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必胜文档网!

从中国历史上释义来看《天水冰山录》中“藕丝”之义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9-29 08:00:32

刘傲雪 须秋洁

摘 要:《天水冰山录》是明代贪官严嵩的抄家清册实录,其中金银及名贵织物涉及范围甚广,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明朝官场腐败之外,严家收藏也是后世之宝。《天水冰山录》中与藕丝相连的织物名有两处,分别是藕丝缎和藕丝素云缎。根据《天水冰山录》中有关织物与衣物的排列手法分析,“藕丝”一词在本书中可推测为色彩名,但除色彩名外,藕丝还具有织物名称的属性。本文从明代色彩运用开始,以《天水冰山录》作为线索,通过“藕丝”一词在中国历史上的具体释义,对《天水冰山录》中“藕丝”的释义进行分析。

关键词:藕丝;
明朝;
色彩;
织物

中图分类号:TS102.2  K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2346(2023)02-0058-05

1    明朝相关背景

明朝初期国力强盛,但中叶后,皇帝昏聩,政治腐败,明代后期官员贪污成为常态,甚至与揭发贪污官员的“御史”出现猫鼠共眠的现象。在经济上,明朝初期注重减赋,促进生产,推动经济的发展,在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生产经济现象,出现了一大批手工艺作坊。在位统治者的思想依然是重农抑商。在文化水平发展上,曾经灿烂一时的程朱理学走向没落,自然科学走进人们的视野,一些专注于自然科学的大家在此时出现,如冯梦龙、徐光启、徐霞客、谈允贤。在艺术的发展上,中国明代出现了不少著名的艺术品生产中心,在织物衣物方面,苏杭的线织、松江的棉织、芜湖的印染等都在当时声名鹊起[1]。

明朝的织染工艺较之前面的朝代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各个地区的明锦特点鲜明,色彩丰富。明朝的染织技术达到顶峰,色谱全面,记载详实。在记载中能够用于染色的植物多达几十种,套染、媒染等染色技术愈发成熟。[2]明朝初期制订了严格的服色制度,但在中后期服色制度随着社会的腐败开始崩溃瓦解。在明朝贪官严嵩抄家清录《天水冰山录》中共记载45种色彩,可见明朝色彩之丰富。

2    《天水冰山录》

《天水冰山录》是贪官严嵩抄家清录,作为展现明朝腐败历史的侧影,所含宝物不计其数,甚至光是登录财产的字数竟多达6万多字。《天水冰山录》中涉及的织物和相关色彩名十分丰富,其中有几种色彩并没有具体的色系归属,藕丝色就是其中之一(表1)。植物染作为主要染色技艺在各朝各代均有相关发展和史料记载,在明朝植物染发展十分兴盛,色谱齐全,仅《天工开物氛檬┚怼分芯图窃亓?8种色彩,包括:大红、莲红、桃红、银红、水红、木红、紫色、赭黄、金黄、茶褐、大红官绿、豆绿、油绿、天青、葡萄青、毛青、翠蓝、天蓝、玄色、月白、草白、象牙、藕荷等;
染色用具和染色步骤的记载极详尽,展现出明中后期染织业的发达程度,其中一些色彩的植物染技艺已经失传,现如今只能在古籍中寻找色谱的复原方法。

严嵩曾位列首辅,权倾朝野,专擅国政近15年之久。他的地位在当时也极具尊崇,在《天水冰山录》的服饰中也可见一斑,其中有关服饰或织物红色系出现频率最高,多达268次,并且明代的相关赐服在其中也有很多记载。严嵩作为古玩的鉴赏玩家也极具盛名,沈德符曾列举北京的鉴赏玩家,提到北京玩风逊于江南,且严氏以权势劫取古玩。严嵩的财力连当时的皇帝也未曾想到,《天水冰山录》作为可窥见明朝历史的书籍意义远不止于此,其中的收藏品值得深入研究。

3    《天水冰山录》中提到的“藕丝”的现代汉语理解

《天水冰山录》中与“藕丝”相连的织物名有两处,分别是藕丝缎和藕丝素云缎。“藕丝”不论是作为色名还是织物名称在现在的日常生活中基本很少提及,现代汉语的常见解释中“藕丝”具有两种含义:一为莲花的地下根及花梗中皆有的丝状物;
二为与藕色相类的颜色,藕色的解释是一种浅灰而略带红的颜色,所以很多文献中经常把“藕丝”作为色彩归类为红色系,这其实是现代语境下對于“藕丝”的解释。根据上述现代汉语“藕丝”的意思其实可以看出“藕丝”还是有作为色彩名的理解意味,但是在中国古代的一些文字叙述对于“藕丝”的解释可能就不仅仅是“藕色相近的色彩”,也不仅仅是说“浅灰而略带红的颜色”。

查询现代社会关于“藕丝”的资料可以发现,“藕丝”在作为纤维理解时,它是一种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天然纤维,是由荷花的茎秆进行浸渍、洗晒、脱胶等一系列工艺捻合成的复丝,外表与藕相似,都有节状特征。[4]随着近年来对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天然纤维甚至天然染色也逐渐进入人们视线,但“藕丝”作为一种天然纤维,其中的工艺难度相较于普通纤维更高,所以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由此织就的藕丝布更加受上层社会的喜爱,就此日本《纤维机械学会志》有过相关报道。[5]那么中国古代“藕丝”有没有可能也是指一种织物。“藕丝”在此处是指色名还是指织物名,或者其他含义?如果指色名,是哪种颜色?如果指织物名,又是哪类织物?这些问题就值得研究了。

4    关于“藕丝”的古籍考证

4.1     “藕丝”应于唐代出现

根据目前查阅到的,“藕丝”一词最早出现于《花间集》卷一收录的温庭筠的词《菩萨蛮》中:“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对“藕丝”和“秋色”的普遍理解是:“藕丝”为轻薄的丝罗织物,“秋色”指代藕合色,藕合色一般是指浅紫略带粉红的色彩。这样的说法也让一些学者把“藕丝”误归为紫色系,其实藕合色及秋色才是紫色系;
另一说法则是“藕丝”在此词中是作为色彩名出现,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唐宋词选》对于此句中的“藕丝”解释为:“藕丝,藕丝色,即白色。”[6]可以看出在最早关于“藕丝”的解释就存在色彩名和织物名的争议。《花间集》作为词集与诗歌不同,中国的诗词题材其实有很大不同,诗一般是用来表达志向与情感的,而词是先有曲调,然后按乐曲填补词形成的,最初的词是依市井流行的曲子所填,所以难以编撰,文字资料并不丰富。

4.2    关于“藕丝”为色彩的考证

“藕丝”在温庭筠的《菩萨蛮》中是描述颜色,还是描述织物,有过不同的讨论。

说法一是“藕丝”为颜色描写。俞平伯先生认为:“藕丝色近乎白,故说‘秋色浅”[7],认为此处在“藕丝”后面隐去了名词,原本意思应为“藕丝色的衣裳”,这种手法其实在古代文学表达中是常见的,而后面的“秋色浅”其实是在说这藕丝色的衣裳色彩浅浅,这样看来“藕丝”其实是指一种浅淡的色系,近乎白但不是白;
并且还有温庭筠《归国遥》中“舞衣无力风敛,藕丝秋色染”的描写,在这里“藕丝”的解释变成了青白色,这个地方的“藕丝”其实是用颜色来指代衣裙;
李贺《天上谣》中描写:“粉霞红缓藕丝裙”中“藕丝”的解释为“纯白色”,那么诗中“藕丝裙”自然是指纯白色的裙子;
另外,清人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云:“粉霞、藕丝,皆当时彩色名。”邓乔彬先生亦赞同此说,并描述此句是“她穿着近于纯白的藕合色淡淡衣衫”。[8]华梅则说“藕丝”是“淡红色”。[9]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唐宋词选》对温庭筠《菩萨蛮》中的“藕丝”解释为:“藕丝,藕丝色,即白色。”

综上,关于“藕丝”为色彩的解释中共出现4种理解,分别是:近乎白、青白色、纯白色、淡红色。这样看来“藕丝”如果作为色彩讲,大概率是一种明度低的浅淡色彩,而且女性着装中常见,一般用于轻薄织物上。

4.3    关于“藕丝”为织物的考证

另一种说法是“藕丝”为织物材料,或者轻薄织物。如有学者认为温庭筠《菩萨蛮》中的“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藕丝”是一种材料描述,“秋色浅”才是色彩词,而作为名词存在的则是“人胜”这个装饰物。例如顾况《龙宫操》“鲛人织绡采藕丝” 和温庭筠《懊恼曲》“藕丝作线难胜针”中都明确表示了“藕丝”是纺织的一种材料,但是这两句中都有神话色彩,那么这两句是在对“藕丝”这种纺织材料的“难以得到”进行夸张的叙述,还是对“藕丝”本身就是不存在的织物进行描写,具有迷惑性。在作者看来,句中的神话色彩其实是为了渲染“藕丝”这种材料的难以得到,因为上面一个说法其实已然得出非织物解释的“藕丝”是存在的,并且多与现实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相关叙述,那么“藕丝”至少是作为色彩存在的;
又或此处的“藕丝”只是单纯地指代“莲藕丝”,那么“鲛人织绡”用的是古代社会难以想象的“莲藕丝”,而“莲藕丝”又难以作为线穿针使用,也是可以说得通。宋代张先《菩萨蛮》之二中有:“藕丝衫翦猩红窄”一句就是以“藕丝”写织物的质地轻薄,可以露出玉白的皮肤;
毛滂《踏莎行》“玉燕钗寒,藕丝袖冷”也以冷来描绘“藕丝”织物的质地轻薄;
谢逸的《南乡子》“袖卷藕丝寒玉瘦”词中对“藕丝”也描述作为轻薄材质的衫袖,但上述诗词也有可能以“莲藕丝”来指代织物的轻薄质感。

这样看来“藕丝”作为织物的描述也是存在的,一般来说是指一种轻薄的织物或衣物,如果其中存在以“莲藕丝”作为指代织物的轻薄,也能证明古时存在名词“藕丝”用以表达织物的轻薄或作为织物名称出现。“藕丝”指代的织物轻薄透明,那么色彩一定也是清浅的色彩,在一定程度上,“藕丝”指代的轻薄织物或衣物和本身的浅色系色彩是可以呼应的。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三学山,据说古时存有“藕丝袈裟”等珍贵文物,但今已无存。宋李昉的《太平广记》中有记载开照寺盗,“伪蜀金堂县三学山开照寺,夜群寇入寺,劫掠缁徒罄尽。寺元有释迦藕丝袈裟,为千载之异物也,贼曹分取,与其妻拆而易之。”[10]说明宋之前该寺的“藕丝袈裟”被盗。此外,宋《太平寰宇记》中记载“藕细布一号郁林布,比蜀黄润。”[11]

在缅甸,有用荷花中的“藕丝”做成的织物,在当地这种织物也与佛教有关,这种布艺是当地专门献给佛祖和高僧的,但是缺少这种织物的起源记载。在有关学者的调研中,缅甸茵莱湖距今大约90多年前开始做荷花织物[12],所以从荷花中取“藕丝”很可能是较新的工艺技术,古代文献中关于“藕丝”的描述和记载很大程度上都是在描绘当时的轻薄织物。

这些都是以往关于“藕丝”文献相关的记载,但是并没有对于“藕丝”这种特殊材料的织造方式的详细记录,如“藕丝”在中国古代作为轻薄织物出现,现今已经无还原之法。

4.4    《天水冰山录》中的色物相连命名方式与“藕丝”释义

《天水冰山录》和明代同时期的同类古籍和欧洲同时期的同类古籍对比,可以看出明代有一批专门研究物品归类的人员,因为对比同时期明代与欧洲的典籍所列内容,明代的要更为严谨和条理清晰。这种严谨的记录、排列方式为关于“藕丝”的研究提供了相当便利的条件。

《天水冰山录》中所列染色物品大多色物相连,并且按照色、工艺、织造、图案、织物(或服装)类型的固定组合方式进行记录罗列。[13]这种模式在当时并不多见,按此模式推测,“藕丝”应有颜色的含义。如上述,“藕丝”可能为近乎白、青白色、纯白色、淡红色,根据《天水冰山录》记载,织物相关的色名中,“藕丝”单独出现两次(藕丝缎和藕丝素云缎),白色单独出现3次(白素缎、白素绢、白云布),且结合《天水冰山录》中出现的葱白、西洋白等色名,说明明代对于白色已经有了较为細致的划分(例如月白、青白、象牙白、草白、玉色、卢花色等)。因此,“藕丝”并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唐宋诗词选》对“藕丝”的白色解释,“藕丝”虽然有白色的倾向,但是是一种明度较低的浅淡色系,在《天水冰山录》中能明显看出它区别于白色。

此外,崇祯府志中写道:“染色之变,初由大红、桃红、出炉银红、藕色红,今为水红、金红、荔枝红、橘皮红、东方红……”[14]。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明末的色名增加反映染色技术的发达,也看到藕色红在明晚期之前已经出现。且《天水冰山录》中的“藕丝”并不是藕色,是作为一种独立的色彩出现的,更因《天水冰山录》出现“藕色过肩蟒绒缎绒衣”,如“藕丝”即藕色,在一本典籍中不应出现两种表述。至于“藕丝”是否如华梅说是“淡红色”,有待进一步考证。

5    结论

综上,倾向中国历史上关于“藕丝”的释义是一种色彩明度较低的浅淡色彩或带有浅淡色彩的轻薄织物,有很明显的白色倾向,或是近白的浅淡色系。所以“藕丝”表现一种浅淡的彩色系,不能简单等同于白色或藕色。不然按照《天水冰山录》的严谨程度,会在前面加色名。作为轻薄织物来讲,色彩的呈现也一定是浅淡的,所以“藕丝”不仅指浅淡色系,同时应有轻薄性织物的指向,但不是指莲藕的丝织成的轻薄织物。“藕丝缎”是指浅淡色系的轻薄缎,且表面应有暗纹的肌理效果。“藕丝素缎”是浅淡色系的轻薄表面更为平滑的缎面织物。

“色名”作为古籍中体现的重要信息,在恢复中国传统色色谱和构建文化自信的层面上意义非凡,研究有关“色名”的文献,寻找对于色彩的描绘也可以还原当时社会的生活场景和时代审美特征。在对“色名”和“织物名”的研究中也可以发现古代精巧的工艺技法,如若“藕丝”在古代确有织物,在工艺上应是表现得极其成熟。

参考文献

[1]于琳洁.明代工艺美术色彩赏析[J].大众文艺,2014(09):86-87.

[2]杨健吾.明代中国民间的色彩民俗[J].天府新论,2004(04):87-91.

[4]席宁.藕丝纤维诠释天然与时尚[J].纺织科学研究,2015(04):33.

[5]曹士贤.藕丝和藕丝织物[J].毛麻科技信息,2006(07):6.

[6]中国社会科学院.唐宋诗词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22.

[7]俞平伯.唐宋词选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20.

[8]施蛰存,万云骏,马兴荣.词学论稿[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11.

[9]华梅.服饰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95.

[10]李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

[11]乐史,王文楚.太平寰宇记[M].南京:光緒金陵书局,1981.

[12]朱晓琳,姚丹.缅甸茵莱湖藕丝荷花织物制作工艺及文化特征研究[J].装饰,2017(06):118-120.

[13]吴允嘉.天水冰山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27.

[14]方岳贡.〔崇祯〕松江府志[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186.

Abstract:
Tianshui Iceberg Record is corrupt official Yan Songs inventory records of confiscated property in the Ming Dynasty. There involves a wide range of gold,silver and precious fabrics,which shows the treasure of later generations as well as the official corruption of the Ming Dynasty.In Tianshui Iceberg Record,there are two fabric names connected with lotus root silk,respectively, lotus root silk satin and lotus root silk plain cloud satin.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arrangement techniques of fabric and clothing in Tianshui Iceberg Record,the word “lotus root silk” can be inferred as the name of color in this book,but in addition to the name of color,lotus root silk also has the attribute of fabric name.Starting from the use of colors in Ming Dynasty,this paper takes Tianshui Iceberg Record as a clue and analyzes the definition of lotus root silk in Tianshui Iceberg Record through the specif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word “lotus root silk” in Chinese history.

Key words:
lotus root silk;Ming dynasty;color;fabrics

猜你喜欢明朝织物色彩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材料与冶金学报(2022年2期)2022-08-10《纺织品织物折痕回复角的测定》正式发布纺织科学研究(2021年7期)2021-12-02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纺织科技进展(2021年5期)2021-07-22神奇的色彩(上)军事文摘·科学少年(2017年1期)2017-04-26浅谈北魏以来庄浪地区的石窟营建青春岁月(2016年20期)2016-12-21试析播州之役对明朝的影响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明代海上力量缘何称雄东方海域人民论坛(2016年18期)2016-07-12春天的色彩环球人物(2016年9期)2016-04-20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Coco薇(2015年5期)2016-03-29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Coco薇(2015年3期)2015-12-24

推荐访问:之义 天水 藕丝

本文来源:http://www.triumph-cn.com/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2023/0929/109996.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