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必胜文档网!

基于地域文化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研究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7-27 17:20:09

张 少 丽

(宿迁市苏州外国语学校,江苏 宿迁 223800)

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劳动教育的要求和体系等进行了顶层设计与部署,明确要求劳动教育要根据地区和学校实际,结合自然、文化等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因此,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应当扎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挖掘地域生态资源与文化因素,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劳动教育课程。宿迁市苏州外国语学校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将劳动教育嵌入到地域文化系统中,从生态资源、文化传统、产业科技三个方向,建立了“五育并举”的劳动教育课程。该课程引导学生置身于宿迁情境与文化体系中,激发了学生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亲近感,促进了学生的体验感悟与实践,有利于提升学生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形成。

1.地域文化与小学劳动教育共生共融

劳动教育不能止于课堂,应融入家庭与社会生活,与地域文化共生共融。正如怀特海所说“教育只有一种教材,那就是生活的一切方面。”劳动教育课程设计与落实应从社会生活需要出发,选取和编排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方法、安排教学活动和考核标准等,实现劳动教育与生活的内在关联。[1]小学劳动教育课程需要用不同的主题创设不同的课程任务,让学生在课程任务完成中将理论与现实、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实现儿童生活世界与认知世界的完整性。[2]地域文化是自然与人文共生的场域,是社会生活的产物,也形塑着人们的生活。地域文化同小学劳动教育融合,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全景式地亲近自然、理解文化、认同生活;
另一方面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有利于劳动教学活动的实施与发展。

2.地域文化融入小学劳动教育有利于教育生活化

地域文化融入小学劳动教育,是以学校所处地域文化为基础开展教育活动,把儿童、家庭、社区、生态资源与地方产业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地域文化是课堂的外延,学校之外处处是文化,家庭生活、社区活动、生态资源修复利用与地方产业发展皆是课程资源。《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规定,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要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等开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与服务劳动等。地域文化融入小学劳动教育有利于教育生活化,将课程教学内容链接到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丰富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也丰富了劳动教育的课程资源。劳动教育与地域文化有机融合,既能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能力,还能使学生认同地域文化[3],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志。

3.地域文化融入小学劳动教育有利于课程实施常态化

地域文化是劳动的成果,也是劳动创作与劳动生活的场景。本地人民勤于劳动,善于创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多元性特征决定了地域文化能够为劳动教育课程设计提供丰富的资源与设计形式。地域文化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场域,亲近生活、体验感悟父辈工作生活的艰辛,能够提高学生对现实生活的适应性,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如宿迁耿车电商产业的发展,演绎了“新耿车模式”,本校很多学生的父母都在耿车区域从事电商产业,能够带领学生体验感悟电商客服、快递服务、生产包装等劳动新形态。这些带有地域特色的劳动形式,为课程开发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空间,推动了家、校、社会的有机整合,有利于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本地化与生活教育化,促进了小学劳动教育多层次、多形式的常态化发展。

地域文化的区位属性与特色劳动教育的结合,理应成为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实践图谱的起点。在立德树人任务的统领下,立足于地域文化资源和环境,明确课程目标,系统设计课程体系,全方位推进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在建设与实施过程中,对地域文化中的经验知识与道德信仰进行重组与设计,逐步形成了主题鲜明、层次清晰、资源配套完善、特色突出的课程体系。

1.地域文化融入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

宿迁市苏州外国语学校建校以来,积极推进劳动教育课程改革与特色校本课程建设,以素养与智慧共生为理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追求,建构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1)素养与智慧共生的课程目标。学校以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与智慧为总体目标,引导学生“崇劳崇德做好自己的事情,还能为家庭和社会搭把手”,热爱西楚大地,为宿迁创新发展增智献力。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宿迁地域文化特色,将劳动课程内容渗透到文化课、体育课、劳动课、社团课、社会实践课之中,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课程内容与选课体系。从传统文化美德层面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家国情怀;
从地域生态资源层面唤醒学生的生态意识与文明习惯养成;
从新产业业态与科技层面引领学生智力开发与创新;
从民俗文化与日常生活层面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与合作精神;
从传统工艺与非遗文化层面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2)传统与现代综合的课程内容。宿迁历史悠久,是在西楚文化基础上孕育的“生态为归宿,发展求变迁”的全国文明城市。我校劳动课程注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课程内容围绕生态资源、酒都名城、电商产业、民俗风情与手工制作等版块进行设计,充分挖掘宿迁地域文化资源与劳动因子,围绕素养与智慧建构了“三化六层”的多元课程内容。三化分别是:绿水青山的水韵文化是劳动教育的沃土,智慧科技的电商文化是劳动教育的载体,家国情怀的英雄文化是劳动教育的方向。六层分别是:水韵宿迁研学、两湖宿迁志愿实践、耿车电商劳动体验、西楚宿迁记忆与传承、宿迁民俗风情家校实践、农耕与酿酒劳动实践。

(3)线上与线下混合的教学方法。“三化六层”的多元课程内容,横向方面涉及家庭劳动、学校劳动、社会劳动、技艺劳动、智慧劳动等多方面,学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从劳动教育形式丰富角度出发,设计了研学、社团活动、农耕采摘、电商体验、酿酒体验等线下教学内容,设计了地域文化与劳动教育主题相契合的线下教学方法。“三化六层”的内容深度延伸到“五育并举”的纵向系统,考虑到学生接受能力、兴趣爱好等因素,设计了地域文化与劳动教育相契合的线上教学方法,如在布艺实践课程中,线下通过师生“走出去”与手工艺人“走进来”的形式开展实践教学研究。线上利用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组建线上兴趣小组,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手工制作经验与同学分享,教师也可以进行线上答疑和指导。师生共同合作设计了从设计、裁剪、缝制、包装、义卖等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环节。课程设计依据循序渐进、趣味使用、文化传承等编排秩序,在教学方法上实现了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有机衔接。

2.地域文化融入小学劳动教育联动化实施

学校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三化六层”课程体系进行系统整合和实施,以联动化方式进行教学和学习,统筹了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时间与空间资源,形成了家、校、社联动的教学共同体,探索出了融合性课程实施路径。

(1)家校联动,劳动教育课程融入现实生活。劳动教育即生活教育,在校园内外开展理论教学和动手实践,充分利用线上和线下方式开展家校联动,统筹劳动教育时间和空间,实现劳动教育融入学生现实生活。以“我是家庭小主人”课程为例,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探寻卫生保洁与保持方法,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家庭、学校、社会卫生劳动实践,为宿迁创建全国卫生城、文明城市献计献策。同时,将学生在劳动教育中探索出的保洁方法应用到家庭生活当中,家长对学生的实践进行指导评价,提高学生劳动技能,使课程学习与现实生活全面融入,推进了劳动教育的家校联动。

(2)校社联动,劳动教育课程承载地域情感。劳动创造了世界,学校是劳动教育实施的重要场所,社会也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场域,社会劳动教育实践拓展了劳动教育空间。劳动教育课程以研学实践、体验制作实践、志愿服务实践等方式与社会联动,挖掘了地域文化资源,同构了劳动教育空间,形成了良好的校社联动机制,承载着地域情感的养成。例如,在“烹饪与营养”课程学习中,不同年级的学生参与到骆马湖、洪泽湖的生态保护与修复调研活动中,学生结合餐桌上的湖鲜美食搜集生物资源,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唤起生态保护意识;
以徒步行走等方式调查沿湖生态问题,形成调查报告,提出沿湖生态保护建议;
以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积极宣传长江流域禁渔禁捕法规。通过学校和社会联动,学生从家庭和学校走向社会,在劳动教育中传承了地域生态思想,培养了良好的地域生态保护情感。

(3)家社联动,劳动教育课程激发服务意志。学生是社会的基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社会联动拓展了劳动教育实施的渠道,得到了家庭、社会的大力支持,形成了劳动教育的融合性实施途径。家社联动不仅丰富了劳动教育课程资源,还形成了多元的劳动教育方式与课程评价方式。劳动教育从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向社会不断延伸,拓展了劳动教育的时空领域,促进了社会进步与发展。例如,“布艺创意设计制作”体验项目,将课程实施延伸到社会空间,充分利用学校的“博雅家长大课堂”平台,邀请有特长的家长进行地域文化讲座和民间手工艺现场指导。通过家社联动开展了学生全链条参与的布艺课程,形成了模仿、设计、制作、包装、义卖等体验环节,通过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感恩情怀和劳动精神,通过捐赠义卖激发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宿迁发展的奉献精神与劳动意志。

3.地域文化融入小学劳动教育的多元育人评价方法

劳动教育评价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功能,形成家校社会开放、多元、全纳的评价机制。倡导多元评价,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增强自我效能感,开展家庭评价、形成客观的教育成果,开展社会评价、形成社会认知与融入方式。

(1)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开放性,达成劳动教育综合性评价。劳动教育课程以“崇劳崇德,增技强体”为目标综合评价学生的劳动素养与劳动智慧,确立了综合性的劳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指标体系制定了“劳动集赞”评价表,将每个学生的每一次劳动进行量化记录。学生通过努力劳动量化各阶段各种形式的劳动成果,促成劳动教育目标达成,即崇尚家庭劳动项目,对学生家庭劳动进行评价;
崇尚社会实践,对学生志愿服务进行评价;
崇尚校园劳动,对学生劳动技能实践进行评价。形成了家庭、学校、社会开放的综合性评价体系,达成了劳动教育综合性评价。

(2)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多元化,达成劳动教育客观性评价。劳动是一种过程,劳动成果是一种结果。为了有效推进劳动教育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有机结合,通过学校公众号与企业微信班级群、班级QQ群、家长随手拍的方式将劳动过程与阶段任务的影音资料上传到线上系统,在线提供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情况,学生本人、同学同伴、家长、教师与社会团体等评价主体均可点赞评价,形成了多元评价机制。线上评价系统可以实时传送与记录学生的劳动过程,可以动态分享与评价,积极鼓励学生自评与互评,保证劳动教育评价的客观性,最终达成劳动教育的多元评价体系。

(3)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全纳性,达成劳动教育反馈性评价。评价是为了改进,劳动教育评价理应是劳动过程、结果、应用的闭环性反馈。劳动教育除了崇劳崇德、增技强体之外,还应在课程建设开发中为学生提供自我认同的展示平台,强化学生的正面认知,全方位实现五育并举。学生可以在线分享自己的劳动心得、劳动技能、劳动成果,由此增强劳动效能感、形成劳动品质和劳动意志,并再次反馈到劳动过程与结果中。同时,劳动闭环式反馈还有利于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研究,不断优化课程资源和课程内容,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常态化建设。

地域文化融入小学劳动教育课提升了学生的道德情操,激发了学生探索现实生活的兴趣,满足了学生知识技能学习的需求。劳动根植于地域文化中,既能传播文化,又能继承和弘扬文化,塑造了劳动教育的价值,形成了学生的劳动品质,凸显了劳动育人的效果。

1.地域文化融入小学劳动教育的价值

劳动育情,地域文化的显性价值与劳动品质及情感相生相融。课程将日常生活劳动、社会劳动、技能实践劳动全过程地融入地域文化,学生在体验地域文化中养成了劳动情感,感悟了劳动过程,从显性方面激发了学生热爱家园、服务地方发展的热情。劳动过程、劳动成果、劳动技能与地域文化相生相融,形成了热爱学习的劳动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劳动铸魂,地域文化的隐形价值与劳动素养及智慧同步建构。地域文化融入劳动课程突出系统性,从课程建设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综合性融入,注重学生的体验感与劳动获得感,劳动素养与劳动智慧立体性、动态性全链条呈现,能够全过程地考察学生的劳动素养及劳动智慧,地域文化的隐性价值在学生劳动的显性过程中同步建构,使学生真正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承者。

劳动扎根,地域文化融入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地域文化资源融入劳动教育课程,促进了学生对乡土和地域的全面了解,增强了学生的家乡情怀和爱国之志,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学生在劳动锻炼中增技强体、感悟时空变迁,引导学生理解劳动的价值与意义,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家国情怀。

2.地域文化融入小学劳动教育的反思

地域文化融入小学劳动教育要实现全方位融入。劳动教育课程虽然从生活劳动、公益劳动等方面进行了地域文化融入,但是缺少学科性与科学性,各学科和学科外的劳动教育内容相互交叉性和融合性不高。多样化劳动体验中,学生的自主性、参与度不够,导致学生体验与劳动认同感不高。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积累,忽视了学生对地域文化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地域文化融入劳动教育课程,虽然进行了项目化设计,但是缺少系统性、知识性、综合性的校本教材。

因此,未来课程建设中,劳动教育要全方位融入地域文化,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系统性知识学习,使学生在地域时空中,多样化、全方位地养成劳动素养和劳动智慧。同时,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开发具有地域文化属性的劳动教育校本教材,促进学生劳动技能及教师教学、科研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劳动评价课程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2年5期)2022-05-25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科普童话·学霸日记(2021年5期)2021-09-05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内蒙古教育(2021年20期)2021-03-08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年10期)2021-03-02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家庭影院技术(2019年11期)2019-12-09热爱劳动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7年5期)2018-02-10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理科考试研究·初中(2017年4期)2017-11-04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当代工人·精品C(2016年6期)2017-01-12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年19期)2015-03-01

推荐访问:劳动教育 地域 课程建设

本文来源:http://www.triumph-cn.com/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2023/0727/92257.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