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必胜文档网!

传统植物染工艺的改进及迷彩面料设计开发运用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8-21 15:00:06

邹俊茂,黄灿艺,丁佳男

(泉州师范学院 纺织与服装学院,福建 泉州 362799)

传统植物染的色彩大多需要在高温条件下才可以染色,常温下染色会出现色彩无法上染或者色牢度差的情况,其染色通常要在90~100℃的热水中进行,而且需要足够的染色时间,并需要借助媒染剂才能染出相应色彩。另外,传统工艺不可控因素较多,而且很难解决色彩无序扩散、色牢度、染色温度、染色深度等问题之间的相互矛盾,导致植物面料染色的条件难以成立,染色效果容易失控。因此有必要对传统植物染色进行工艺改进。

1.1 植物染色的历史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作品《忆江南》中曾写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其中的“绿如蓝”描述的是植物染色的蓝草颜色;
《诗经》中“终朝采绿,不盈一匊”,说的正是采集荩草染黄布的往事。我国植物染色的历史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到了春秋战国,植物染色种类增加。其中,荀子提到许多的染料与色彩,如紫草、空青、赭色、涅色等。其中的紫草是紫色、空青是青色。

植物染色技艺到了唐朝已经发展到达高峰,已经成为唐代染色的主要方法。吐鲁番出土的唐朝丝织物共有24 种颜色,唐朝彩色夹缬也是鼎鼎大名。因为染色工艺过于繁琐,当时的政府以耗费国力为由,禁止生产彩色夹染布料。到了明清时期,植物染颜色扩大到几十种,染料还大量出口。清朝设有江南织造局,专管为皇家贵族织染衣物。在人们成功提取和合成化学颜料染料之前,植物的根、树皮、叶、花、种子或木材都是先辈们提取染料所需的原材料

1.2 植物染色的特点

植物染色是利用自然界的花、草、树木、茎、叶、果实、种子等的色素进行染色,也称草木染色。其相对化学染料有着环保、无公害的特点,对于弘扬中华传统的染布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植物染色不会产生有害于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废水,或其他的工业污染。部分植物色素对人体有抗癌、活化细胞的功效。部分植物染色衣服所散发的气味能让人感觉心神安宁。大部分的植物染色都是复合色,都是自然界常见的颜色,所以眼睛看上去舒适度较高。植物染料染色的织物,色形自然、经久不褪,色牢度较高,可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具有防虫、抗菌的作用,特别适合用于童装、内衣、鞋袜、汽车内饰、箱包、室内、床上用品等产品。

1.3 迷彩面料的概念

迷彩服是作训服的一种基本类型。“迷彩”是由绿、黄、茶、黑等颜色组成不规则图案的一种新式保护色。迷彩服要求它的反射光波与周围景物反射的光波大致相同,不仅能迷惑敌人的肉眼侦察,还能对付先进的红外侦察,从而起到迷惑敌人、争取重要的战斗时机的作用。

迷彩单品可以混搭不同穿衣风格,大方得体,总能在时尚生活中显得个性十足。迷彩元素原本用于军事用途,后来迷彩元素的单品被时尚界的服装设计师改造设计,继而成为了潮流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此外,还有满足不同搭配和作战需要的迷彩图案,但是基本原理都是通过重复的抽象色块,造成视觉差,从而达到伪装效果。迷彩图案在服装时尚领域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潮流元素,许多大牌服装公司都进行过迷彩元素的时装秀。植物染色和迷彩的结合,使得植物染服装能够跟时尚很好地结合。

2.1 几种传统植物染色存在的问题

蓝染,即靛蓝染色,其染料取材于蓝草,经过发酵制成蓝染泥[1]。染色时,按照比例制成染液。此时把棉布放入染液中,染色后取出,在空气中还原成蓝色。

其一,煮染。植物染色中常常采用煮染,大部分植物色素需要在高温水浴条件下,结合媒染剂才能上染天然纤维。煮染时在高温和水流的作用下色素分子高速运动,效果相比扎染也显得单一,而且多为纯色布料。

其二,蜡染。蜡染是一种利用蜂蜡进行防染并形成图案的植物染色工艺。蜡染虽然形成图案精细,但图案局限于蓝色,没呈现出丰富的色调。

其三,夹染。高温夹染工艺,虽然可以在高温中夹染出彩色图案,但是雕版雕刻工艺繁琐。

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国内外主要植物染色仍然限于传统的视觉效果,纹样色彩单调,对于色彩染色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和提高。因而,采用植物染迷彩纹样染色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2.2 传统植物染色的工艺技术和应用

2.2.1 植物染色的熨斗蒸汽定色绘染技术

针对传统植物染图案染色技术的局限,本研究在染色温度、湿度、浓度这几个变量的控制上研发出了新型蒸汽固色技术,将其取名为熨斗蒸汽定色绘染技术。第一步,在布料上绘制好局部的图案和色彩;
第二步,在图案上盖一层棉布,用熨斗在其上熨烫。熨烫过程应该均匀,每隔7s 喷蒸汽一次。在布料作图操作过程当中,用熨斗进行局部蒸汽定色后继续深入局部。相较于画完后采用蒸锅蒸汽定色方法,它能有效控制干湿和温度,而且操作方便,能为作画过程中的局部和整体定色。图案轮廓边缘用淀粉进行防染,淀粉能阻止高温状态色素分子活跃的运动。用熨斗熨烫,此时熨斗的热量传给布料,从而加热布料,使布料处于高温的染色条件中,色素分子在高温下媒染从而很好地和衬布结合。

熨斗蒸汽技法解决了传统染色图案色彩与色牢度的矛盾。其中,植物桅子染黄、五倍子染黑、苏木染黑紫色、槐花染黄等,此方法可获得良好的色牢度。在丝绸上着色甚佳,棉麻的着色尤其以印度茜草、中国茜草、苏木铁媒染色、槐花染色等较为牢靠。

2.2.2 冷热染色的工艺开发

本工艺探索了一套冷染与热染结合的工艺流程。常温下,冷染、绘染、扎染、蜡染、吊染等工艺结合,使面料在不同条件下着色,从而形成色彩丰富的图案。常温冷染有媒染和直接染色两种,高温绘染以媒染为主,扎染以靛蓝色为主。此工艺的特色在于运用不同植物颜色在同一块面料内染出丰富的色彩,从而很好地将冷热染色工艺和传统工艺结合在一起,巧妙地继承了传统技法的优良之处,形成一套植物染迷彩的工艺流程。这是在染色工艺流程上的改变,改变的是整个系统的构成,是以局部改变带动整体改变,通过重组传统技术和现有技术的关系来改变染色效果,从而让这一染色方法达到所需的艺术效果。

2.2.3 蒸汽布面染色技术

这一技术操作过程是利用蒸汽带来的加热层对布料进行加热,从而让布料颜色上染。将蒸锅装置内的水加热到沸腾,将带有孔状的蒸汽铁片置于蒸锅之上,再将面料平放在上面,在其上绘染颜色。蒸汽自孔内喷出,加热布料,同时带来水蒸气,这是其中一个加热源头;
然后,蒸汽薄片被蒸汽加热,产生了温度而成为另一个热源。在防染好边缘的前提下,可以对局部进行反复染色直到获得深色。此染色技术解决的是手工操作与高温伤手之间的矛盾,使得热染色能较好地进行人为操控,丰富色彩图案,染色过程更为灵活。

2.2.4 植物的气味和图案融合的艺术形式

每种植物都有其独有的气味,其中一些植物在不同搭配下能产生香味,从而使得上染的面料具有独特的气息[2]。颜色和气味巧妙融合,能够与图案相得益彰。在自然界中,植物的香味在空气弥漫,能够给人以清新的感觉,唤醒人们对大自然的亲切感。植物染色产品能够在触觉、视觉、嗅觉等多个维度下设计,运用不同植物的气味混合,使得植物染色到达新的艺术高度[3]。

3.1 实例一

准备一块棉布,狼毫画笔,黄豆粉末和石膏各50g,黄豆浆和石膏以10∶7 比例混合,加入10g 水溶液,制得膏状靛蓝防染膏。将防染膏涂好白色防染部分,自然晾干3h。如图1 所示,勾线的红线内区域为白色部分,涂抹石灰和黄豆粉混合成的防染膏;
染布前制作靛蓝溶液,密封备用[4]。把棉布放入靛蓝染液,染液温度为30~40℃。染色时长5min,得浅蓝色。图1 居中涂斜线部分为靛蓝染色部分,其余部分涂石灰防染。

图1 勾线

经染色后,将布料捞起使其在空气中氧化为蓝色,清洗放入3%柠檬酸溶液。浅蓝色效果如图2 所示。将玉米淀粉制成防染液涂抹防染区。将布料放入蒸汽锅蒸5min。玉米淀粉防染膏为水和玉米淀粉以5∶2比例调和而成。

图2 蓝染

准备槐花黄色染液、纯净水、明矾。在蓝色部分涂槐花染液使其混合后变为油绿色,用蒸汽熨斗熨烫定色,见图3 的染黄和染红示例效果图。

用玉米淀粉防染膏防染图形边缘,图形内涂上红花染料,冷染后,套染五倍子绿矾混合液,得出土红色[5]。或者用苏木和茜草涂上后蒸煮定色。确定红色部分,如图3 染黄与染红示例所示。

图3 染黄与染红

将衬布洗干净,待晾干后,涂五倍子绿矾染液为黑色部分形状。此处五倍子溶液为浓缩液,染黑色部分,蒸煮定色。如图4 染黑示例所示,红色虚线内为黑色五倍子所染。成品如图5 所示。

图4 染黑

图5 成品图

3.2 实例二

准备如下材料:绿茶、斜纹帆布一块;
石膏、黄豆粉;
靛蓝染料、槐花籽、五倍子粉末;
绿矾、明矾;
氧化还原剂、固色剂;
狼毫扁头画笔。

首先,帆布经前处理脱浆,加入明矾、红茶叶和洋葱皮煮染,形成棕绿黄色[6],如图6 中白色区域内涂上豆浆和石灰的防染层,其余未涂部分为上染颜色部分;
然后,调蓝靛染液,染得墨绿色,如图7 的蓝染示例所示;
最后,将帆布洗去豆浆和石灰染剂,经清洗干净后用3%的柠檬酸中和碱性以及固色[7]。如图8 成品图示例所示。

图6 茶染

图7 蓝染

煮好五倍子染液,把浓缩液体放入绿矾,冷却30min。待布匹干后,用画笔蘸五倍子染液在布上直接描绘,注意干湿;
然后,将熨斗调到适合棉布的温度后进行蒸汽定色;
最后,形成笔刷迷彩效果,色牢度可靠。成品如图8 所示。

图8 成品图

天然植物染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应该将其继承和弘扬。经过参考相关文献和不断试验,融入实用的现代技术,将传统工艺进行结构重组,探索出一系列工艺流程,较好地解决了植物染彩色类迷彩图案的印染问题。

猜你喜欢染液布料蒸汽用布料拼图形数学小灵通(1-2年级)(2022年3期)2022-03-17基于机器视觉的单组分染液浓度快速检测方法纺织学报(2021年3期)2021-04-06染液染料浓度检测数据与分析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20年4期)2020-08-28车坛往事3:蒸汽时代步入正轨!人民交通(2020年2期)2020-04-16一种新型蒸汽发生器结构设计中国核电(2017年1期)2017-05-17蒸汽闪爆军事文摘·科学少年(2017年1期)2017-04-26蒸汽变戏法阅读与作文(小学低年级版)(2016年6期)2016-11-14按约定付账爱你(2015年1期)2015-11-17按约定付账爱你(2015年2期)2015-11-14高炉重量布料准确度的提高天津冶金(2014年4期)2014-02-28

推荐访问:设计开发 面料 改进

本文来源:http://www.triumph-cn.com/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2023/0821/99172.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