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必胜文档网!

习近平经济思想逻辑架构探究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9-16 09:30:04

张曙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习近平经济思想博大精深。至目前学界对习近平经济思想逻辑框架的研究形成了丰硕成果。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从价值维度、目标维度、“势”“时”维度、笃行维度进行探析,是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新的尝试。价值纬度强调的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价值取向;
目标维度说明的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经济治国理政聚焦目标,有的放矢;
“势”“时”维度强调的是习近平经济思想洞察时代大趋势,善于把握时机;
笃行维度体现的是习近平经济思想谋篇布局行健前行,举措精准系统接“地气”。

关键词:习近平经济思想;
逻辑架构;
价值;
目标;
“势”“时”;
笃行;
维度

中图分类号:F09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411/j.cnki.sxsx.2023.02.014

Abstract: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Xi Jin-pings economic thoughts are broad and profound. So far, the academic research on the logical framework of Xi Jin-pings economic thought has formed fruitful result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t is a new research idea and attempt to analyze it from the dimensions of value, goal, potential, time and practice. The value latitude emphasizes the basic value orientation of Xi Jin-pings economic thought of “taking the people as the center” ; The goal dimension shows that Xi Jin-pings economic thought, economic governance and political governance focus on the goal, with a clear target; The “potential” and “time” dimensions emphasize that Xi Jin-pings economic thought has insight into the general trend of the times and is good at seizing the opportunity; The practical dimension reflects Xi Jin-pings economic thought, layout and healthy progress, with precise and systematic measures that are in line with the “local atmosphere”.

Key words:Xi Jin-ping economic thought; logical architecture; value; objective; “potential” and “time”; practice faithfully; dimension

一、問题的提出及文献综述

2017年1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经济思想。至目前学界对习近平经济思想逻辑框架的研究已形成了丰硕成果。周跃辉把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逻辑框架概括为党对经济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机制、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的经济政策体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经济发展思路、坚持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方法论的“四元框架”[1]。韩保江把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逻辑框架概括为新常态是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在这一大逻辑下中国经济发展要依靠“多元动力”,即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自主性增长的关键、优化结构加快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城乡区域协调促进发展、生态文明推动发展、全面改革保障发展[2]。经济日报课题组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逻辑框架作了“1+7”概括,即新发展理念在习近平经济思想中占有统领地位,“七个坚持”作为具体要求和战略举措[3] 。方玉梅把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逻辑框架概括为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逻辑起点,以政治保证、理念指导、制度保障、战略支撑、方法支持为基本实践路径,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根本价值立场,形成了“逻辑起点 - 实践路径 - 价值立场”的“怎么看、怎么干、为谁干”的清晰逻辑理路[4]。严金强从五个方面总结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逻辑框架,“中国特色的经济利益关系”为逻辑起点,以人民为中心为逻辑主线,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为逻辑终点,基本经济制度为逻辑保障,坚持党的领导为逻辑引领[5]。刘伟从六个方面阐述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在逻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变的主题(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要求(新发展理念)”“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创造怎样的宏观经济环境”“创造怎样的制度条件”“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根本目的”[6]。张占斌、钱 路波把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学理逻辑概括为“逻辑起点(时代坐标)”“逻辑内核(立论依据)”“逻辑统领(政治保障)”“逻辑指向(重要目标)”“逻辑枢纽(主要内容)”“逻辑重心(关键支撑)”“逻辑主线(价值取向)”[7]。王朝科从五个方面阐述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逻辑结构,“逻辑前提”“发展规律(原理)论”“发展道路论”“发展战略论”“发展政策论”[8]。总体而言,学者对习近平经济思想逻辑框架研究较为全面和深入。同时,通过梳理发现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来探讨习近平经济思想逻辑框架的研究成果不多。

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9]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习近平经济思想,同样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结晶。习近平经济思想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逻辑延伸和创造性发展。因此,除了上述学者分析习近平经济思想逻辑框架的研究成果之外,还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来探讨习近平经济思想逻辑架构。笔者试图从这个视角围绕价值维度、目标维度、“势”“时”维度、笃行维度对习近平经济思想逻辑框架进行探究。

二、价值维度:“以人民为中心”

价值维度在四个维度中居于首要地位,该维度体现的是“为了谁”的问题,这是任何一个执政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毛泽东同志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10]。”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创新性发展和转化。民本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核心理念,主要体现在“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为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为贵”“民者,万世之本”“君依于民,国依于民”等重要思想[11]。这些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重民与爱民,顺民与安民,富民与利民,厚民与忧民的民本思想,充分体现了民众在国家治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思想吸收借鉴了这些民本思想,并对此进行了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12]。

“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习近平经济思想中的共同富裕与西方经济学的“富国裕民”有着本质的区别。西方经济学以理性“经济人”为学术假设并以之为逻辑起点进行经济学研究。西方经济学认为理性“经济人”在追求自身利益过程中,能够采取正确的决策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每一个“理性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能够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但冰冷的现实却给了这种假设否定的答案,由于理性“经济人”学术假设在理论方面存在着天生的重大缺陷,西方经济学转而引入庞杂高深的数理分析方法,并寄希望于用这种方法来克服所谓理性“经济人”学术假设的弱点。时至今日,庞杂高深的数理分析方法虽然使西方经济学研究更加精准化和数量化,但并没有从学理方面科学合理解决西方经济学天生的理论缺陷问题。

实现共同富裕要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对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这一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2015年5月6日,他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时强调,要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的需要,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而是通过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全领域和全方位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的富裕,实现共同富裕要分阶段促进和实现。

三、目标维度: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做事情聚焦目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点。“有的放矢”这个成语家喻户晓,“的”是靶,“矢”是箭,意思是射箭要瞄准靶,强调做事要聚焦目标,要有明确的目标,不能“无的放矢”。中国共产党非常注重“有的放矢”。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和《整顿党的作风》中多次引用“有的放矢”这个成语来说明做事要瞄准“靶向”。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人们付出的辛劳才能结出果实[13]”。

“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指的就是目标要明确、正确。

不同的发展阶段,“的”有所不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入新时期,“的”就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同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构建好七大高质量发展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同时包含重大理论命题和重大实践的课题,是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大局、着眼于实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所做出的大文章。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包含社会经济活动方方面面的有机整体。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努力建设并形成七个方面的高质量发展体系:高质量的产业体系、高质量的现代市场体系、高质量的收入分配体系、高质量的区域发展新发展格局、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高质量的经济体制[14]。这七个发展体系是统一整体,要一体建设、一同推进。

四、“势”“时”维度:“引领新常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战略文化深入人心。战略文化特别注重对“势”“时”的把握,“势”強调的是顺应历史发展大趋势,“时”强调的是何时干的逻辑起点问题。孟子指出“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虽有镃基,不如待时”以及“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战略文化“势”“时”思想的主要代表[15]。孙中山先生曾指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16],强调的也是要顺应历史潮流和大趋势而动。

能否对“势”“时”做出精准研判,是把握发展主动权和下先手棋的关键所在。对“势”“时”深刻洞察与敏锐把握彰显习近平经济思想高屋建瓴特色与战略思维品性。习近平总书记洞察经济运行大趋势,总能在可能遭遇急流险滩之前推出前行的晴雨表,提出规避风险的指南书。

一是精准分析大趋势,谋定而动,打消社会顾虑。早在2013年10月,针对中国经济增速减缓会不会导致“硬着陆”的担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正在进行深刻的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要不断爬坡过坎、攻坚克难[17]。随后,他提出经济增长“三期叠加”理论[18],以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经济发展大逻辑论[19]。

二是以对历史高度负责的优秀品质提出高质量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2017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他强调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20]。

三是与“势”“时”俱进推出新发展格局理念。针对新情况和形势。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4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会议上提出了引领发展的新思路,强调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1]。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围绕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并从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等四个方面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了全面部署。

五、笃行维度:精准的系统举措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注重行事的方式方法。《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能够代表中华民族顺天而动、法天而行的坚毅民族品格与深沉精神追求的名句[22]。《道德经》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说明要成就大事,必须脚踏实地,从小处入手;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强调做事要讲究从易到难的方式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治国理政“笃行”方面有着系统而深邃的思考。他引用“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22]。” “是虽常是,有时而不用,非虽常非,有时而必行[22]。”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13]。”强调做事情要注重措施方法,不断创新,注意部分与整体的有机联系。

(一)精准导航: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23]。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失败[23]。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一是从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方面深刻把握新发展理念。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根本宗旨,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共同富裕。要坚决防范在中国出现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者愈穷富者愈富以及在富的人和穷的人之间出现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的极端情况[24]。

二是从问题导向深刻把握新发展理念。立足新发展阶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比如,要解决好科技方面存在的诸多“卡脖子”问题;
解决好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的问题;
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存在的诸多难题;
解决好经济全球化逆流中我国自立自强和开放合作以及参与国际分工和保障国家安全问题等[24]。

三是从忧患意识深刻把握新发展理念。针对发展面临的内外部风险空前上升的现状,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随时准备应对更加复杂困难的局面,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全面做强自己,特别是要增强威慑的实力,以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和国家利益[24]。

四是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25]。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学笃行,示范引领,成为经济社会管理的行家里手,让群众感受到新发展理念的真理力量;
要善于运用辩证法,对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进行科学设计,提高工作的有效性;
要创新手段,通过改革和法制推动新发展理念的落实;
要有底线思维,守住底线,及时化解经济中的矛盾风险。

(二)谋篇新格局: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理念深入人心。

一是新发展格局理念的提出恰逢其时。早在2020年4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调研抗疫和复工复产情况时,他在浙江考察发现受疫情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发生局部断裂,国内经济循环受到直接影响,当地不少企业与国外的经济循环陷于停顿,链条中断,企业需要的国外原材料和海外人员进不来,企业生产的货物出不去,企业陷于停工停产。根据外贸形势变化和大进大出环境条件的改变,习近平总书记经过深思熟虑形成了引领发展的新思路,首次提出了要建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危机中育先机的先手棋[24]。

二是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面临的关键性问题为导向[24]。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经济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及其组合能够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畅通流动,循环无阻,有机衔接,顺利流转。在我国发展现阶段,畅通经济循环最主要的任务是疏通循环堵点、消除瓶颈制约,确保供给侧有效畅通,从而形成需求能力。

三是高度重视畅通经济循环的举措方法[24]。畅通经济循环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打通堵塞点、清理淤点,继续完成“三去一降一补”的重要任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突破产业瓶颈,全面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增强供给体系的韧性,形成有效的投入产出关系,实现经济在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

四是对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注意防范的一些认识误区能够做到“心中有数”[24]。在構建新发展格局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提醒我们要注意防范一些认识误区,例如片面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主张在对外开放上进行大幅度收缩;
片面强调“国内国际双循环”,不顾国际格局和形势变化,固守“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旧思路等等。

(三)筑基大行动:大力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一是把科学技术发展提高到事关民族复兴大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25]。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和复兴大业[26]。

二是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要达到的宏伟目标定位精准。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个宏伟的战略目标,就是“到2035年我国要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三是指明了围绕科学技术发展国际战略博弈的关键“战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石油天然气、基础原材料、高端芯片、工业软件、农作物种子、科学试验用仪器设备、化学制剂等国家急迫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方面进行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取得重大突破;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人才评价制度,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建立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评价制度,为广大科研人员安心科研工作提供强大保障;
要构建开放创新生态,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四)区域新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是谋划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思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要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增强其他地区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边疆安全等方面的功能,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2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

二是提出了符合国情的区域协调发展具体举措。为高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在全国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打破区域市場壁垒和行政性垄断,破除地方保护主义,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和劳动力合理流动,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和要素市场;
要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促进企业间公平竞争和劳动力自由流动;
要通过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实现建设用地资源向中心城市和重点城市群倾斜,使优势地区有更大发展空间;
要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对于能耗强度达标而发展较快的地区,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要有适当弹性;
要健全资金、产业、人才等纵向区际生态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对森林、草原、湿地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要运用信息化手段完善财政体制,实施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困难地区提供有效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方便全国范围内人员流动[27]。

(五)走好“一条路”: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是把乡村振兴战略放在“优先”的位置。2018年9月21日,他在主持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要把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二是强调乡村振兴要走好中国特色振兴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丰富内涵。他强调要根据我国乡村资源禀赋,走好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通过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经营效率;
通过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的健全增加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通过城乡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
通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
通过户籍制度改革,深化和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28]。

(六)激发市场内生活力: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一是对民营企业的及时肯定是经济发展的“定海神针”[2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9]。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营企业的肯定,对于民营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健康发展都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同时,他要求采取得力措施为民营企业纾困解难,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国家都会一如既往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壮大。针对当前一些民营企业遇到的“市场冰山、融资高山、转型火山”等严峻困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进一步清理不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的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军民融合等政策文件,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
完善政策执行方式,不断提高政策水平,提高政策出台的工作艺术和管理水平,降低负面影响。

六、结论与展望

笔者没有沿用之前学界分析习近平经济思想逻辑架构的思路和路径,而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从价值维度、目标维度、“势”“时”维度、笃行维度探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逻辑架构。这是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新的尝试。其中价值纬度强调的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价值取向;
目标维度表明的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经济治国理政聚焦目标,有的放矢;
“势”“时”维度强调的是习近平经济思想洞察时代大趋势,善于把握时机;
笃行维度体现的是习近平经济思想谋篇布局行健前行,举措精准系统接“地气”。虽然笔者尽力把有关问题阐述清楚,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此之博大,非一篇文章能够把体系庞大、内涵精深的习近平经济思想逻辑框架说透彻。对未来其他同行的研究,笔者权当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跃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特征与逻辑框架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8(3):12-18.

[2]韩保江.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多元动力”:论习近平经济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核与逻辑框架[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5(6):5-12.

[3]经济日报课题组.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评述[N].经济日报,2021-11-29(01).

[4]方玉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逻辑理路: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J].社会主义研究,2018(6):1-7.

[5]严金强.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方法论基础[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3):57-65.

[6]刘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内在逻辑[J].经济研究,2018(5):4-13.

[7]张占斌,钱路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学理逻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6):37-41.

[8]王朝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内涵和逻辑结构[J].教学与研究,2019(1):5-15.

[9]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07(1).

[10]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45.

[11]张小平 .新时代创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N].长江日报,2021-12-8(5).

[12]卢国琪.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思想探源[J].观察与思考,2020(12):32.

[13]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新華网,(2018-05-03)[2023-02-25].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05/03/c_1122774230.htm.

[14]习近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M]//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41.

[15]张宏志.战略视角中的中共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战略思维中的天时、地利、人和[J].中共党史研究,2021(2):19.

[16]刘曰建.中山先生何曾“顺我者昌”[J].咬文嚼字, 2009(4):17.

[17]习近平.深化改革开放共创美好亚太——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EB/OL].新华网,(2013-10-08)[2023-02-25].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3-10/08/c_125490697.htm.

[18]习近平.经济工作要适应新常态[M]//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29.

[19]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 北京:学习出版社,2019:111.

[20]习近平.我国经济已由高质量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M]//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37.

[2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2]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7:26,199,239,297.

[23]习近平.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M]//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97-200.

[24]习近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M].求是,2021(5):4.

[25]习近平.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M]//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19.

[26]习近平.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M]//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45.

[27]习近平.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M]//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69.

[28]习近平.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人民网,(2018-11-01)[2023-02-25].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8/1102/c1024-30377201.html.

[29]习近平.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M]//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63.

[责任编辑、校对:杨栓保]

猜你喜欢逻辑维度思想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法律方法(2022年2期)2022-10-20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逻辑中学生百科·大语文(2021年11期)2021-12-05创新的逻辑纺织科学研究(2021年7期)2021-08-14思想与“剑”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中华诗词(2019年7期)2019-11-25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思想是什么”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37°女人(2017年11期)2017-11-14光的维度灯与照明(2016年4期)2016-06-05

推荐访问:探究 架构 逻辑

本文来源:http://www.triumph-cn.com/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2023/0916/106347.html

推荐内容