堂活动中已深入他们心中,塑造着价值认知,影响他们的行为选择。特别是在民俗课中了解到自己家乡的传统文化,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四.短期支教改善措施

1.课内外联动教学

(1)充分利用当地现有文化资源,鼓励学生积极到附近相关文化场所进行参观与学习,例如阳新县的学生可以到阳新县文化馆参观布贴画展览、观看采茶戏演出。同时,在课外积累传统文化相关知识,培养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2)支教的师范生可与当地相关文化的传承人进行紧密且长期的联系,邀请各级传承人到课堂上为当地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讲授,避免师范生因对当地传统文化了解不充分导致讲解不全面甚至讲解错误的情况,使课程老师更专业化,更深层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建立健全评价体系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来看,评价需要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③的要求。支教虽然持续的时间短,但若不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就难以看出学生的进步与成长,这里提到的评价并非用分数来衡量,而是通过轻松愉悦的方式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以便师范生即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例如在一节课结束后进行形成性评价,用接龙提问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再如在支教结束的时候进行总结性评价,通过举办结业典礼的方式让学生用表演朗诵、歌曲、舞蹈、小品等节目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邀请家长共同验收成效。注意在整个评价过程中不唯分,只为实,注重评价的即时性和真实性。

3.建立支教长效服务体系

(1)注重学生、校方、家长对支教情况的反馈,支教不仅要传授知识,同时要留意学生观念与意识的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通过家访与访谈的形式让家长和校方充分参与到支教的过程中来,广泛吸纳各方建议,改善教学方式,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2)改善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所以,支教队可以建立长效服务体系,在支教结束后仍与学生保持联系,通过创建微信群聊等方式长期发布传统文化相关知识与新闻,使学生得以持续性地进行学习,培养长期关注相关知识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對学生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3)形成“一对一”支教模式,即一个支教队对接一所学校,进行长期合作,尽管支教的队员会变化,学生也不尽相同,但是每个支教队都有独特的支教模式,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爱与关怀,将青春奉献于乡村教育事业中。

4.提升师范生教学技能

作为师范生利用暑假下沉到乡村进行支教是十分难得的机会,应在教学的过程中格外注重提升知识的积累、语言的表达、教师的素养,不断改善自己的缺陷,将所学经验灵活应用到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经过在湖北某乡村小学的短期支教实践,在传统文化空心化视角下,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和民俗文化课程,一定程度上弥补乡村教育资源的不足,也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带入乡村儿童的生活,对他们的文化视野、知识、兴趣和价值观上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不仅在当地儿童的文化意识提升方面做出努力,笔者也通过实践、学生家长多方面的反馈,探究师范生短期支教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更好的途径和方法,并提出改进措施,从建立长效服务体系、健全评价和反馈系统、支教学习与被支教学校定时定点帮扶、师范生自身素养方面促进支教活动进一步完善的同时,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注 释

①杨巧娟,李孝川.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的冲突、归因与对策分析[J].生活教育,2021(11):98-103.

②范恬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的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以合肥市某乡镇小学为例[D].安徽农业大学,2017.

③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0(11):4-5.

推荐访问:师范生 乡村 支教

本文来源:http://www.triumph-cn.com/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2023/0908/104121.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