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必胜文档网!

西藏民营小微企业融资困境与金融纾困政策——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的分析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9-27 13:15:02

宋 爽,李 威

(1.西藏民族大学西藏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所 陕西咸阳 712082;
2.西藏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陕西咸阳 712082;
西藏民族大学中国共产党治藏方略研究中心 陕西咸阳 712082)

民营小微企业是西藏经济活动中非常活跃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截至2021 年底,西藏民营经济市场主体39.52万户,注册资本12469.71亿元,同比增长21.36%、28.33%,民营市场主体占西藏市场主体总量的97.18%。同时,民营经济完成税收308.17 亿元,占西藏税收总收入的85.53%①。西藏民营小微企业不仅是吸纳社会就业、维持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更是巩固脱贫攻坚基础、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组织保障。

当前,在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黑天鹅事件”冲击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民营小微企业首当其冲。虽然在国家层面和自治区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措施和政策,但西藏民营小微企业仍然面临着一些困境。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的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

为深入了解近年来西藏民营小微企业经营和融资状况以及金融纾困政策效果,2021 年1-8 月,我们的调研团队走访了西藏主要金融机构、主管部门和部分企业。采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半结构化访谈、典型案例研究等方法,对西藏民营小微企业经营和融资情况进行调研,重点考察金融纾困政策及效果,希望对西藏民营小微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直以来,小微企业融资问题都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尤其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后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吸引了大量学者展开深入研究。首先,从影响结果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影响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抗风险能力较差的民营小微企业冲击巨大。(1)企业收入方面。2020 年各省份中小微企业营业收入低于2019 年同期的51%,存在较大跌幅[1];
(2)经营压力方面。当前我国经济表现出:产出下降、消费减少、投资下降、外贸受限、产业发展遭受较大损失、金融机构风险增加、短期内资本市场波动比较激烈等方面[2]。其中,中小微企业面临的最大压力是交通物流阻滞、订单减少和客户流失及供应链受到影响[3];
(3)现金流方面。经济下行阶段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缺口,面临较大现金流压力[4]。其次,就影响路径看,企业层面表现为遭遇需求和供给双向冲击。从供给方面来看,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加剧,国际市场需求严重萎缩[5],出口压力日益加大[6]。从需求方面看,80%中小企业经营受到劳动力短缺波及[7],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停工管制使得企业上游原材料供应链中断、原材料短缺[8]。再次,就金融纾困政策看,学者们普遍肯定金融纾困政策积极作用,并对其进行研究。(1)政策设计方面。民营小微企业对政策诉求有所变化[9]。(2)政策效果方面。经济下行期间金融政策并没有导致民营企业出现“脱实向虚”现象,反而降低了其金融化水平、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10]。此外,尽管政府第一时间出台相关政策,但由于执行时滞及银行主体信贷模式限制,政策效果有待提升[11]。通过实证检验发现,税收优惠政策和稳岗政策均使得企业正常经营概率显著提高,而金融支持和租金减免政策效应不显著[12]。(3)存在问题。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存在边际递减效应,实施传统扩张性货币政策可能只会虚耗资金,使其在市场中空转[13]。

综上所述,学者们普遍认为经济下行对民营小微企业冲击是值得关注的,从金融角度缓解这种冲击需要更为细致的研究和更有针对性的政策设计。由于数据资料限制,大多数研究剔除了西藏。西藏作为高速发展中的重要边疆地区,长期以来实施包括低利率在内的优惠金融政策形成了特殊的融资格局,研究西藏民营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及金融纾困政策实施效果在学术层面和现实层面均有重大意义,也可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本文使用2019年二季度至2021年一季度企业微观数据研究经济下行对西藏民营小微企业的冲击,并在梳理金融纾困政策基础上分析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情况;
然后,分别从小微企业成长动态性、普惠金融发展动态性和政策传导机制动态性三个方面对西藏民营小微企业融资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最后,从金融机构、小微企业和政府政策三个层面提出金融支持西藏民营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一)经济下行对西藏民营小微企业经营造成负面冲击

从资产负债率来看(图1),西藏民营小微企业举债经营能力先升后降,举债经营有一定潜力。资产负债率指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值,用以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2019 年二季度到2021 年一季度,西藏民营小微企业资产负债率均小于0.5,说明大多数企业仍具有一定举债潜力。

图1 :2019-2021 年西藏民营小微企业的利息保障倍数和资产负债率

从利息保障倍数来看(图1),西藏民营小微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先升后降。该指标是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其值与企业偿债能力正相关。2019年二季度到2021年一季度,西藏民营小微企业利息保障倍数呈现倒“U”型走势,2020年上半年处于高点,但之后迅速降低。

从利润变化情况来看(表1),西藏民营小微企业盈利水平下降,大部分出现亏损,并在较长一段时间没有得到很好恢复。经济下行对企业盈利产生负面冲击,2020 年二季度民营小微企业盈利状况急转直下,69%民营小微企业发生增亏或减盈现象,27%的民营小微企业盈亏不变,仅有4%的民营小微企业出现增盈或减亏。并且在此之后的三个季度,大部分民营小微企业处于与上季度相比利润不变的状态。

表1 :2019-2021 年西藏民营小微企业的利润变化情况(与上季度相比)

(二)迅速出台和实施面向小微企业的金融纾困政策

按照具体做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延长现有优惠政策。两项货币政策工具——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②和信用贷款支持工具③,先后延期至2021 年3 月底和2020 年底。随后,国务院进一步将这两项货币政策工具延期至2021年底,以缓解民营小微企业经营压力。2021年12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工具转换为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④,并从2022 年起将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纳入支农支小再贷款支持计划管理。这两种方式“量价并举”,契合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际需求。

发放专项再贷款。人民银行通过专项再贷款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金融机构向重点企业提供优惠利率信贷支持。从2022年起到2023年6 月底,人民银行对地方法人银行按余额增量的1%提供资金,鼓励增加普惠小微贷款。此外,从2022 年起,将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纳入支农支小再贷款支持计划管理,原来用于支持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的4000亿元再贷款额度可以滚动使用。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通过三次降准,一共释放1.75万亿元长期资金,向实体经济提供充足的流动性。2020 年1 月6 日,第一次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释放长期资金8000 多亿元;
2020 年3月16 日,再次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考核达标的银行定向降准0.5 至1 个百分点,另外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 个百分点,定向降准共释放长期资金5500 亿元;
2020 年4 月3日实施第三次降准,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 个百分点,共释放长期资金约4000 亿元。2022 年4 月央行为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 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

(三)金融纾困政策缓解了民营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第一,民营小微企业授信户数和融资规模都有所增加。从授信户数来看,2019 年一季度到2021年二季度,西藏小微企业授信户数从2349 户增加到5533 户,增长近一倍;
从贷款规模来看,虽然经历了短暂下降,但政策出台后贷款规模稳步复苏,目前已基本上恢复到之前的水平。同期对比来看,2019 年二 季度 为1049.17 亿 元,2021 年二 季度 为1047.5亿元。但值得注意的是,小微企业贷款在西藏地区各项贷款中的比重在经济下行期间呈现明显下滑态势,从2019 年二季度的22.58%下降到2020 年一季度的20.97%,之后基本保持不变,2021年二季度为20.35%⑤。可见,小微企业需要更多的金融支持。

第二,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西藏的金融机构一直致力于解决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尤其是经济下行期间效果显著。2019 年二季度西藏民营小微企业的贷款资质满足率⑥仅有84%,在2020 年一季度迅速提升至95%。同时,抽样调查表明,2019 年三季度民营小微企业贷款需求满足率⑦仅有65%;
2020 年上半年,民营小微企业贷款需求满足率达到了100%;
2020 年下半年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满足率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90%左右的水平。这说明,西藏民营小微企业的金融纾困政策确实在短期内发挥了显著的支持作用。

第三,民营小微企业贷款服务满意率显著提高。贷款服务满意率,即对贷款服务满意的西藏民营小微企业户数占全部贷款的西藏民营小微企业户数的比重。抽样调查表明,2019 年二季度西藏小微企业贷款服务满足率为78%,之后呈单调递增趋势;
2020 年底,西藏民营小微企业贷款服务满意率达到了96%。这说明,在金融纾困政策的引导下,西藏金融“支小助微”的服务质量在经济下行期间得到了显著提升。

此外,西藏地区民营小微企业的融资方式以间接融资为主,主要依赖于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的银行贷款,而其他融资方式占比都很小。调研中发现,2019年一季度到2021年二季度,小微企业通过票据贴现方式进行融资的规模是238.75亿元,通过小额贷款公司贷款的规模是4.61亿元,而同期银行贷款的规模是10321.04亿元。直接融资渠道方面,西藏民营小微企业没有发行过企业债券,2018 年之后有4 家企业在创业板上市。虽然由于缺乏数据无法准确获知P2P、民间借贷、典当等融资方式的规模,但从现有数据中仍然可以窥豹一斑:西藏民营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相对单一,对正规银行信贷的依赖程度较高。

(一)从小微企业成长的动态性来看,现有金融组织体系存在多元化程度不足的问题

近年来,西藏金融机构数量稳步增加。单就银行业金融机构来看,一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趋势。衡量西藏金融机构贷款规模集中度的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⑧从2014年的0.210下降至2020年底的0.130(见表2),中信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西藏信托有限公司和西藏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等金融机构先后进入西藏金融领域开展相关业务,对以国有银行为主的组织结构形成冲击;
另一方面,这种多元化趋势存在显著的异质性。表现在,行业异质性方面,制造业、农林牧渔业等贷款集中度较高的行业与批发零售业、建筑业等贷款集中度较低的行业并存;
企业异质性方面,小微企业的贷款集中度比大型和中型企业更为集中,尤其是在制造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农林牧渔业等行业表现得尤为明显,说明就部分细分行业来看进一步推进金融组织体系的多元化发展有利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表2 :2020年12月西藏主要行业贷款的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⑨

(二)从普惠金融发展的动态性来看,解决规模扩张与成本增加之间的矛盾迫在眉睫

一般认为,弱势群体所面临的金融排斥问题可通过发展普惠金融得以缓解。普惠金融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是其重点服务对象。

“十三五”以来,西藏自治区普惠金融得到长足发展,金融服务可得程度增加,数字支付普及率提升,信用体系、支付环境建设稳步推进,农牧区基础金融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线上金融服务平台日益完善。截止2020年底,西藏701个乡级行政区的银行网点覆盖率达75.04%,5479 个村级行政区的金融服务覆盖率达97.74%。回顾西藏普惠金融的发展历程,可总结出如下特点:以基础金融服务为抓手、以贫困户小额信贷为特色、以信用村(乡/镇)评价为依托的超常规发展模式。但当前普惠金融的规模扩张遇到瓶颈,不断拓展的普惠金融边界拉升了金融机构推进普惠金融的边际成本,进一步推进网点下沉获得的政府补贴无法弥补银行的扩张成本,商业银行在商业利益和社会责任之间的权衡越来越倾向于前者。普惠金融在本质上要求坚持商业可持续性。尊重市场规律并正视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利益诉求,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推进普惠金融降本增效,应当成为下一阶段西藏金融工作的要点之一。

(三)从政策传导机制的动态性来看,高效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是亟待突破的瓶颈

长期以来西藏人力资本短缺,民营小微企业主受知识、能力和技术的限制金融素养不高,企业运营缺乏财务方面的高水平人才,这导致民营小微企业在充分利用金融工具支持企业发展方面存在短板和不足。以2021 年一季度为例,抽样调查显示,86%的西藏民营小微企业从未申请过贷款,而其中有15%可归因于企业的金融素养不足⑩。许多民营小微企业缺乏完整、可信的财务报表,难以向外界传递可靠信息,从而造成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客观上增加了企业的融资难度。即使是通过线上提交融资申请,仍然需要进行线下资质审查。为了甄别信贷资质,民营小微企业不得不借助公证、增信、审查等中介服务或担保、保险等金融工具以及民间借贷,从而间接导致了综合融资成本的上升。

从优惠金融政策的传导机制来看,破解小微企业信用不充分是融资堵点,快速高效为小微企业增信是融资难点。近期一些研究表明(Huang Yiping et al[15],2020),中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矛盾在于“获客难”“风控难”,大科技信贷可以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模型进行信用风险评估,为大量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服务,从而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西藏的金融科技尚处于起步阶段,基于大数据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已基本建成,可以充分利用后发优势,与大科技公司合作进一步完善并加快推广小微企业的信用数据共享。

(一)金融机构层面

1、推广高新数字技术,深化普惠金融

在西藏,单纯依靠传统方法推进普惠金融已经进入了瓶颈期,成本高、进度慢、效率低,较高的交易成本使得普惠金融无法真正实现“普惠”。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新技术来降低普惠金融的交易成本、控制金融风险,是从根本上解决普惠金融“普惠性”和商业银行“商业性”的矛盾、实现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西藏各大金融机构都设立了金融科技部门,数字金融发展进入快车道。基于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强调以下几点:面向农牧区的金融APP 界面应当对藏语使用者更加友好,建议创新使用藏语语音识别、藏汉互译等人工智能技术;
金融机构可借助电商体系构建金融生态,拓展普惠金融的应用场景;
打通农、工、商与金融行业之间的数据壁垒,借助数据共享、区块链增信等数字金融技术降低融资成本;
构建并完善基于数据的风险控制体系,全面提升金融风险控制能力。

2、整合金融服务平台,推进数据共享

诱伏,是依据敌情和地理特征,预先将兵力埋伏在敌人能进入便于我捕歼的地域,再以各种不同的作战方法,诱使敌人进入我伏击地域,再将其捕获。

(1)整合西藏现有的线上金融服务平台。建议以“西藏自治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心,以“西藏自治区小微客户融资服务平台”“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和“信易贷”平台为支撑,打破部门藩篱,为小微客户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
(2)加快大数据征信平台建设,有效降低融资成本。目前西藏已经建成企业大数据征信平台,今后应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个体工商户和农牧户的大数据征信平台建设;
(3)推动平台数据资源共享。数据作为生产要素之一蕴含着巨大的使用价值,但目前西藏的数据共享仍存在短板。例如,小微融资服务平台上的相关交易数据并未对包括担保公司在内的全部金融机构开放,导致融资环节出现梗阻。

3、循序渐进,推进区内利率市场化

从长期来看,稳步、有序推进西藏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助于缓解金融资源配置扭曲,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在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好节奏、把握好风险。建议小幅度、分步骤提高贷款利率浮动上限,在保证对小微企业等领域优惠金融政策不变的前提下,对市场化程度较高、融资主体资信较好的领域采用试点先行,以循环渐进的方式开展利率市场化试点。在此过程中,要谨慎把控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分阶段稳步推进区内贷款利率市场化。

4、主动出击,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

鼓励民营小微企业通过直接融资渠道扩大融资规模。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行债券等融资工具,主动对接提供金融服务。积极帮扶具备良好发展前景的初创型科技企业,为其借助西藏绿色上市渠道在科创板上市提供金融服务。规范P2P、小贷公司和典当行等融资渠道,推广票据贴现业务缓解小微企业的短期流动性,鼓励融资租赁业务解决特定行业的融资困境等。从根本上说,还是要进一步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组织体系,在合规、合法的要求下打破金融行业进入壁垒,允许并且鼓励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深耕西藏市场。

(二)小微企业层面

1、有意识地主动提升自身的金融素养

企业主自身金融素养不高的现状,制约了企业融资规模的扩大。调研中发现,不少小微企业主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不能及时了解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和金融政策等,导致其缺乏主动融资意愿,或者即使想要融资也觉得无从下手。因此,可通过主流媒体加大对小微企业主的金融知识宣传,借助银企对接活动进行金融政策普及,鼓励小微企业主动了解金融产品和服务,在企业发展前景较好或者外部环境较为有利的前提下,积极利用金融杠杆提高企业盈利、扩大企业规模。

2、潜心锤炼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短期的流动性困境可以通过融资得以解决,但长期的成长前景仍然依赖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西藏的民营小微企业大多分布在竞争激烈的行业,核心竞争力的缺乏导致其经营资质不高,进而制约了其融资能力。民营小微企业应潜心锤炼,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从产品质量、品牌培育、供应链管理、营销渠道、技术创新等路径入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3、建立健全小微企业的财务制度

在自身能力的承担范围内,企业应聘用专业财务人员以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制度。完善的企业财务制度有利于民营小微企业做好成本控制和预算,有利于企业在短期内做出经营决策调整,以及在长期内做好战略规划。健全的企业财务制度还有利于民营小微企业向外界提供可信的资质信息,有效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降低融资成本。

(三)政府政策层面

1、协调部门间利益,形成“支小助微”的合力

应当正视部门之间客观存在的利益差异,并采取正确的措施协调部门间利益,凝练“支小助微”合力。(1)区内金融机构之间。区内金融机构之间在线上平台建设、金融生态构建、数据资源共享等方面存在着各自为政的情况,无法充分利用网络经济红利;
(2)区内与区外金融机构之间。区内的金融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处在自我封闭的状况,不敢也不愿与区外金融机构进行同台竞争,制约了区内金融业规模经济的发挥;
(3)金融机构与政府部门之间。金融机构、工商联、经信厅以及地方政府等站在各自视角看待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常常出现自说自话的情况。总之,上述问题单靠某一部门是无法解决的,应当由上级政府部门协商统筹解决。

2、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财政金融协同发展

尊重金融机构的商业性,利用财政手段引导金融机构的商业行为,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形成金融机构和小微企业共生共荣的良好环境。根据调研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完善并落实县域风险补偿机制,关注脱贫攻坚政策退出后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
明确政府设立的信贷担保机构的风险分担比例和补偿机制,与国家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合作以分散风险;
在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完善财政贴息制度,以解决“两项补贴”政策调整后的遗留问题。

3、引导企业市场预期,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2021 年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目前宏观经济领域存在三个突出问题: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这在我们对西藏小微企业的调研中也都有所表现。一方面,政府应当引导企业预期,做出对未来宏观发展前景的理性判断,稳定市场预期;
另一方面,政府应着力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主要包括: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引入智慧物流,降低物流成本;
大力推广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农业、畜牧业、养殖业、旅游业、制造业的应用,推进全产业链的数据共享,并与金融征信平台连接;
扩大公共服务范畴,提高公共服务品质,将小微企业融资需要的公证、担保、保险、认证、登记等纳入公共服务范畴,减免中介服务费。

[注 释]

①数据来源: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http://nynct.xizang.gov.cn/xwzx/xzxw/202202/t20220222_285474.html

②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是指对地方法人银行实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予以一定激励,对办理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期限不少于6 个月的地方法人银行,按贷款本金1%给予激励。

③信用贷款支持工具是指对发放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地方法人银行按贷款本金40%给予优惠资金支持。

④从2022 年起到2023 年6 月底,人民银行对地方法人银行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按余额增量的1%提供资金,鼓励增加普惠小微贷款。

⑤该抽样覆盖了西藏七个地市的小微企业,样本数为250个,调查区间为2019年二季度到2021年一季度。本文中所指的抽样调查,均是指此次调查。

⑥贷款资质满足率,是指满足贷款资质的西藏民营小微企业户数相对于西藏整体民营小微企业户数的比例。

⑦贷款需求满足率,即成功申请到贷款的民营小微企业户数占所有有需求贷款的民营小微企业户数的比重。

⑧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X代表西藏贷款总规模,Xj代表企业j的贷款额,Zj=Xj/X代表第j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n代表提供贷款的机构数。H指数越大,说明产业集中度越高。

⑨由于篇幅限制,本表仅展示了西藏民营小微企业占比超过5%的行业。

⑩主要包括不了解信贷产品和申请方法、缺少抵押担保或经营财务状况欠佳而不知如何拓展融资渠道等情况。

猜你喜欢普惠小微金融机构小微课大应用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2022年4期)2022-05-29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节能与环保(2022年3期)2022-04-26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外汇(2019年10期)2019-08-27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8年8期)2018-09-08日照银行普惠金融的乡村探索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农村普惠金融重在“为民所用”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小微企业借款人瞭望东方周刊(2018年4期)2018-02-01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商周刊(2017年12期)2017-06-22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商周刊(2017年26期)2017-04-25小微企业经营者思想动态调查邢台学院学报(2016年4期)2016-02-28

推荐访问:西藏 民营 微观

本文来源:http://www.triumph-cn.com/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2023/0927/109546.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