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必胜文档网!

空巢青年的悲欢离合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9-24 14:40:06

彭莉莉

据民政部和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当前国内城市单身独居青年的数量已上升到9000多万。其中“空巢青年”指的是生活在大城市,与父母及亲人分居,单身且独自租房的年轻人。这涉及一个社会群体和一种生活状态,狭义的“空巢青年”特指年龄介于20到35岁、离开家乡到大城市工作、远离亲人、独自居住的单身年轻人,即为工作打拼在大城市流动的单身独居青年。

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在《单身社会》一书中提到,“我们正在学习单身,并由此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但也有人认为,独居并非是好事,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个人而言,他们的生活压力不仅体现在物质上,还有孤独对精神的磨损。研究表明,孤独感和独居生活分别会使死亡率增加26%和32%。

在独居的趋势之下,那些身在其中的青年们,他们过得怎么样呢?

为此,我们专访了两位心理学领域的专家:

李子秋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校外讲师和督导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督导师和心理师,美国纽约州执照心理学家。专业领域:情绪压力、行为困扰、人际关系。

赵梦晗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中国人口学会青年人口学者专业委员会委员。专业领域:人口社会学、性别与家庭、社会网络。

第一部分 别让生活“空巢”变精神“空巢”

本刊编辑:城市单身独居青年,“空巢生活”究竟是孤独还是自由?

● 李子秋:在现代化进程中,特别是在大城市,个体走向原子化或者孤岛化是一个大的趋势。一部分空巢青年更多是一种自我决定或者自我选择的生活方式,他们可能也依然在积极地探索亲密关系,比如会间歇性地去约会,只是还没有进入到一段稳定的关系中。还有一部分独居青年,可能是一种非自愿的、被动的陷入到单身状态中,同时对于亲密关系也是有渴望的。

谈到这类群体是孤独还是自由,首先要了解他们选择空巢生活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是什么动机或者是经历塑造了或者推动他进入到这种生活状态:是主动进入到这样的生活方式中,还是被逼无奈的,或是出于想要回避或者逃避一些人际过程及生命主题才进入的。值得一提的是,现代化进程无法改变镌刻在我们基因和神经结构中对于依恋、爱和联结感的需要。

单身独居或者空巢只是一個状态或者现象,它是一个中性的过程。对于一些个体来说,或许这个状态是有积极意义的。孤独是一个存在主义意义上的会引发焦虑的状态,但又是一种有意义的体验;
一种如果想要获得主体性和稳定的自我概念,就需要去经历并超越的一种人生阶段或者状态。如果是出于这样的目的选择单身独居的话,我会认为是一种积极的自由,因为是主动选择的。如果是被迫的或者是为了回避一些人际过程或议题而离群索居的,可能就会引发一些不良的身心健康后果。

我们和自己的关系以及和他人或者和世界的关系,其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可能不太有时间或意识独处,更多的是和他人在建立和发展关系。但有时为了能够跟他人发展更健康和深入的关系,我们确实又需要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多和自己的内在建立联结,这样反过来就会促进我们和他人以及和世界的关系。但是有一部分单身独居的青年可能就把一枚硬币的两面给对立起来,完全就只陷入和自己的关系当中,这样是危险的,因为我们和自己的关系也是需要通过和他人以及和世界的关系来镜映和滋养的。

● 赵梦晗:这一群体是伴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出现的,特别是在人口流动增加中产生的。他们在新的城市定居,一方面与原有的社会关系慢慢疏远、渐渐脱离原有的生活圈子;
而另一方面,在新的城市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

社交圈,会经历一段单身独居的时期。在城市化的早期,城市青年的独居可能更多的是被迫的选择。与此同时,周围人的看法也会对他们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特别是当这现象还不够普遍的时候,社会对于独居青年可能还有一定的偏见。在这样的情况下,城市“空巢青年”可能在心理上也会较为孤独。

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青年的独居状况也愈发普遍。这一方面是人口流动增多、家庭日渐小型化的现象促成的,另一方面也与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青年群体中个体化的文化日渐普遍有关。独居的生活方式能最大程度地帮助他们实现自由,而他们在价值观上也更加强调突破传统的束缚、追求自我的空间,享受自由的生活状态。

便捷的信息技术使得单身独居青年能够突破空间的限制,维持与原有社会关系网络的联系,即便在异地也能在情感上获得支持,消减孤独感。这一现象的普遍,也会使得社会对于“空巢青年”的看法发生转变,接受青年人经历的这一段特殊时光,这也能减轻对于独居青年的社会压力,降低他们的焦虑。同时,人们的婚恋观念也逐渐转变。与其委曲求全结婚、成家,他们更期待能够等到有缘人,在此之前维持“空巢”反而有可能是难得的最后自由时光。

本刊编辑:空巢青年怎样走出情感困境?

● 李子秋:第一,从微观维度来讲,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独居青年在走出校园、步入职场之前,在校园和家庭里有一些固定的人际互动,他不需要太多的努力就可以获得人际滋养。从一个既定的人际关系结构走向主动建立和维系新的人际关系,对许多青年人来说,难免会是一个挑战,需要一个转换和适应过程。

第二,从宏观角度来讲,现代化进程带来的人们对于关系的态度和需要,不管是亲密关系还是其他类型的关系,都越来越多元化了。不像原来特定的关系脚本,是相对固定的,有比较高的确定性。很多空巢青年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关系的不确定性,现代性带来的对关系的期待具有越来越高的特异性和流动性。不管是爱情还是友谊,它具有流动性,要探索自身对关系的期待和脚本是什么,而且关系的脚本和期待很可能随着探索发生变化,在这個过程中就需要能够耐受变化和模糊性。我们选择发展关系的对象可能和我们的期待是不一样的,而这种差异不代表谁对谁错,这是现代性带来的多样化,各自希望从关系中获取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当这种差异存在时,肯定要去处理这些差异。这是现代青年要面临的多一重的困境,但这个困境确实也可以是一个非常好的成长契机。正因为传统的固定关系脚本在逐渐消解,青年人才更有空间去塑造或者建构真正适合自己的关系脚本。在这个关系探索和实践过程中,需要有很多的自我觉察、反思,要多做一些人际实验,采取行动,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才会有螺旋上升式的成长。

因为成长的过程一定是不舒服的,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也会遇到很多失望、挫败感,包括在关系的动荡甚至结束中感到脆弱和痛苦,这些都是正常的。在自我觉察的部分,我会鼓励青年人去反思、追问和检验自己对亲密关系的想象。很多时候我们对于亲密关系、亲情或者友谊的想象,其实是成长过程中内化的源于原生家庭或主流社会的关系脚本,并不必然适用于自己和发展关系的对象。如果个体没有觉察这部分内容的话,那就很有可能在和对方建立关系的过程中,遇到冲突,或者使关系变得僵化。

第二部分 空巢青年的悲与喜,不容小觑

本刊编辑:“非自愿空巢青年”,有哪些难以言说的痛?

● 李子秋:从性别角度来看,女性在社会化过程中,更愿意表达脆弱,更容易从友谊中获得情感联结。男性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倾向于独立,不依赖他人,压抑脆弱,这是不同性别在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差异。但是一段深刻的关系,不管是亲密关系还是友谊,要允许自己表露脆弱以及真实的感受,这是和另一个人产生深层次联结需要经历的人际过程。

然而,对有些个体来说,难以处理的感受,包括分离和哀伤的过程,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处理,就干脆不开始一段关系。如果是在一个安全且健康的抚养环境中成长的个体,会把冲突看成是一个中性甚至积极的过程,因为有了冲突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但是对有些个体来说,如果在成长过程中有过创伤,就会本能地恐惧或者回避冲突。因为冲突对他们来说是危险的,是有创伤性的。如果个体不允许冲突,或者极力地回避冲突的话,就很难建立健康且深刻的亲密关系。

本刊编辑:如何避免精神“空巢”,树立良好心态?

● 李子秋:首先,觉察和自我的关系。如果一开始觉得建立亲密关系太难,甚至会触发强烈的负面情绪,如恐惧等,那就先不带着恋爱目的,可以先建立友谊。最好要和人有真实的互动,而不是在虚拟世界里的关系。建立友谊的过程中要允许自己表达脆弱,多和朋友倾诉和交流自己的内在感受。如果有时感觉受伤,或者受到了强烈的情绪扰动,可以进行自我成长,或者寻求心理咨询。

其次,建立和外界的关系,保持好奇和慈悲。例如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等。一些人在建立关系、与人交往互动的过程中会很容易受到情绪扰动,产生困惑。如果对待困惑,更多的是保持一种好奇和慈悲的话,那么这些扰动才更有可能让一个人得到自我成长和疗愈。好奇自己为什么会受到这样的扰动,对方的行为为什么会让我不舒服,为什么对方和我对于关系有不一样的想象和期待,这些都是好奇和慈悲。只有保持好奇和慈悲,才更有可能或者更有助于建立爱的联结和依恋关系。

最后,对于自己的受伤、脆弱或者是别人的受伤和脆弱,要以一种慈悲的方式进行积极的自我关爱,同时也关爱他人。

● 赵梦晗:虽然能享受独处的时光,并且社会对于空巢青年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但这仅是个体生命中一段特殊的时光。大多数人还是会在事业稳定、融入新的城市生活后“筑巢”。因此,在这段特殊的时期内树立良好心态,避免精神“空巢”也尤为重要。

当前便捷的信息技术、多元的网络内容,能够丰富独居青年的个人生活。一方面利用网络技术,即便在远距离也能维持亲密关系,通过多与原有家庭、好友沟通联络,获得社会支持,能够有效地缓解个体的精神压力。另一方面,网络上丰富的资源也能帮助青年在个人的空闲时间多发展兴趣爱好,学习曾经想学但没有机会学习的技能,充实精神生活。当然,也要注意网络安全,防止沉迷于网络。

在新的城市对交友给予开放心态、构筑起新的社会网络的同时,也有人通过养宠物的方式获得精神慰藉。养宠物一方面有助于独居青年获得陪伴,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空巢青年”通过宠物构建新的社交网络,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提升他们在新的环境中的身份认同。

猜你喜欢亲密关系空巢人际亲密,别陷入相处误区心理与健康(2021年10期)2021-10-11亲密关系不会真的无疾而终时代邮刊(2021年8期)2021-07-21聪明的人善于经营亲密关系意林(2021年8期)2021-05-06搞好人际『弱』关系意林·全彩Color(2019年6期)2019-07-24暴力 亲密关系中的致命毒瘤中国生殖健康(2019年12期)2019-01-07关爱空巢老人中国生殖健康(2019年9期)2019-01-07关爱空巢老人中国生殖健康(2019年5期)2019-01-06空巢生日不孤独杂文选刊(2018年11期)2018-11-06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剑南文学(2015年2期)2015-02-28

推荐访问:悲欢离合 青年 空巢

本文来源:http://www.triumph-cn.com/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2023/0924/108737.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